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莞家教你把握好7點核心便利店店鋪轉讓經營很簡單

便利店,我們永遠感受到的是它的溫情、舒適、安全,我們一直在享受著它帶給我們的便利;但對於接手便利店店鋪轉讓的運營者而言,它是一個甜蜜的負擔,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如何讓店鋪轉讓的便利店經營的更好,都是考慮的問題。

接手一家店鋪轉讓的便利店是件很複雜的事情,陳列、庫存、產品品類等都要樣樣俱到,其實,只要把握好其中的核心,便利店經營也可以很簡單,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這其中的核心。

1、店鋪轉讓後的錯位經營

門店經營必須要實行錯位經營、錯位定價,形成錯位優勢,目的是獲取最大的差價毛利空間,來支持今後與對手之間的價格戰,以及一系列營銷促銷活動所必須要給予的經濟支持。

關於價格的運作,一定要靈活。當地競爭對手沒有的,價格該上的就要上,對手有的,就要往上靠或稍低一點,這就是錯位經營。同時,推出一批特價商品,當地沒有競爭對手,就按一般性的價格來操作,沒有必要損失應有的毛利。

2、店鋪轉讓的商品新的陳列

商品陳列要真正做到:以品類結構調整為中心,以商品陳列量感為中心,以暢銷適銷對路商品充分展示為中心,以端架商品突出陳列為中心,以生鮮營造亮點為中心。

商品陳列有三點建議:

一、不要搞沖頂陳列,在銷售規模低的情況下,搞沖頂單薄的陳列,既沒有量感,又沒有氣勢,還增加了庫存壓力。

二、端架陳列要有量感,不能呆板,可以少使用層板,而層板上可疊加陳列商品,突出豐滿度。同時用促銷台和地堆籠延伸端架,進行量感陳列;

三、主題促銷陳列和季節性商品陳列一定要有量感,如月餅主題陳列,一定要集中在一起,而且品類要豐富,才能顯示出量感,吸引消費。

3、店鋪轉讓後的品類優化

商品結構調整就是堅持四個字——「優勝劣汰」。門店要研究品類銷售,每一個重點商品品類,每一個新引進的品類和增加的商品品項,都要進行專門的維護。品類調整要用心,要投入激情去做,哪怕是一天完成一個品類的優化,也是進步。

店鋪轉讓後商鋪產品的品類調整的工作量很大,但也要掌握調整的方法:

一、分析現有商品是否適銷對路;

二、現有商品中優勝劣汰的商品有哪些,各品類應該引進的商品有哪些,經過無序運營其中斷貨但又不能缺少的品種有哪些;

三、實施一種以小品類為中心,形成每一個品種與各個價格檔次迎合消費需求的有機商品組合。

4店鋪轉讓後的生鮮運作

社區便利店的運作一切還是要以生鮮為先導。生鮮各品類要保持相對的平衡,優勢要均衡,不能光是蔬菜和水果有亮點,鮮肉和滷菜都要有亮點。對於虧損門店,不要過多地考慮到毛利,關鍵要上量,要保持品質新鮮,要帶動人氣,要發揮生鮮提升銷售和樹立低價形象的作用。

5、店鋪轉讓後的營銷活動

營銷促銷活動要讓老百姓感到實惠。越是節假日越要讓老百姓佔便宜,要加上超低價限購的民生商品後,海報要加量散發。乘著節假日的機會提高知名度。抓細節、抓管理、抓經營、抓轉變、抓毛利、抓效益都對!但這不是一天一旬一月的事情,要有方案、計劃、步驟、方法、舉措、檢查與評估。

營銷促銷活動的策劃,必須要了解當地消費者的喜好、需求是什麼,什麼樣的價格水平會讓消費者接受並感到驚喜,這是任何一個營銷促銷活動策劃的參考基礎。

6店鋪轉讓後的庫存管理

每個業態的運作模式不一樣,對庫存的要求也不一樣。但作為小型業態便利店,必須要制定較為嚴格的庫存控制標準,如商品周轉天數不得高於30天,可以設為最高限制。

7店鋪轉讓後的安全管理

門店安全工作,不是說保證門店不發生火災就行了,還要保證內盜外盜得到有效的抑制,這才是工作的實質內容。門店做業務的人員,就是要讓每個商品產生銷售,讓高毛利的商品在有效陳列的情況下實現最大化銷售。

整合品項是關鍵,是重中之重!促銷是手段,前者是基礎,後者是持續穩步提升的源泉!而生鮮則是拉動人氣的輸血生命線!特別是業績難以提升的門店一定要掌握這個工作重點。

做品類、做品質、做陳列、做環境、做促銷、做價格、做服務、做毛利、做效益。只有做好這「九個做」,才能做好生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