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期的拉美獨立運動熱潮,由加勒比海島嶼海地開始,很快席捲整個中南美洲大陸,經過抗爭與談判,從1790年到1826年,這片土地上,產生了十幾個新獨立的民族國家。

1822年9月7日,巴西宣佈獨立,第二年,葡萄牙殖民機構被趕出巴西,1825年,原宗主國葡萄牙眼見大勢已去,不得不承認了巴西的獨立地位。

巴西獨立運動的國際背景:

與反抗法國人的海地人、反抗西班牙人的中南美大陸的其他國家人民不同,巴西擁有的這片851萬多平方公里、佔據整個南美洲接近一半面積的廣袤土地,一直是由西班牙的伊比利亞兄弟、“蕞爾小國”葡萄牙統治。

“左右互搏”與“奉旨造反”——戲劇性的巴西獨立史

西班牙、葡萄牙瓜分世界範圍

相對851萬多平方公里面積的巴西來說,面積不過9萬多平方公里的葡萄牙,看起來簡直就像是巴西母國孤懸海外的一個特別市,但它也有一頁輝煌的歷史。

1640年12月1日,葡萄牙第八代布拉幹薩公爵若昂二世在里斯本暴動,推翻了西班牙人的長達六十年的統治,建立了布拉幹薩王朝。比起十五世紀末葡萄牙帝國與西班牙合作瓜分世界的鼎盛時期,布拉幹薩王朝這家重組的公司奉行的是收縮產品線戰略,致力於打造精品殖民地——巴西,國窮人少,這條策略也是不得以而爲之。

布拉幹薩王朝基本奉行了遠交近攻的外交路線,與伊比利亞兄弟西班牙保持敬而遠之的態度,與世界新霸主英國人走得很親近,時間一晃過了一百多年,到了十九世紀初,隨着拿破崙的發跡,伊比利亞兩兄弟都面臨着被法蘭西帝國併吞的威脅。

此時的南美大陸,也是一片風聲鶴唳,加勒比海島嶼海地那邊,已經通過起義趕走了法國人,成爲拉丁美洲第一個獲得獨立的民族國家,其帶動效應立時顯現,西班牙控制的南美殖民地上的人們也不禁有點蠢蠢欲動,從米蘭達到玻利瓦爾,都在潛心勵志,做着搞事情的各項準備。

巴西獨立運動的國內背景:

此際,葡萄牙常年深耕的巴西,也難以獨善其身,1789年,與法國大革命同一年,米納斯吉拉省成立了一個“拔牙者”(巧合的很,有位領袖的職業是牙科醫生)領導的祕密組織,一些作家、知識分子和進步學生,聚集在一起,商討着拔掉這顆“葡萄牙”的可能性。

趕在事件發酵之前,葡萄牙殖民當局迅速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反而先拔除了“拔牙者”組織頭目,他們被很快宣判並處死。巴西的獨立運動陷入沉寂,當然,這種沉寂也不是他們所獨有,事實上,廣大拉丁美洲的人民雖然從海地獨立的消息中讀出了振奮的前景,但由於沒有給力的領袖人物,使得海地起義後的整整二十年中,拉丁美洲的人們基本沒有什麼動作,看上去一片風平浪靜。

與波瀾不驚的拉丁美洲相比,伊比利亞半島已經水深火熱了,1805年爆發的特拉法加海戰中,西班牙艦隊被英國艦隊全殲,作爲法蘭西帝國協從國的西班牙被剝掉了底褲後,拿破崙覺得應該要“保護”好這位小弟,趁着西班牙內部有點王室矛盾,“友好地”佔領了馬德里。

隔壁的葡萄牙王室早就看出風聲不對,提前幾個月,就由攝政王若昂親王領銜,帶着全家(包括他媽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一世),幾乎所有的貴族和政府領導班子,共計一千多人,在英國戰艦的保護下,跨越重洋來到了巴西里約熱內盧。

對於巴西來說,這個生母是窮的一筆,但她至少有個好處,那就是引薦來一位土豪繼母,爲了回報英國人的義舉,葡萄牙很快與大英帝國簽訂了”英葡條約“,給了英國人最優惠的關稅價格,以及在巴西也同樣享有領事裁判權,通過這種方式吸引了大批英國人前來做生意,起到了助力巴西經濟的客觀作用。

這段時間的巴西,以及成爲葡萄牙王廷事實上的統治中心,若昂親王引進了英國人玩的“聯合王國”的概念,在1815年宣佈葡萄牙國名正式更改爲“葡萄牙、巴西和阿爾加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Portugal Brazil and Algarves)(阿爾加維是葡萄牙本土南部的一塊最後收復的領土,地位相對於我們的香港特區),把巴西的地位提到了與葡萄牙平起平坐的地步。

