本文作者:幺二垚,

由網易新聞人間工作室(微信公衆號:thelivings)授權轉載


《自從幹了這個兼職,婆婆再也不嫌我不掙錢了》、《她在家帶娃,掙得居然比丈夫多,祕密在這裏》、《95後寶媽,3年變富婆,想知道她怎麼做到的嗎》……這些都是我寫的。




最初,我只是被嫂子拉進了一個“淘寶天貓內部優惠券秒殺羣”。羣主是二嬸的外甥媳婦晴晴,羣成員大都是她的親戚朋友。


在這個享有“中國起重第一鎮”的河南省魏莊,羣成員的購買力是驚人的。晴晴發在羣裏的那些5到50元不等的“優惠券秒殺鏈接”,總是沒幾分鐘就被搶購一空。我搶了幾次後,對優惠券的來源很是好奇,便找了一次機會跟她私聊。


晴晴告訴我,優惠券來自於一個叫“消費者聯盟”的APP,只要搜索關鍵詞,就能搜出一大批附帶優惠券的商品。“而且,有些商品完成交易後還會有返利,返利會以‘集分寶’或者現金轉賬的方式打入你綁定的支付寶上”。接着,她發給我多張截圖,從下載、註冊到返利到賬,一應俱全。我按照教程下了一個2毛6分錢的虛擬單,操作下來,賬號裏竟然多了2元餘額。


晴晴跟我說,“返利”的來源,其實是商家付給第三方平臺的廣告費,第三方平臺在扣除了各項開支後,便拿出一部分資金獎勵給消費者,一般不超過10元,多是3元以內。


我對返利得來的這塊八毛的錢,還真心看不上,於是草草應付了晴晴幾句,就把這事擱下了。不過爲了承她的人情,再加上這個APP看起來確實能幫人省錢,就把身邊的朋友都拉進了“內部優惠券秒殺羣”。


朋友們的反響都還不錯,只有高中同學木木有些不屑:“我還以爲這個軟件有多好呢,論優惠券面額,這個不是最省錢的;論返利,這個不是最高的;論賺錢,還沒有兼職刷單掙得多。你要是想掙錢,我就拉你進‘刷單羣’,保你月月3000+,如果做得好,月入過萬隻當玩兒。”


我早就聽說某些專業“刷手”能月入過萬,但懾於網上盛傳的刷單被騙的新聞,一直不敢嘗試。我一再追問木木,做刷手會不會被騙錢?木木不耐煩地說:“哪有那麼多騙錢的,像我們這種好平臺,別說你不敢做,就是想做,平臺還不一定收呢!你要是想試試,我就先把你拉進‘試單羣’,你做一單,要是感覺合適,我再推薦你進‘刷單羣’。”


“現在這個社會,誰還不做個兼職呢!”她最後還不忘說了一句。


就這樣,我被木木拉進一個名爲“XX平臺試單羣”的微信羣。羣裏只有四五十個人,一個備註爲管理員的人在發商家名片。我加了一個備註是“立返本傭5”的商家微信,並按照對方的提示,在淘寶上進行搜索、瀏覽、收藏、加購、下單、找對方代付。在給對方發過去十幾張步驟截圖後,我收到了來自他的5元紅包,總共用時還不到3分鐘。



第一次的成功讓我對刷單產生了莫大的興趣,心裏開始合計:一單3分鐘,5塊錢,一天花上兩三個小時,就至少能做三四十單,妥妥的150元沒跑,一個月可就是四五千入袋啊——對於我這樣一個沒有一文收入的全職寶媽來說,恐怕再沒有比這更合適的“兼職”了。


所以,當木木問我要不要進“正規刷單羣”時,我毫不猶豫地回答了“要”。


木木隨即發了一大串語音過來,詳細介紹了刷單的規矩:“進‘刷單羣’,需要先交298元的會費,一次交費,永不再收費。平臺採取‘刷手’與商家直接對接的模式,工作時間地點自由,一單一結,佣金在3到50元之間,多勞多得。我們平臺主要負責推送商家名片,進行刷手的職前培訓與晉升,維繫平臺正常運營等事務。”


“刷單時需要我先墊付嗎?”我問她。


“嗯……一般是代付,墊付的也有,要看你跟商家如何交涉,平臺沒有具體規定。但是如果有糾紛,平臺會盡全力幫助會員解決的。”


“安全嗎?”


