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觀察】

  本週,零售金融消息面持續更新。在銀行層面,5家銀行去年信用卡量破億,高增長下不良貸款餘額達788億;在截至目前已完成年報披露的19家A股上市銀行中,招商、平安、寧波三行人均薪酬位居前三甲;交行普惠金融事業部高級經理刁紅進在迴應“今年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時表示,從目前來看,交通銀行整體完成情況較好;浦發銀行在其網上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已成立理財子公司籌備工作組,相關工作已在有序推進中;光大銀行和興業銀行海口分行海南自由貿易賬戶正式上線;北京農商行3.311億股拍賣結束;富滇銀行、三湘銀行通過資金存管測評;銀聯宣佈閃付小額免密免籤將可一鍵關閉,且已設置盜刷補償金。

  在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層面,華融消費金融2018年年度報告出爐,淨利同比下降88.2%,董事長總經理均被免職;中原銀行在其年報中披露,中原消費金融2018年累計放款237.37億元,實現營收5.22億元。

  在頭部金融科技公司層面,騰訊雲與甘肅銀行構築戰略合作,前者將着重助力後者打造智慧銀行;品鈦與華美銀行達成合作,共同爲客戶提供高效便捷的數字化銀行服務;金融科技境外上市首現反向收購案,網信普惠將上美股。

  在監管與政策層面,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提出穩步推進備案准備工作,嚴厲打擊嚴重違法違規平臺;據傳,上海監管升級P2P“雙降”,要求借貸餘額和機構數量壓降一半。

  【銀行零售轉型動態】

  5家銀行去年信用卡量破億,高增長下不良貸款餘額達788億

  券商中國報道,儘管去年下半年部分銀行信用卡主動風險管理、壓降規模、髮卡減速,但截至去年6月末,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信用卡髮卡量相繼突破億張,成爲繼工行、建行、招行之後,信用卡“億張俱樂部”新成員。但同時不良貸款金額也快速增長,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銀行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788.61億元,環比增長18.93%,佔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的1.15%,佔比較2017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同比增速較上年明顯放緩。

  2018年A股上市銀行平均薪酬PK:招商、平安、寧波人均工資位居前三甲

  券商中國報道,截至4月3日,32家A股上市銀行中已有19家完成2018年年報披露,其中包括5家國有大行和6家股份行,以及4家城商行和4家農商行。19家銀行中,有相關可比數據的共14家。在不少上市銀行業績回暖、“提質增效”的情況下,不少銀行的員工薪酬也有所提升。

  各大銀行平均薪酬如下:招商銀行(58.5萬元)、平安銀行(52.8萬元)、寧波銀行(48.4萬元)暫居前三,工農中建四家大行位居後四位,暫時墊底;平均薪酬增幅超過10%的共有3家銀行,分別是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和農業銀行。其中,招商銀行薪酬增幅接近18%,暫居增幅榜第一,平安銀行位居第二,增幅超16%。

  交行:一季度交行小微企業貸款任務整體完成很好

  財聯社報道,交通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高級經理刁紅進迴應“今年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的問題表示,從目前來看,交通銀行整體完成得很好,但具體數據要一季報披露。同時他還表示,風險控制很重要,“解決了風險的控制問題,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長效機制的問題”。

  浦發銀行:已成立理財子公司籌備工作組

  零壹財經報道,4月2日浦發銀行召開網上業績發佈會。浦發銀行表示,目前已經完成理財子公司設立的董事會、股東大會等決策程序,併成立了籌備工作組專門負責浦銀理財子公司的籌建工作,包括子公司正式申報監管審批、組織架構、運維繫統開發等各項籌備工作。浦發銀行將積極與監管溝通,推動申設工作。

  光大銀行、興業銀行海口分行海南自由貿易賬戶正式上線

  中證報報道,4月3日,記者從光大銀行獲悉,光大銀行海南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系統日前正式上線運行,成爲繼中國銀行、浦發銀行、工商銀行之後第四家成功上線海南FT賬戶系統的商業銀行。

  海南日報報道,興業銀行海口分行海南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4月3日正式投產上線。自今年1月1日海南FT賬戶體系正式上線至今,繼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浦發銀行海口分行、工商銀行海南省分行、光大銀行海口分行上線FT賬戶之後,海南FT賬戶的運營又添一名新成員。

  北京農商行3.311億股拍賣結束,北京日報旗下公司等成功競拍

  財聯社報道,4月2日北京農商行第九大股東北京二十一世紀奧亞德經貿有限公司持有的該行3.311億股股份拍賣結束。上述股份被分爲不均等的13份,其中最大的一份流拍,其餘12份則被北京日報社旗下100%控股的京報長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理想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幾位自然人競價成功。競價過程中九份爲1次出價,一份2次出價,兩份競價超過10次,總成交價超過總評估價的八折。

  富滇銀行、三湘銀行通過資金存管測評

  零壹財經報道,近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官網披露了湖南三湘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富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個體網貸借貸資金存管系統通過聲明》。兩份聲明顯示,兩家銀行已於3月28日通過測評。至此,通過網絡借貸資金存管系統測評的銀行增至45家

