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太平洋電腦網

  手機從單攝到雙鏡頭再到現在多攝,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發展。然而最近我們聽到網絡上面有一種聲音,一些多攝機型的鏡頭屬於“湊數”,這是否讓你有很多問號呢?

  接下來我們將目前主流的多攝鏡頭給你們整理出來,看看它們有什麼用、什麼時候用以及加入它們對我們的日常拍攝有什麼提升吧。

  其實也沒有絕對的湊數鏡頭,各個鏡頭有存在的意義,但是大家選購手機的時候,可以重點參考使用頻率高的,下面我們按照使用率,從一顆星到五顆星打分

  主攝鏡頭:

  決定大多數人手機拍照90%以上的使用場景,對於一般用戶選擇手機,重點看這個鏡頭的成像質量(記住,劃重點了哦);

  長焦鏡頭:

  長焦鏡頭在雙攝手機發展到現在一直有重要地位,而在人像模式的虛化當中,也可以與主攝一起協同成像測距,另外目前手機的長焦相對於早期機型有很大的提升,結合數碼變焦可以清晰拍攝遠方的景物,但使用頻率沒有主攝高;

  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是近年來熱門的鏡頭,拍攝風光大片很棒,可玩性高,但因為畫面畸變存在比較難駕馭,需要一定的攝影技巧;

  微距鏡頭:

  絕大多數情況下,手機的主攝可以滿足一般用戶近距離拍攝的需要,而且手機微距鏡頭的成像質量普遍不高,因此重要性比較低,例如我們在手機行業燈塔的iPhone上面,從未看到任何其中一臺機型配備微距鏡頭,但我們在朋友圈當中看到有很多人用iPhone拍攝美食大片;

  景深鏡頭:

  景深鏡頭源於早期的雙攝機型當中,諸如當年轟動一時的HTC One M8,可以模擬單反的景深效果,但是手機攝影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步拋棄這種成像方案;

  ToF鏡頭:

  ToF在手機圈喊了很久,但是面向大眾人羣的軟件服務一直沒有完善的配套,用戶感知不強,而今年iPad Pro加入了ToF鏡頭,iPhone 12傳說中也會後置ToF鏡頭,相信會激發開發者熱情,未來有很大潛力,但目前不是必要配置;

  小結:

  重點看主攝,其次喜歡拍妹拍遠的考慮長焦,喜歡拍風景考慮廣角,其它的微距、ToF、景深鏡頭有的話是好事,沒的話也不用擔心。

  主鏡頭,使用頻率:★★★★★

  我們常說的“主攝”,就是當你打開手機相機應用後,首先看到的畫面就是主攝拍攝所得的。

  在目前大部分手機拍照邏輯中,在沒有切換其他焦段以及選擇其他拍攝模式的時,主要還是主攝在進行工作,所以主攝相當於整個相機模組的“工具人”。

  主攝既然帶上了一個“主”字,所以它的地位是最高的。

  並且在使用手機後置鏡頭中,主攝的拍攝素質也是最好的一個,這裏的素質不單單指成像質量,現在流行高像素的主攝還能充當4倍變焦以下的拍攝工作。

  而目前最強的主攝可能就是剛剛發佈的,首發華為P40 Pro的Sony定製IMX700,擁有1/1.28英吋大底,是目前底最大的手機傳感器,就其面積已經無限接近於普通的一英呎相機。

  SamsungS20 Ultra就更厲害了,主攝堆上了S5KHM1,和賣給小米的那顆型號雖然不同,但是1.08億像素和1/1.33英吋的大底,同時支援9合一模式輸出1200萬像素的照片。

  當然主攝的地位這麼高,相應的成本也最高。

  比如SamsungS20 Ultra在外媒進行拆解後發現其後攝模組成本最高,達到了107.50美元,佔據了整機成本的三分之一,所以為了更優質的硬件拍攝能力,成本與模組尺寸也製約著手機攝像技術的發展。