“你不是已經刷了一單了嗎,你自己說,安全不安全?”


我看着微信零錢裏多出的5塊錢,以及淘寶後臺躺着的那一個“待發貨”訂單,對自己問出的傻問題暗自發笑。


“如果沒什麼疑問,我就幫你辦理入職了。放心,保你掙錢沒商量。”


聽着木木堅定的語氣,我心動了。雖然明知道刷單會欺騙消費者,但是不勞而獲的誘惑實在太大了。我像一頭貪食蜂蜜的熊,明知有蜂蟄手,還是一掌伸進了馬蜂窩。



2017年2月,我正式成爲了一名專業刷手。


“刷手羣”根據做單量的多少,依次爲新手羣、一級羣、高返羣、精英羣和超級福利羣。新手羣有400多個成員,羣裏不間斷地推送着各個商家名片,彷彿就是一張張飄在頭頂的鈔票。我顧不得看羣主發來的“職前培訓”文件,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加商家,做起單來。


第一天,我只加到了3個商家,做了一單“瀏覽”,兩單“立返本傭”,掙了6塊5。這讓一心想掙大錢的我特別不爽,在羣裏發牢騷,抱怨加不上商家。羣主解釋道:“刷單畢竟是屬於非正常交易,商家不敢明目張膽地隨便加人,所以你在發送驗證信息的時候得備註‘做任務’或者‘朋友推薦拿禮品’,有了這個暗號,商家才能放心地把單放給你。”


我依言照做,果然第二天添加上了10來個商家,賺了30多塊錢。


在跟商家接觸的過程中,我也大概瞭解了刷單的幾種模式,分“立返本傭”、“貨返本傭”、“本立傭貨”、“傭立貨本”、“物流簽收返本傭”、“禮品貨返本金”等等,可以由商家自己代付的少之又少,收付款大致都是刷手用支付寶付款後,商家再用微信返款。由於對商家不熟悉,我只敢做“瀏覽”和“立返本傭”的單子,雖然新手羣裏的“瀏覽單”不少,但每單佣金只有5毛錢,而“立返本傭”的報酬則在3到5元之間。


(立返本傭:提交訂單後,商家會立刻在微信上返還本金並支付佣金;

貨返本傭:確認收貨並好評後,商家返還本金並支付佣金;

本立傭貨:提交訂單後,商家返還本金,確認收貨並好評後商家支付佣金;

傭立貨本:提交訂單後,商家支付佣金,確認簽收並好評後返還本金;

簽收物流返:確認簽收後,次日商家返還本金並支付佣金;

瀏覽:通過關鍵詞搜索到商品頁面,瀏覽商品頁五分鐘,瀏覽評價詳情兩分鐘,爲評價裏的視頻點贊,並關注店鋪;

禮品貨返本金:也叫“禮品單”,快遞包裹裏是約定送的禮品,確認收貨並好評後,返還本金,沒有佣金。)


第三天,我一氣兒加了30幾個“立返本傭5”的商家,準備大幹一場。可是幾乎所有的商家都開始讓我提供淘寶賬號的個人用戶信息截圖,有些商家甚至發來兩張二維碼,讓我掃碼“驗號”。而我的賬號已經刷了十幾單了,顯然不符合商家的要求:“三心”以上,註冊至少兩年,“待收貨”、“待發貨”不超過7,好評數每週不過10、月不過25。


我用於刷單的淘寶賬號(作者供圖)


連續幾天的不順利,讓我想起了被遺忘在文件庫裏的“職前培訓”文件。我滿懷期待地點開了這個只有100KB的文檔,可裏面只籠統地介紹瞭如何刷單,如何規避風險(不刷虛擬、打款、高墊付、貨返單等),如何處理與商家糾紛(用返利軟件被商家查到後,商家不返款該如何維權),並沒有提及如何應對商家驗號。


無奈之下,我只得找羣主尋求幫助。羣主似乎早有準備,直接向我推薦了一款P圖軟件,可用來修改淘寶的用戶頁面,以符合商家的要求。但這個軟件是付費的,每年要70元。我還沒掙回298元的入會費,自然不捨得再掏錢買軟件。軟磨硬泡下,羣主答應先讓我免費用7天,並提醒我:“最好不要挑單子,有單就做,儘快進入‘一級羣’纔是正事兒——進去了,纔算摸到了掙錢的門檻。”


