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一般很重視霜降節氣的秋補。閩臺民間在霜降這天,要進食補品,閩南有句諺語:「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

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霜降時節,天氣越發寒冷,人們認為先「補重陽」後「補霜降」,而且「秋補」比「冬補」更要緊。因此,霜降時節,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五行中深秋時節屬金,人體五臟中秋主肺,中醫養生學的觀點中,向來有「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四季五補之說,因此秋季的飲食應當以溫潤為宜,飲食進補則應以平補為原則。

霜降是我們的脾臟功能最旺盛的時期,也是我們的脾胃功能過於旺盛,所以容易出現胃病,所以這個時候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的高發時節。 寒冷對胃的刺激較大,胃部也容易因為受寒出現痙攣、腹瀉、噁心等癥狀。此時養胃應提上日程。飲食養生適合「平補」,以保暖潤燥健脾養胃為主。適宜多喫梨、蘋果、橄欖、白果、洋蔥、芥菜等。這些食物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止咳平喘、固腎補肺的功效。還應少喫寒涼的食物,注意胃的保暖。

1/喫糖炒栗子

家門口炒栗子的大哥,拿著鐵鏟翻動著黑砂,下面的爐火燒得正旺,飽滿的栗子耐不住高溫,時不時把棕色的外殼衝破。《燕京歲時記》中就曾寫道:「十月以後,則有栗子、白薯等物。栗子來時用黑砂炒熟,甘美異常。青燈誦讀之餘,剝而食之,頗有味外之味。」這栗子,被藥王孫思邈稱為「腎之果」,它味甘,性溫,能夠養胃健脾,補腎活血,算是滋補又美味的大眾寵兒。

2/喫蘿蔔

因為霜降以後早晚溫差大,露地蘿蔔如果不及時收穫,可能出現凍皮等情況。山東人的日常飲食也少不了白蘿蔔。在這白蘿蔔之中,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喫;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喫。這生喫白蘿蔔的好處多多,不僅可以下氣,解除腹脹的痛苦,還能入肺,加強肺的「肅降」功能,可謂是接地氣的滋補佳品。故山東有農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

3/喫鴨子

閩南臺灣的民間在霜降的這一天,要進食補品,也就是我們北方常說的「貼秋膘」。在閩南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從這句句小小的諺語就充分的表達出閩臺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

鴨屬於水禽,鴨肉味甘、無毒,有補內虛、消毒熱、利水道的功效,可用於頭痛、陰虛失眠、肺熱咳嗽、腎炎水腫、小便不利、低熱等症。經常食用鴨肉對體弱陰虛、水腫食少、大便乾燥、低熱不退者最為有益。夏秋的燥熱季節最適合喫鴨子。

因此,每到霜降時節,閩臺地區的鴨子就會賣的非常火爆,有時還會出現脫銷、供不應求的情況。樂得賣鴨子的老闆們嘴都合不攏了。

4/喫牛肉

牛肉性平,味甘,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的功效。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物別適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寒冬補益佳品。

5/喫羊肉

霜降時節,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俗話說喫啥補啥,據說喫煲羊頭有助於「頭風」等疾病的治療。醫書上也有加「四珍」、「八珍」的補藥煲羊肉,可以輔療肺病、瘧疾的記載。迎霜兔肉就是經霜的(即霜降)的兔子肉,這時候的兔肉味道鮮美,營養價值較高。

6/喫海參

一旦過了霜降,海參從睡眠期漸漸蘇醒過來,開始外出覓食,這個時候海參的肉質最為肥美,是一年當中打撈的最佳時節,而進補海參的時候也就到來了。

7/喫柿子

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喫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於霜降喫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喫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喫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脣都會裂開。

柿子不但具有澀腸、潤肺、止血、和胃,還可以補虛、解酒、止咳、利腸、除熱、止血,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被譽為「最甜的金果子」,而霜降節氣之後,被霜打過的柿子更是絕佳的美味,既好喫又不貴,還能滋補身體,因此福建人都習慣了在「霜降」前後買上幾斤回家慢慢品嘗。

8/喝蜂蜜紅茶

秋季乾燥,很大原因是因為有風,霜降過後又即將進入冬季,多喝紅茶是溫補的,蜂蜜的滋潤效果又是眾所周知,紅茶加蜂蜜,由內到外,細緻呵護,再也不要嗓子疼啦!