  長焦鏡頭,使用頻率:★★★★

  Apple是首個將長焦帶進我們智能手機領域的,最早是Apple用iPhone 7 Plus向我們普及了廣角+長焦的手機雙攝方案。

  因為手機主攝一般為25~28mm等效焦距,而iPhone 7 Plus則在此基礎上增添了一個約等於56mm的長焦鏡頭,因此iPhone 7 Plus可以實現2倍的無損變焦。

  在2016年到17年前後,這一個廣角+長焦雙攝方案逐漸普及,而現在手機的長焦鏡頭已經可以做到更高的等效焦距,比如華為Mate 30 Pro上的800萬像素長焦鏡頭等效焦距80mm,可以實現3倍無損光學變焦。

  人像模式

  最高只有3倍無損變焦?那麼可能會有機靈的讀者會問,現在要實現50倍甚至100倍的變焦又是怎麼實現的呢?

  這裏就讓我們有請“手機長焦拍攝的王”、“光學變焦新篇章”——潛望式長焦鏡頭登場。

  潛望式長焦鏡頭實現高倍變焦的原理為:將原本縱向排布的鏡片在手機內橫向放置,通過特殊的光學三棱鏡來折射光線實現成像,所以焦距可以突破一般鏡頭的限製做到更大。

  如果從攝影的角度看,潛望式長焦鏡頭不是一個變焦鏡頭,因為其橫向排列的鏡片結構決定了潛望式長焦鏡頭是一個定焦鏡頭,而我們在手機上看到10到50倍變焦都是通過多個鏡頭合作才實現的。

  比如最新的SamsungS20 Ultra潛望式長焦倍數是4倍,在1到3倍變焦時是用1億像素主鏡頭進行拍攝並裁切,而4到10倍是潛望式長焦與主攝合作實現混合變焦,至於10到100倍就完全依靠潛望式長焦鏡頭進行拍攝,再通過算法進行數碼變焦。

  而怎麼知道自己的手機有沒有使用潛望式長焦鏡頭呢?其實潛望式長焦鏡頭很好辨認,因為其鏡頭被做成了矩形,而非傳統意義上一般鏡頭的圓環形,如果你手頭有潛望式長焦鏡頭的智能手機,可以看到矩形外觀的鏡頭就是潛望式長焦鏡頭。

  而在今年初vivo發佈了一款概念手機APEX 2020,雖然是一臺秀肌肉的概念手機,但是APEX2020給我們展現了手機未來長焦拍攝的方向,因為APEX 2020搭載了一顆潛望連續光學變焦技術的鏡頭,可以實現5~7.5倍焦段的光學變焦。

  看得出來,如果手機廠商在未來真在手機這麼小的空間內解決了光學變焦問題,可能未來普通的一英呎數碼相機將被手機徹底淘汰。

  而目前隨著多攝和算法的介入,智能手機長焦與變焦的概念豐富了許多,像多倍光學變焦、混合變焦、無損變焦等等。

  但是四三可以給大家明確的是手機的光學變焦,本質上還是多顆鏡頭切換變焦+數碼變焦。

  超廣角鏡頭,使用頻率:★★★★

  超廣角是智能手機從雙攝發展到三攝時新增的鏡頭,目前即使是千元機都有搭載。

  之前我們說手機主攝的等效焦距一般在26~28mm左右雖然也是廣角鏡頭,但是超廣角鏡頭等效全畫幅13mm~18mm,可以提供比廣角更寬廣的視野,如果不進行鏡頭矯正的話會達到120度視角。

  去年的iPhone 11 Pro的第三顆鏡頭就是一顆等效焦距13mm的超廣角鏡頭,125度視角。

  超廣角鏡頭除了帶來更廣的視野之外,在某些高端旗艦上還附加超級微距功能,比如華為Mate 20 Pro的2000萬像素16mm焦段的超廣角鏡頭,同時支援2.5cm的超級微距,實現類似廣角微距的效果。