聽了這話,我便藉着P圖軟件,連做了十幾單,很快達到了一級羣的准入門檻——做滿50單。


我大概歸羅了一下這幾天的刷單“戰果”:200多塊的佣金,一個個裝有報紙、冒牌洗衣粉、碎布條、泡沫袋、沙土、木板、小包紙巾的快遞包裹,和50條違心的好評。


我也察覺到,兼職刷單並不像木木所描述的那麼自由。


商家“放單”是一波一波的,什麼時候放,全憑商家的心情,甚至半夜2點找人“做單”的都有。而且“做單”要嚴格按照商家的指示,每個步驟都得掐着點兒,超過5分鐘,就會自動終止。所以只要一開始刷單,手上不管有什麼活兒,都得先撂下。


商家一波一波發佈的刷單信息(作者供圖)


父母公婆開始發現我在網上幹刷單的時候,只是提醒我不要被騙了,隨着我刷單佔用的時間越來越長,他們又提醒我:“看孩兒要緊,爲掙那幾塊錢再把孩子磕了碰了,不值得。”


我卻不肯放棄這個前景尚且明朗的兼職。



做刷手兩個月後,我終於進入了一級羣。


從這個級別開始,羣成員的名片需要改成“本人+直接推薦人+一級推薦人+日期”的格式,每隔5天還要往羣裏分享5張商家名片,否則就會被踢出羣。


我的一級推薦人“大片老師”告訴我:所有進入一級羣的刷手,只要交99塊錢,就可以一邊刷單一邊當“外宣”了。外宣的獎勵制度與刷手不同,刷手是刷一單、結一單,外宣是每推薦一個人進羣,就可以獲得50塊錢的獎勵。


“一級羣”每單的佣金不過5到8元,刷10單才能掙到一個人頭的推薦費,太慢了。所以很快,我就做了一個自認爲很明智的決定——當外宣。於是,我又被拉進了“外宣羣”。


外宣說白了就是拉人頭,看似簡單,做起來卻並不容易。最開始的幾天,我像誤入密室的小鳥一樣橫衝直撞,見人就問“刷單不刷?”。如此直白的話,換來的不是“你發燒了嗎?”就是“你的號被盜了?”,毫無成效。


外宣羣裏新會員“入職”的轉賬截圖一張接着一張,看得我心急火燎。我魔怔一樣一遍遍地翻看外宣羣裏的培訓課件,按照裏面的方法,用微信添加附近的人,在微信、QQ、淘寶粉絲羣裏羣發廣告,卻依舊無人問津。


刷單也因爲做推廣而被擱置了下來。那一個月,我分文未掙。大片老師看不過眼,發給我一個直播間號碼,讓我去“學學經驗”。


大片老師發在羣裏的刷單語音直播課程(作者供圖)


那是某個返利網的直播間,直播主題是“單親媽媽如何靠兼職逆襲”,點進去後視頻裏黑咕隆咚的,不時傳出一段段不甚標準的普通話,講了些“引流方式”、“會員激勵”、“返利前景”等等。這些內容雖然跟拉會員關係不大,但看到這幾個標題,還是讓我靈光一閃:爲什麼不把這些奪人眼球的標題用到拉會員上呢?


說幹就幹。我在百度貼吧、媽媽幫上撰寫了幾篇諸如《自從幹了這個兼職,婆婆再也不嫌我不掙錢了》、《她在家帶娃,掙得居然比丈夫多,祕密在這裏》、《95後寶媽,3年變富婆,想知道她怎麼做到的嗎》的帖子,每篇文章的末尾再生硬地插上一句:“我跟着XX在XX平臺做兼職,她的聯繫方式是XXX,想做的可以加她哦。”


帖子發出去沒兩天,就有人加我的微信諮詢了。我像是烈日下的豆莢,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噼裏啪啦爆個不停,一再跟對方強調,“在團隊協作的共享經濟下,刷單可以月入過萬”。可是不論我把步驟講得多麼仔細,前景描述得多麼美好,加我微信的人卻沒一個願意做刷手,甚至還有一位江西的寶媽直接質問道:“說的再好,不就是拉人交錢去刷單嗎?要是真像你說的那樣,時間少工資高,還用招聘嗎?你們這些騙子,現在的套路越來越敷衍了。”


這一番話把我說得透心涼,雖然我是爲了賺推薦費才做推廣,可確實是可以讓人賺錢啊,怎麼就成了騙子?