  銀聯:閃付小額免密免籤將可一鍵關閉,設置盜刷補償金

  人民日報報道,近日,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共同開展新一輪告知服務,提供小額雙免一鍵開關功能,並從硬件支持保障、商戶終端管理、交易限額管控、風險監測分析、損失賠付補償五個方面,建立五重保障機制,進一步確保持卡人在享受閃付功能便捷性的同時用卡無憂。

  【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動態】

  華融消費金融去年淨利下降88.2%,董事長總經理被免職

  消費金融週刊報道,近日,華融消費金融2018年業績出爐,淨利潤僅爲0.124億元,同比下降88.2%。同時,華融系公司業績都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特別是中國華融歸屬於股東淨利潤下降幅度超過90%。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華融消費金融出現高管人事變動,董事長、總經理被雙雙免職,新總經理已經上任,但新董事長疑似尚未確定人選。

  此外,在今年1月份,有用戶投訴稱,因逾期被華融消費金融工作人員威脅稱“要你家雞犬不寧”,而客服則表示逾期之後催收人員有權催收。

  中原消費金融2018年累計放款237.37億元,營收5.22億元

  消費金融週刊報道,近日,中原銀行在其年報中披露了中原消費金融在2018年的業績情況。2018年,中原消費金融累計放款237.37億元,累計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5.22億元。但公告中未提及中原消費金融在2018年的利潤情況。

  【頭部金融科技公司動態】

  構築戰略合作,騰訊雲助甘肅銀行打造智慧銀行

  36氪報道,4月2日騰訊雲與甘肅銀行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後續將以智慧信貸場景切入,發揮騰訊雲在社交連接、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智慧生態圈以及金融雲、金融科技技術優勢,並結合甘肅銀行的業務發展特性以及區域市場競爭力,共同推動甘肅銀行打造智慧銀行。

  品鈦與華美銀行達成合作

  零壹財經報道,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品鈦(PintecTechnologyHoldingsLtd.;股票代碼:PT)今日宣佈與華美銀行(EastWestBank;股票代碼:EWBC)達成合作,共同爲客戶提供高效便捷的數字化銀行服務。本次合作中,品鈦將基於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處理等技術,幫助華美銀行拓展符合華裔客戶操作習慣的客製化電子銀行服務,進一步優化賬戶申請程序、互動設計、用戶信息採集、身份識別和驗證,以及客戶服務,爲在美國或即將赴美的客戶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未來,品鈦和華美銀行還將深化在移動銀行產品創新、支付和商業運營等領域的合作。

  金融科技境外上市首現反向收購案,網信普惠將上美股

  新浪報道,近期,美股上市公司HunterMaritimeAcquisitionCorp.(納斯達克股票代碼:HUNT)宣佈通過發行2億股A類普通股形式與私人控股的NCFWealthHoldingsLimited(以下簡稱“網信控股”)完成業務合併。藉此操作,網信控股旗下的網貸平臺網信普惠,也即將成爲第十四家實現登陸美股的金融科技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該合併消息發出後幾天內,HunterMaritime盤面波動劇烈,漲幅超過10倍。3月27日,HunterMaritime在SEC網站宣佈停牌,其公告稱公司正在接受納斯達克的調查,以便及時有序地恢復交易。受此因素影響,網信普惠方面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因上市流程仍未完全完成,暫時不便接受採訪。

  不同於其他同業,此次網信控股上市採用了SPAC反向收購模式,前後僅花費幾個月時間,這在金融科技中概股中尚屬首家。這一操作在折射當下互金機構備案無期、IPO難度加大的困境外,亦爲其他同業走向美股提供了一種路徑參考。不過,上述方式相當考驗機構後續的再融資能力。

  【監管與政策動態】

  互金整治新進展:穩步推進備案准備工作,要嚴厲打擊嚴重違法違規平臺

  中證網報道,近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會議明確2019年是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的攻堅之年,要充分把握時間節點,在實現存量風險化解、機構轉型方面取得重大進展。要壓實屬地整治責任,有力有序化解存量風險。要完成將符合一定條件的在營機構接入有關信息系統,加大數據監測和信息披露力度。要穩妥有序推進分類處置,引導機構轉型或良性退出;要嚴格標準,穩步推進備案准備工作;要嚴厲打擊嚴重違法違規平臺。

  網貸監管現新信號:上海要求行業餘額和數量削掉半壁江山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近日,多家接近上海監管的網貸平臺人士向記者透露,上海監管升級P2P“雙降”,要求借貸餘額和機構數量壓降一半,不過未對單個平臺提出具體要求。據零壹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有1027家,同比下降52.5%。一季度問題平臺53家,較2018年第四季度大幅減少77.1%,僅爲2018年第三季度問題平臺數量的十分之一。其中,網站關閉和清盤兩類合計佔到73.6%的比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