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是扬州旅游的名片,几乎可以说是一处妇孺皆知的著名景点,2014年跟着大运河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事实上,虽然名字里带“湖”,瘦西湖其实并不是湖,而是扬州城外一条比较宽的河道,原名“保障河”。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清代乾隆元年,有个来自杭州的旅游自媒体人打卡这个地方后,写了一首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估计汪诗人自己也没想到,这首诗居然火了,火到最后连景区都跟着改了名字。

  瘦西湖所在之扬州城地处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在运输基本靠水的古代,可谓占尽地利,繁华之势绵延千年,经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各路富贵人家助力之后,城濠连缀而成一带状景观。

  尤其是到了清乾隆年间,随着扬州盐业的兴盛,盐商们纷纷出资疏浚河道,并花重金聘请各路能工巧匠在两岸建起许多亭台楼阁构筑水上园林作为休闲社交场,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可以说,这里是古代扬州有钱人圈层文化的体现。

  所以,游瘦西湖,一定要记得跳上一条摇橹船,温柔如水的船娘会为你唱起扬州小调,江南软糯的风伴着似有还无的花香撩拨着你的心,这次第,怎一个惬意了得。

  一泓曲水宛如带,时放时收,如瓢如拂,较之西湖,自有一种清瘦雅致的神韵。

  瘦西湖风景区是我国湖上园林的代表,古典园林融南秀北雄于一体,和山水相呼应,景中有景,园中有园,每一次停步定格都会生出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盛赞瘦西湖“阆苑瑶池、琼楼玉宇,谅不过此”,扬州凭着秀甲天下的高颜值,圈了一堆像李白、白居易、欧阳修等实力大咖粉,纷纷为她赋诗打call,什么《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二十桥明月夜”等等简直俯拾即是。

  所以讲啊,外表真的很重要的,若没有天生倾城倾国颜,一定要多读书提升气质、会收拾让自己看上去清清爽爽!

  众人皆知康熙和乾隆这爷孙俩都六下江南,除了要钱要才治水,还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江南是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啊,当时全世界5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有十座,扬州便是其中之一,且富商云集,美景、美人、美味,一应俱全,而为了哄老板开心,在地的土豪们也是拼尽了全力,瘦西湖里的众多名胜便是因皇帝而出现的。

  小金山的镇宅神兽狮子会卖萌,皇帝的生日礼物被截胡

  小金山是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它的出现可谓无奈。为了使乾隆的船能够直接开启平山堂(今大明寺),需要新开一段莲花埂新河,挖出来的河泥没地儿去,干脆就地开堆,于是就有了瘦西湖上最大的一个岛。

  小金山的门口有一对石狮子,石狮子乃镇宅神兽,所以最常见的造型都是威猛严肃阳刚霸气路线,但是小金山的这一对却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卖萌路线:歪着脑袋,笑口大开,露出一排特别整齐好看的牙齿。不会卖萌的狮子不是好看门狗,忍不住想对这对宋代石狮的主人说声:佩服!

  小金山了有个关帝庙,庙前有一巨大的钟乳石盆景,产于广西溶洞,原主人是宋徽宗。宋徽宗是一个除了皇帝工搞不好、什么都玩得特别好的神级艺术大师,他酷爱奇花异石,但凡被他看中之物必要收入囊中,这块大石头就是他送给自己的60岁生日礼物,可惜在进京途中遭遇方腊造反,被截胡留在了扬州……

  五亭桥

  如果说瘦西湖是扬州的象征,那么五亭桥就是扬州的象征。此桥是为了迎接乾隆第二次下江南仿北京五龙亭和北海大桥而造,桥上建五亭,既有南方之秀,又有北国之雄,因状如莲花,又叫莲花桥,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景观,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评价为“中国古城交通桥与观赏桥结合的典范”。

  主持修此桥的是时任巡盐御史高恒,也就是《延禧攻略》里高贵妃的哥哥,带着剧情去旅行,是不是觉得这些古老的建筑立马活色生香起来了呢?

  长堤春柳600余米,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清明前后,柳丝婀娜,飞扬如烟,煞是好看。相传当年运河挖好之后隋炀帝南巡,听了翰林学士两岸种柳以遮阴护堤的建议,亲手栽下一株,并赐姓“杨”,这也是“杨柳”的由来。

  在二十四桥,有一座望春楼,楼上是茶楼,乃看景赏月的好地方,楼中备有丝竹,会为客人演奏。入门时,偶然看到台上放着字帖,原来是迎宾的小姑娘趁着闲暇时间便会练上几笔,对扬州姑娘忍不住又高看了几眼。

  虽身处喧嚣处,心定者何处不是桃花源?

  我们这代人,出生在太平盛世,却同样逃不过生活的压迫,但人生不该只有忙碌,我们要学会让自己慢下来,去听一听黄鹂鸣翠柳,看一看春风十里扬州路,当我在熙春台面对瘦西湖的湖光山色坐定,泡一壶清茶,听一段小调,扬州顿时由书上的远方变得活色生香起来,我的心也瞬间宁静,扬州的慢是一味药,可以疗愈我们的现代病。

  瘦西湖是扬州的魂,被历代诗人加持,这场旅行更像与山水,与古人的对话。江南花开好,何不给自己一个放松的出口,来扬州踏春而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