連續兩個月的不順遂,讓我萌生了退羣不幹的想法,木木知道後恨鐵不成鋼地說:“會費都沒掙回來,你難道甘心就這樣退羣啊?”


我有些喪氣:“沒人問是沒人問,有人問了又說我是騙子,怎麼幹?”


“那是你沒找對方法。你就不該講得那麼真你知道嗎?你是去拉會員做刷手的,不是去做彙報。你想想,要是有個人告訴你,做刷手一個月還掙不了100塊錢,你還來嗎?”


“可有時候真掙不來100塊錢啊。”我小聲嘟囔。


木木又開始了一番說教:


“唉,你啊,就是太實誠。拉會員最注重方式方法,我看你發的那些帖子就不錯,標題特別吸引眼球,內容也可以,就是宣傳自己的方式有點太刻意了。你試試把聯繫方式留在評論裏,這樣可信度更高。不過你記好了,有人加你,可再不能說得那麼詳細了。不管是誰,都只能說好,壞的別提,要是對方提到重點,你要不轉移話題,要不就乾脆說不清楚……


“總之想賺錢,還得花心思多研究、多動腦,看看什麼類型的人有做兼職的需求。實在不行了,你身邊的親戚朋友鄰居都可以拉,如果他們不想做,可以讓他們拉各自的親戚朋友,親戚串親戚,朋友串朋友,總有人想做兼職。這人啊,不爲情爲臉,都是爲錢!只要有好處可得,不愁拉不來人……


“你看羣裏,那些做到經理級別的外宣,一個月什麼都不幹,落兜裏8000塊都嫌少。他們可不是什麼高知分子,有的人甚至才初中畢業。人家都能賺那麼多,爲什麼你不行?”


我被木木的話鼓勵到了,再一次扎進各種兼職羣和貼吧裏,翻找“前輩”們的方式方法。



方法果然比困難多。


這一次,我不再直接拉人做刷手,而是以“自購省錢,兼職推廣賺錢”爲噱頭,並糅合微商和直銷的推廣特點,瞄準了學生、全職寶媽、網蟲、自由職業者這幾類人羣:學生本來就是做兼職的主體;全職寶媽大都渴望改變現狀,經濟得到獨立;網蟲和自由職業者對刷單的接受度比較高。


我多管齊下,先是申請了多個賬號,把發在各個社交軟件裏的小故事又“充實”了一下,內容寫得虛虛實實,並配上工資轉賬的截圖。接着,不斷變換賬號在下面回覆:“我也做了這個兼職,可是沒你賺得多”、“原來你也在做這個,你是不是跟着XX在做啊”,“你做這個兼職是不是XX平臺裏的,我也想做,能給聯繫方式嗎”。這樣撒大網撈魚的方式,吸引了不少人前來諮詢。


另一方面,我以現有的朋友圈爲基礎,建了一個“內部優惠券福利羣”,每天在裏面發返利網的優惠券,並採用拉人進羣送禮品的小伎倆,或是每天定時發紅包的方式,變着法兒地壯大微信羣。當然,這些紅包和小禮品都來自刷單時得來的佣金和禮品。


至於外宣的利器——工資截圖,是必不可少的。我在外宣羣裏下載了很多諸如新會員入職、工資轉賬、月工資轉賬的截圖,每天在朋友圈和微信羣裏發好幾波,並在每張圖下面配上幾句關於努力、奮鬥、機遇、經濟獨立的雞湯文。


就這樣,我忽悠來了我的第一批“直屬會員”。


從我改變策略還不到一個月,晴晴就帶着她的兩個鄰居敲響了我家的門,還沒進來就嚷嚷起來:“二鑫二鑫,聽說你現在靠返利網,一個月能賺兩三千——你咋不帶上俺啊?”


