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有很多英勇的將士,不怒自威,讓敵人聞風喪膽。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場對外戰役——抗美援朝戰爭中,有一個被稱爲“冰雕連”的部隊,他們是抗美援朝時最令人佩服的連隊,雖然一槍沒發不僅沒有受到嘲笑,還讓敵軍向他們脫帽致敬,這是極高的禮節,究竟發生了什麼?

  在當時,美國入侵朝鮮,朝鮮就在我國東北接壤的土地上,脣亡齒寒的道理自古以來就深入人心,我國必須出兵援助朝鮮,否則美國入侵朝鮮之後,很難不向我國進犯。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是歷史教會我們的教訓,出兵援助朝鮮讓外國人看看我們不再是東亞病夫,不再是吸食鴉片的弱者,沉睡的雄獅在一步步清醒,我們迫不及待地告訴外國人:中國站起來了。

  在這種激昂的情緒下,我國志願軍直接進入到朝鮮戰場上,現在到其他地方旅遊都會查看一下當地的氣溫,而我們的志願軍卻忘記了。一下子突然從南方進入到朝鮮,當時的朝鮮氣溫在零下二三十攝氏度左右,冰凍一切的溫度,並且是十幾年難遇的極寒天氣,而我國的志願軍穿的是南方的絲薄的服裝,這怎麼能支撐他們呢?

  在極寒的天氣裏,穿着單薄的衣服本身就需要消耗更多的力量去支撐,就需要更多的熱量、食物,可是後勤供應不上,志願軍已經深入朝鮮戰場,後勤很難即使運送。部隊的物資十分匱乏,沒有高級的武器裝備,現在連衣服都穿不暖,喫也喫不飽,喫的都是凍成冰塊的饅頭、麪條。越來越多的士兵支撐不住倒下了,然而作戰還沒有開始。

  士兵們一個個被凍成了冰雕,於是“冰雕連”這個名字就誕生了。這些戰士其實是奉上級命令在美軍撤退的必經道路上進行埋伏。沒想到遇到這種極端天氣,士兵損傷很多,而子彈一槍未發,戰鬥力大大下降。即使這樣,這些士兵依舊咬牙堅持,趴在地上看前方有無美軍蹤影。甚至爲了避免暴露部隊,他們不生火,放棄了取暖的需要。

  可是當美軍警惕地行走在這條路上的時候,卻無事發生,看到這一幕,他們才明瞭。原來我國的志願軍都已經被凍成了冰雕,卻依然在向前方眺望,保持隨時作戰的姿態,就連被凍住的槍也是敬職敬業地朝着美軍撤退的方向。這樣的精神無不令人敬佩,於是美軍自發地脫下帽子對他們致敬,行脫帽禮,他們也敬佩這些戰士。

  鋼鐵一般的意志,頑強的精神,都是這些戰士們擁有的特性,他們在風雪中堅守,即使飢寒交迫也沒有人逃跑,爲了祖國爲了人民在悄然地犧牲自己,就像一棵楊柳樹在沙漠中孤傲地堅守。這些士兵值得被人們銘記,值得接受敵軍的脫帽禮。他們是國家的驕傲,爲祖國的尊嚴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