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愛投顧

  我們進入股票市場的唯一目標就是獲得收益,想要獲得正收益,那麼顯然就要選擇到優秀的企業,儘管從短期來看,股價的波動可能與企業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但長期來看決定股價走勢的一定是企業的質量,從A股的情況來看,如果以十年爲週期,從2009到2019年,A股的3000多隻個股大概只有2/3實現了絕對上漲,有接近1/3的公司股價還不如十年前,那麼我們總結一下這些變壞的企業都是什麼原因,如果以後再發現這樣的企業,那我們就遠離它,免得踩上地雷。

  企業落敗的第一個原因:行業由盛轉衰,一旦一個公司處於下降的電梯裏,再怎麼努力都不可能上漲。比較典型的比如風能行業、光伏行業,當時的政策補貼是相當多的,比如華部風電上市以來下跌幅度超過了86%,風電行業由盛轉衰,是公司變壞的最重要原因,一方面2011年風電 行業發生了重大事故,監管上加強了審批,另一方面行業趨於飽和,風電 新增裝機從2011年的15GW到2017年的17GW,只增加了10%多一點,行業利潤回落,競爭激烈,風電 機組製造廠商由60多家下降到20多家,顯然行業的總體變化是企業變差的一個重要原因。

  企業落敗的第二個原因是財務造假、利益輸送。比如典型的高溢價收購,這裏的反而典型是金亞科技,2015年的時候,金亞科技以近20倍的溢價收購一家則成立一年的公司--天象互動,而天象互動的股東之一正是金亞科技的實際控制人,顯然這種收購是左手倒右手,並且如此高的溢價有明顯的利益輸送的嫌疑,在市場的一片質疑聲中,收購不了了之,但同時隨着監管部門調查的深入,公司涉嫌重大財務造假、欺詐發行股票、挪用資金等多個違法行爲都暴露了出來。

  企業落敗的第二個原因激進的槓桿式擴張,對行業前景過度樂觀,大幅舉債擴張,當行業整體放緩的時候,導致資金鍊斷裂。

  最典型的安全就是龐大集團,公司採用了自購土地,自建店面的傳統高成本方式進行擴張,在汽車行業景氣度高點時擴張過快,借了大量外債,2010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達到了90%。而隨着2011年開始,行業的景氣度下降,公司的收入增長速度由50%下降到了3%。結果公司的利息費用增長飛快,導致了資金鍊的斷裂,使公司陷入了泥沼當中。

  從最近幾年,A股當中的大熊股總結出來的規律看,企業出現問題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這幾個,當然如果還有其它表象的話,那就是大股東的大比例質押或者大幅度減持,這是典型的套現走的路子,如果公司出現負債率過高,財務涉嫌造假,並且伴隨着行業性的景氣度下滑,那麼你要擦亮眼睛了,這樣的公司極有可能出現大問題,甚至是使公司倒閉的大問題,這必須要引起我們的注意,要遠離這樣的公司,確保自己的投資安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