看着一臉慍怒的晴晴,我急忙賠笑道:“這不剛開始掙錢嘛,正說找你呢!這幾天諮詢的人太多,沒顧上。這還得感謝你啊,要不是你給我找的好門路,我咋能掙來錢嘞!來進屋,我給你們好好說道說道。”跟晴晴一起來的兩個人一臉歡喜,跟在晴晴身後進了屋。


我沒隱瞞刷單的事實,卻也沒把刷單的門道說得太細,只籠統地說找到了一個“放單羣”,可以從返利網裏下單,一邊賺佣金,一邊賺返利。說着,我把她們仨拉進了平臺試單羣,讓她們做了一單。她們和當初的我一樣,對憑空得來的幾塊錢佣金稀罕得不得了。


接着,我順勢提出進刷單羣要交會費。見晴晴她們有點猶豫,我慢悠悠地說:“你們可以慢慢考慮下,覺得合適就交錢進去,不合適就算了。我推銷這個也不落什麼好處,就是爲了讓你們既能省錢還能掙錢。反正刷單是眼見的活,不累,工作時間也自由,多勞多得。”


晴晴一再向我確認,這事是不是像我在朋友圈裏說的那樣賺錢。我舌頭打了幾個卷,最後含糊地應了個“差不多”。


她們聽完,便着急忙慌地把入會費轉給了我——接孩子的時間到了。


太陽的餘暉灑在氤氳升騰的霧氣上,散出七彩的光,晃花了我的眼,那一刻,我的心頭除了激動和歡喜,還有幾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恐慌和擔憂。



我意識到,果然,拉會員還是得從身邊的人下手。在這個小鎮,這種手機兼職無疑是諸多寶媽的最優選擇了。


我把微信裏十幾個“立返本傭”的商家名片整理了一下,羣發給通訊錄裏的所有親戚朋友,並留言“加他們,立即得紅包”。不久,大部分人就開始詢問我“做單”的渠道,但大多數人在聽說要交298元的會費,而一單佣金只有3塊、5塊後,就果斷地拒絕了我,只有幾個寶媽被我用“邊帶孩子就能掙錢,不影響日常生活,還能打發時間”的理由說動了。


有了幾次成功的經驗後,我拉會員的技巧越來越嫺熟,經常主動在各個羣裏羣發消息,並配圖力證我的兼職能月入過萬,並無限招聘新人加入,“工作時間地點自由,工資日結,多勞多得”。有時候,一天能加來五六個人。


加的人多了,我忽悠人的本事也一天天看漲,直接修煉到了見人下菜碟的程度。但凡主動找上門的,就強調薪資;問是否安全的,就擺事實、給證據,發我的淘寶號的訂單後臺和信譽評級截圖;對於那些猶豫不決的,就用別人的月收入截圖去刺激——反正不管真假,死咬着“一次交費,終身免費,零風險高回報,躺着就能賺大錢”就對了。


本來以爲做外宣比刷單在時間上能更自由點,可實際上我更忙了。一天24小時幾乎都是掛在網上,不是在編輯推廣文案,就是在回覆諮詢者,有時候連睡覺都要操心手機那端有沒有人給我發信息,似乎做推廣成了我的正式工作,而帶孩子纔是兼職。


很快,我拿下了15個新會員,其中有8人是網上加來的,7人是親戚朋友。


慾望就像江河湖海,只要掘開一個豁口,就會瞬間淹沒所有的理智和底線。爲了拉人,我在手機這頭扮演着各種各樣的角色,撒了一個又一個謊言。有時是靠刷單養活自己的大學生,有時是靠刷單掙生活費的寶媽,有時是把刷單作爲第二職業的白領,有時是靠刷月入過萬的自由職業者。生活經驗告訴我:相似的社會身份和生活經歷,會讓對方對你產生莫名其妙的認同感,特別是在可觀的收入面前。


隨着我的直屬會員日益增多,我增建了一個“互幫互助交流羣”。平時,除了解疑答惑,就是鼓勵羣成員分享各自的刷單成果(即商家名片和禮品),順帶傳授一些刷單經驗和技巧。


其實我“入職”這半年以來,只刷了200多單,而且以“立返”居多,哪有那麼多經驗可談。但是爲了圓我通過刷單掙了好多錢的謊,我不得不扯出一篇又一篇從網上或是從外宣羣裏借鑑來的大瞎話,而且每天還要變着花樣地P工資轉賬截圖。


爲了不露餡兒,我除了鼓勵會員註冊新的淘寶號“養小號”,還找到一級羣的管理員,申請到P圖軟件每年60元的優惠。如果我的直屬會員買,我再自掏腰包,給他們每人額外補貼20塊錢。當時商家“驗號”不怎麼嚴,淘寶還沒有嚴查刷單,每天有做不完的單子。所以會員們雖然對多掏幾十塊錢買P圖軟件這事略有怨言,卻也沒掀起多大風浪。