  說到這裏,你可能以為超廣角鏡頭已經被手機廠商玩到絕了,但是作為消費者的你只是在第一層,廠商通常都在第三層。

  這裏要提一下的是“特殊的”超廣角鏡頭——電影鏡頭,華為在Mate30 Pro上搭載了一個“特殊的”超廣角鏡頭。

  它就是華為找Sony專門定製的16:9比例傳感器的電影鏡頭,並且這顆電影鏡頭的傳感器更是大到少見的1/1.54英吋,已經與普通手機的主攝差不多大,但是等效焦距為18mm,雖然比普通的超廣角鏡頭來說視野沒有那麼廣,但是比主攝要更廣一些。

  而傳感器做成16:9的比例的好處還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在手機從拍照切換到視頻拍攝時會被裁切掉一部分的畫幅,而做成16:9的比例在視頻拍攝時畫幅裁切得更少。

  5G時代,手機拍視頻將越來越流行,而華為還為這顆電影鏡頭註冊了商標,看來華為考慮得很長遠,想通過定製優化傳統的超廣角鏡頭,幷包裝成電影鏡頭概念,希望吸引到更多用戶轉換到用手機進行視頻創作。

  微距鏡頭,使用頻率:★★★

  雖然超廣角鏡頭可以兼顧超微距,但這樣定製化的成本較高,也只有不計成本的高端旗艦手機才會使用,所以從手機廠商的角度來看,與其堆高手機成本還不如採用一顆超廣角+一顆微距要來得省事,還可以給自家手機額外增加多一個鏡頭的錯覺。

  一般這種微距鏡頭的成像素質並不高,通常只有200萬像素,所以拍攝的畫質不是非常理想,只有在你切換到微距或者超級微距模式才會工作,但是拍攝效果跟用外接的微距鏡頭成像效果差不多,用主攝對上焦再後期裁切可能會獲得比微距鏡頭更棒的成像效果,所以說微距鏡頭使用率比較低。

  景深鏡頭,使用頻率:★★

  景深鏡頭也是在雙攝時代就出現的產物,不參與成像,主要作用是記錄景深信息,幫助實現背景虛化,之前的手機主打的先拍照後對焦也是通過景深鏡頭來實現這個功能。

  但是從光學的角度看,在iPhone 7 Plus帶起的廣角+長焦的主流雙攝方案下,長焦端可以實現不錯的景深虛化效果再加上算法模擬等,所以景深鏡頭逐漸從旗艦手機中消失了。

  但是現在許多千元檔的多攝手機上,依然可以看到景深鏡頭的身影,通常為200萬~500萬像素,雖然在人像拍攝模式中有作用,但是還是用到的地方還是非常的少。

  3D ToF鏡頭,使用頻率:★★★

  和景深鏡頭類似,ToF鏡頭也不參與成像,是一顆功能性的鏡頭,也叫做立體深感鏡頭。

  因為為iPhone X帶來了人臉解鎖功能為大家所熟悉,現在應用場景更加廣泛,也被很多手機加入了後置多攝行列,比如最新的iPad Pro 2020與華為P30 Pro等,可以實現測距、增強AR功能的作用。

  許多人會將3D ToF鏡頭與景深鏡頭搞混,其實3D ToF鏡頭的作用還是比較大的,因為它能快速識別對焦物體的距離,用來輔助對焦與記錄景深等,同時在手機AR領域上還是一片藍海,擁有豐富的商用前景。

  就目前來說Android手機的AR就華為一家做出了一定的APP應用,iPhone從iPad Pro 2020也釋放出信號,未來還是會在AR領域發力,如遊戲與建模、教學等,不過目前ToF鏡頭還是沒什麼特別大的突破,仍然在畫餅。

  總結

  看完上面的介紹,誰還能說手機拍照簡單了?面對市面上種類繁多的多攝手機,最重要看主攝成像質量,其次可以根據拍攝需求考慮長焦或者廣角的成像質量,至於景深鏡頭,微距鏡頭,ToF鏡頭這些,有的話是好事,沒有的話對一般人來講影響不大。

  手機廠商能夠在這麼有限的手機空間中還做到了這麼長遠的進步,相信在未來5G時代,手機拍攝能力還將更進一步發力。

  目前手機鏡頭還遠遠不止以上這些,四三隻是挑選出目前比較熱門的6種進行科普,最後可以留言聊聊你心目中的最佳多攝組合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