“左右互搏”與“奉旨造反”——戲劇性的巴西獨立史

巴西地圖

葡萄牙王廷在巴西還實行了較爲開明寬鬆的系列改革,開放港口,取消王室壟斷專營地位,減免各種稅收,建立現代學校、醫院、劇場等公共設施,獲得了巴西人民的擁護,王室地位那是相當穩定,以至於在南方的烏拉圭累死累活趕走西班牙人取得獨立地位後,巴西還饒有興致的趁火打劫了一番,把人家給兼併了。

隨着母親瑪麗亞一世的去世,若昂親王在巴西登基成爲“聯合王國”的國王,史稱若昂六世,雖然巴西內部偶爾也有不和諧音,比如1817年爆發的“教士革命”,但在王廷的打擊下,旋滅。

巴西獨立運動的過程:

看似一片祥和的背後,卻始終存有一定的隱患,它並非來自王廷的新統治中心巴西,正是被日漸邊緣化的老革命根據地——葡萄牙。

自從巴西成爲了新基地,布拉幹薩王朝的“王興之地”葡萄牙就成了姥姥不愛舅舅不疼的打醬油的小角色,本土的上層階級不幹了,他們不甘心成爲大王國的一個小特區,爆發出了時代的最強音。

1820年,葡萄牙本土爆發了資本主義革命,趕跑了英國人的傀儡政權,成立了新議會,資產階級新興力量既不願意成爲失去巴西這塊廣闊腹地的民族罪人,當然也不想失去這塊廣大的市場,所以名義上自然還要奉若昂六世爲整個聯合王國的君主。那麼,問題就來了,國王這一次公款旅行都一走十幾年了,是不是也該回來看看了?

若昂六世眼見葡萄牙本土生變,也不得不響應資產階級新興力量的號召,準備打包回國,他帶走了巴西銀行裏的全部存款,準備回去支援國家建設,穩固葡萄牙本土的形勢。

但巴西人民也不樂意啊,你國王在這裏一天,說明咱巴西纔是親兒子,你扭臉兒回到葡萄牙,還不把巴西當成乾兒子,給我們再度降級成爲海外省,喪失好不容易奠定的地位不是?再說你幹嘛帶着咱巴西的本土資金回葡萄牙?

這時候的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形勢已是一片大好,不是小好,玻利瓦爾已在哥倫比亞被封神,聖馬丁已經開始進軍利馬,伊圖爾維德在墨西哥發佈了宣示獨立的“伊瓜拉計劃”,全拉丁美洲都已經進入被徹底燎原的狀態。巴西國內的反對派也放出風聲,堅決謀求巴西與葡萄牙的脫離。

“左右互搏”與“奉旨造反”——戲劇性的巴西獨立史

若昂六世畫像

若昂六世臨走之前,把眼前的形勢做了研判,最終下定了決心,讓他的長子佩雷羅留了下來,宣佈他爲巴西的攝政王,並且給佩雷羅留下了一條錦囊妙計:

“實在不行,你就乾脆獨立!”

你的獨立,是奉旨獨立,是關係到布拉幹薩王朝能否維持巴西統治的決定性因素,反正不管巴西脫離不脫離聯合王國,這兩邊的國王腦袋上頂着的都是咱家族的王冠!

好吧。

果然,若昂六世回到葡萄牙不久,葡萄牙議會的大老爺們先是感覺鬥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是不久,他們感覺王儲佩德羅滯留在巴西,似乎還是預兆着葡萄牙本土的未來地位的喪失,於是,他們爲了降低巴西在帝國內部的重要性,以“不合禮儀”的理由敦促佩德羅“回國”,老國王的擔心終於應驗了。

回國?回哪個國?

這就是我的國,我哪兒哪兒都不去!

1822年1月9日,守着裏約熱內盧前來王宮前來請願的人羣,佩德羅對着他的“祖國”發出了沉定的聲音:

“爲了大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幸福,我將留在這裏。”

留在這裏的“留下”,葡萄牙語是“fico”,這一天被稱作是“費科日”,也被叫做“我留日”(Dia do Fico),想來是因爲這一天距離元旦太近,以至於沒有被後世的巴西認定爲節假日。至今在巴西都有一首同名經典歌曲,在歌頌着佩德羅這位“巴西永恆的偉大捍衛者”。留下來的佩德羅在七天後建立了新政府,新政府拒絕執行葡萄牙議會的命令,逮捕參與親葡分子,驅逐在巴西各地的葡萄牙駐軍。