有的會員在做了3、4個月後,隨着對刷單羣的瞭解日深,發現實際情況並不像我之前承諾的那樣月入幾千甚至過萬。面對他們的質疑與追問,我依舊死咬:“前期只是積累,後期才能像我一樣實現大額變現。”


有些人覺得前途無望,就退羣不做了,但絕大部分人依舊抱着不勞而獲的夢想,東挪西湊,不斷朝購物平臺裏填本錢,去賺取不足3%的佣金(佣金一般爲墊付金額的1%到3%)。而那些進了一級羣選擇做外宣的會員,則變得和我一樣瞎話連篇,同時也理解了我的“苦衷”。



7月份,晴晴做了一單2500元的“貨返”(即刷單時先墊付一定金額貨款,在商家返還貨款後,除了給1%到3%的佣金,還送禮品),商家本該發來一個毛絨玩具或者一瓶洗衣液,結果不知道哪裏出了差錯,直接給她郵來一個保險櫃。晴晴打開之後歡喜得不得了,直接把保險櫃拉到家裏當了牀頭櫃。


朋友圈裏的“貨返墊傭”刷單廣告(作者供圖)


一個人突如其來的成功必然會引發其他人的跟風,羣裏的很多成員開始瘋一樣地做起了原本因爲風險高(有的商家在刷手刷完單墊付了貨款後就跑路了)而不怎麼受歡迎的貨返單、禮品單。不管是“刷單羣”還是“互幫互助羣”,大家每天分享自己刷到的禮品和高佣金成了日常。


我也心存僥倖,跟着他們刷了幾單貨返,得來的卻只是一個個裝着碎石塊的編織袋,氣得我不再刷單了——畢竟佣金再高,也沒有拉人來得快。


可惜的是,還沒過完1/3個盛夏,“互幫互助羣”就迎來了寒冬。


一個名叫小A的大學生會員升級到高返羣後,借錢做了一單墊付3000元、佣金35元的“傭立貨返”(佣金立刻支付,本金等收貨並給好評後返還),但等她按照“約定”確認收貨並給了好評後,商家卻說她“私自用了返利網”,遲遲不肯返3000元本金,還言語威脅,說如果她找了購物平臺維權,就破罐破摔,拉她一起坐牢去。小A嚇得不敢妄動,只把與商家交涉的截圖發到了羣裏,求助平臺。刷單羣的成員也跟風發出一張張戳了紅色“騙子”字樣的商家名片,一時間人心惶惶。


跟晴晴一起入職的那幾個人看到這個情況,害怕商家以同樣理由不返款,便將手裏的十來單沒到貨的大額“貨返”直接在淘寶上申請了退款。


大片老師作爲區域負責人,對晴晴等人的所作所爲非常生氣,要把她們踢出刷單羣。小A則鼓動晴晴她們要回會費:“平臺如此不作爲,繼續刷下去,別說賺錢了,不賠就是燒了高香。”我不斷在中間周旋,像一塊牛皮糖一樣被擠壓成了糖稀,一腦子漿糊。


他們在刷單羣裏鬧騰了半個月,大片老師最終給了一個解決方案:小A罔顧商家“不許用返利網”的要求,被商家扣了本金,與平臺無關,不予賠償;晴晴她們的會費可以退一半,但要從直接推薦人的工資里扣。


結果一出,各方都不滿意。我折損了錢不說,還裏外不是人——晴晴埋怨我把她們扯進了沼澤池,不僅沒撈到好處,還沾了一身稀泥糊塗;小A則在我發的每篇文章下面留言:“這是個騙子,千萬不要相信她!”


此事一出,“互幫互助羣”裏的不少成員都退了羣。我的推廣之路被堵上了大石頭,似乎再也挪不開了。


爲了掙回會費,也多少還對刷單月入過萬抱有幻想,我又重新做回刷手。


有了小A的教訓,不管商家有沒有“不得用返利網下單”的要求,我都不敢用返利網,而是直接在淘寶上下單。刷單也儘量只刷“立返”和“物流簽收返”,這導致我的月收入不過只有300元。


 商家要求“不得用返利網下單”(作者供圖)


沒多久,平臺分享的淘寶商家名片越來越少,到了2017年8月,平臺爲了維護用戶,又新推了不少拼多多、京東、蘑菇街的商家名片,但這些商家給的佣金都低於淘寶單,導致羣裏一直不溫不火。漸漸的,每個商家都買了專門“驗號”的二維碼,我們掃出來的每張後臺截圖都精確到了IP、地區、時間,P圖軟件那招已經完全不能用了。


商家買了專門“驗號”的二維碼,每張後臺截圖都精確到了IP、地區、時間(作者供圖)


有一天晚上,刷單羣被人舉報,沒幾秒鐘就遭全員禁言。大片老師趕緊新建了一個羣,把人都拉了進去。此後半年,不管是幾級羣,每隔兩三個月就要換次“馬甲”。


2018年“315”後,淘寶開始重點打擊刷單。那段時間,羣裏的消息從每分鐘500條降到了100條,一天分享出來的商家名片還沒之前一小時的多。外宣羣的成員們也開始懈怠了,新會員入職和工資截圖十天半月都沒人發一次。


眼看着平臺要黃,大片老師開始另闢蹊徑。他接連幾天一直在羣裏發公告,大意是平臺將稀釋10%的股權“讓利”給會員,外宣們可以“按自己三代以內的有效會員人數,晉升主任、經理、總監、總裁、董事,統計日期截止到5月1號。希望外宣積極推廣平臺,抓緊時間增加本人會員總量”。


我看着微信通訊錄裏那寥寥四五個仍在刷單的直屬會員,連信息都懶得轉發了。


找不到合適的單子刷,我就什麼單子都做,閒時也會在社交軟件上發佈“招聘兼職”的信息,不過鮮有人問津。這期間,我的賬號因爲操作異常被淘寶警告了兩次。隨着平臺一次次的換馬甲,我對平臺的關注也少了,偶爾點開一次,加個商家名片,一給商家發去“做任務”的暗號,就像是誤觸了含羞草的葉片,不是沒回復就是被秒刪。每個月除了幫四五個老商家復購,什麼新業務都沒做——我再也說不上是個專業刷手了。


羣裏的其他成員也沒那麼活躍了,隱隱有人傳出平臺要解散的消息,每天都有人問平臺的最新動向,以前一直充當百事通的羣主用一次又一次的沉默代替了蒼白無力的“不知道”。


儘管天氣在轉暖,但刷單羣可能真的要涼了。



剛進入8月,羣主、大片老師、羣管理員就接連發布了一條一樣的通知:刷單已立法,組織刷單涉嫌違法,平臺將暫停羣內分享商家名片的業務,並進行資源整合。


一時間,羣裏仿若回到了以前的繁盛景象,開始以每分鐘400條信息的頻率刷着屏——不過大都是在找大片老師討要各自直屬新會員的會費。兩分鐘之後,鬧事的幾個小頭頭被踢出羣聊,刷單羣徹底沉寂了下來。


幾乎同時,木木的朋友圈也換了主題——開始每天在飯點兒發廣告。她問我要不要跟着她幹,交100塊錢會費,每天發3次廣告,給20塊錢工資,拉人了有額外獎勵,我想都沒想就拒絕了。聊着聊着說起刷單,木木長嘆了口氣:“本來真的以爲能月入過萬,折騰來折騰去,騙了那麼多人,兩年下來只掙了2000塊。”

“唉,這錢都到哪去了?”我悶悶地問道。


“誰知道,大片落了吧(河南話,拿走了),或者他上面的人?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們每推薦一個人,大片抽10塊錢,不過他只是個‘主任’,上面還有‘總監’、‘總裁’、‘董事’,那麼多人呢,誰知道錢最後都落進誰的腰包了,畢竟每天那麼多新人進羣呢。他,唉……每個月可能真的像他朋友圈裏發的那樣,月入過萬吧!”


我點開刷單羣,裏面很久沒有新消息了,最近的一條還是幾天前大片老師推廣“心連薪”的諮訊。據他介紹,心連薪是一個通過三級推廣就能月入16500元的平臺。他提醒羣成員抓住時機,儘快註冊入會,並提示刷單羣將於2019年1月1日、即心連薪正式運營時解散。


我盯着手機屏幕,下意識點開下載地址,當看見頁面上寫着“做推廣,我們是專業的”時候,又狠狠地按住了手機的關機鍵,阻止了它的強制下載進程。


做了一年多的外宣,刷了200多單,編了一大串的瞎話,忽悠了四五十個人,最後只掙了不到3000塊錢。我終於從白日夢中醒來,再次做回全職寶媽。



本文轉載自「人間theLivings」

關注瞭解更多真的好故事



End

/ 點擊圖片閱讀以下文章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