面對佩德羅的“分裂主義”圖謀,葡萄牙議會怒了,派馬德拉將軍佔領巴伊亞,巴西人聯合起來,趕走了馬德拉,巴西人民興高采烈,授予佩德羅“巴西永恆的偉大捍衛者”的稱號。

1822年9月7日,這是巴西人民值得紀唸的一天,事實上,它是被認定爲巴西的獨立日,至今也是全國法定假期之一,在葡萄牙當局的取消他攝政王任命官員的權力後沒多久的1822年的這一天,佩德羅在聖保羅的一條小溪伊皮蘭加之畔,接到了他的妻子從裏約熱內盧寄來的一封信,信中提醒他葡萄牙政府還在敦促他回國,並含蓄地寫到:

“蘋果已經到了該收穫的季節,再不採摘,它就會腐爛掉了。”

守着身邊所有的軍官們,佩德羅從制服上摘下了代表葡萄牙國家象徵的徽章,拔出寶劍,大喊一聲:

“我宣佈,我們現在跟葡萄牙正式決裂!

不獨立,毋寧死!”

當年12月1日,佩德羅在裏約熱內盧舉辦了盛大的皇帝加冕儀式,登基成爲巴西的開國帝王——佩德羅一世。

“左右互搏”與“奉旨造反”——戲劇性的巴西獨立史

佩德羅一世加冕圖

總結與後記:換談不換藥、二世而亡的布拉幹薩支系的巴西帝國

縱觀一部巴西獨立史,充滿了類似明清鼎革時期“脫下農民軍戰袍換上明軍衣甲的後明軍”對陣“脫下明軍戰袍換上清軍衣甲的前明軍”的戲劇性內戰場景。國際勢力宛若喫瓜羣衆,都來觀望這場年度大戲,老戲骨若昂六世和流量大神小鮮肉佩德羅一世聯袂演出,上演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聯合王國內戰,最終以布拉幹薩王朝的“雙贏”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老戲骨若昂六世在“承認”巴西獨立後,兼任了巴西新帝國的“名譽皇帝”。

四年後,若昂六世死了,由於在世時已經把小兒子米格爾趕走,那麼只好由獨立後的長子巴西皇帝佩德羅一世兼任葡萄牙國王,問題又來了,布拉幹薩王朝的葡萄牙王國已經出現過佩德羅一、二、三世,那麼你佩德羅一世自然不能再被稱作一世,必須排名爲佩德羅四世,但從巴西開國皇帝身份來講,你倒是可以繼續用你的佩德羅一世,所以,巴西的佩德羅四世,到了葡萄牙,只能做佩德羅四世,但這樣下去巴西人民又不樂意了。

兩國人民爲此吵得不可開交,葡萄牙人也分成兩個陣營,自由派支持佩德羅,專制派支持他被流放的弟弟米格爾迴歸,佩德羅實在一個頭兩個大,因爲巴西人也極力反對他出任葡萄牙的國王,他們感覺被新皇帝佩德羅的布拉幹薩家族給玩弄了一把,獨立了半天,白獨立了。

佩德羅後來想出了一個聰明的辦法,把自己七歲的女兒扶植成新任葡萄牙女王,然後再找回弟弟米格爾做攝政王,但是前提是必須娶他的女兒,至於他本人,當然還是回到巴西繼續做他“更高等級”的皇帝。

佩德羅的兩面討好之計,都沒有收到良好成效,弟弟米格爾後來踢開侄女兼夫人鬧革命,成爲新的葡萄牙國王,由此也引發了葡萄牙內亂。

而巴西那邊的佩德羅一世,當民族英雄的光環悄然落下,也招致了許多反對聲音,想轉移視線而發動的烏拉圭戰爭,卻最終被阿根廷打敗,糜耗大量軍費,卻賠了夫人又折兵,被烏拉圭脫離巴西而再次獨立,威信一落千丈。

1831年,當佩德羅任命新內閣時,巴西各地以此起彼伏的起義來回應他,情非得已,佩德羅只好黯然下臺,把擔當9年的皇帝大位讓給了5歲的佩德羅二世。

佩德羅二世在位58年,到了1889年,被軍隊和政治對手聯合推翻,結束了巴西的帝制時代。

佩德羅一世下臺後,在英國人的幫助下,又發兵打回了葡萄牙,把弟弟兼女婿米格爾趕下了臺,把女兒重新附上女王位置,自己擔任攝政王,可惜常年操持政務,身心健康不佳,35歲時英年早逝。

布拉幹薩家族在巴西被轟下臺後,在葡萄牙的統治又持續了21年,1910年,末代國王曼努埃爾二世被共和派趕下了臺,結束了該家族在葡萄牙長達270年的統治。

參考資料:

羅榮渠:《美洲史論》

劉文龍、萬瑜:《巴西通史》

周成華:《美洲簡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