玩轉文化生活知識,關注【東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買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選!


不知不覺中馬上就要入冬了,一年即將結束了。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一個過渡,這就意味著天氣開始變冷,早晚的溫差尤其明顯。深秋季節天氣多變,可能一個晚上的時間,氣溫會降十幾度,常常讓上班族措手不及,不知道該怎樣穿衣?

又不好早早穿上棉衣吧?老人的話「春捂秋凍」還要不要聽呢?這個季節往往容易生病,不要隨便減少衣服哦。「一年天天補,不如霜降補」,如果在霜降開始適當的調養、進補,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這個乾燥的季節,容易咳嗽,皮膚缺水,多喫梨、白蘿蔔、葡萄、香蕉等水分豐富的果蔬能起到滋陰潤肺的作用。多喫蓮藕、山藥等可以祛濕化滯、和胃健脾。少喫油炸和高鹽、高糖、過辣等重口味食物,最好以清淡為主。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則。才能精力充沛。(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


霜降後喫什麼水果養生

  1、梨  霜降時節喫秋梨是個不錯的選擇。祖國醫學以為,素有百果之宗佳譽的梨,性微寒,味甘,能生津止渴,潤燥化痰,潤腸通便。秋天若能每天堅持喫一兩個梨,不僅對秋燥症具有奇特功能,還能清熱、安神,對高血壓、失眠多夢有必定協助治療的用處。

  生喫梨,能解除因上呼吸道感染所產生的咽喉乾燥癢痛、乾咳及煩渴、潮熱等陰虛之症。將梨壓榨成汁,加胖大海、蟬蛻、冰糖少許,煮服飲之,對體質火旺、易生喉炎者,具有滋潤喉頭、補充津液的功效。把生梨加冰糖或蜂蜜,熬成膏即成「秋梨膏」,可治療肺熱咳嗽。想了解更多霜降養生小妙招,可以微 信搜索【食光記憶老薛家】,做到健康養生。

  2、山楂  中醫學認為,山楂性微溫味酸、甘,能消食積補脾,健胃,行結氣,活血化瘀,治婦人產後耳枕痛,惡露不盡,消肉積症瘕,痰飲痞滿,滯血痛脹,化血塊、氣塊等。明朝大醫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指出山楂有消食、化瘀、治腫瘤三大功效,尤其強調了山楂的活血化瘀作用。

  現代科學認為,山楂含山楂酸、維生素C、胡蘿蔔素、類黃酮及鈣、磷、鐵等,具有保健功效。

  山楂可降血脂。山楂有清除血脂的作用,可以治療高脂血症。山楂可以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內壁中的沉積,可以抗動脈粥樣硬化而起到保護血脈的作用。因此山楂的養生作用,也是不容小視的。

  3、白柚  霜降是臺南麻豆鎮白柚的收穫期。有「柚中大王」之稱的大白柚,評價較文旦更高,故有「內行人喫白柚、外行人喫文旦」的說法。上品白柚滋味酸中含甜,若沾點梅粉,味道更好;由於果實甘冽多汁,熱咳患者及糖尿病患者都可食用,還有解酒、降血壓、退燒、恢復體力等功效。

  白柚果肉含柚皮甘、新橙皮甘、橙皮糖甘及糖類,並富含維生素C、礦物質鉀及有機酸等營養,其性:寒、甘、酸,可健胃消食,生津解渴,消除疲勞,亦有降低血糖之功效,多食果肉除可增加營養又有益健康。

  4、柿子  柿子的最佳成熟時期是在霜降前後,這個時節的柿子個大、皮薄、汁甜,可謂達到了「全盛狀態」。所以有俗話說「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霜降不摘柿,硬柿變軟柿」。

  「霜降」時節要喫紅柿子,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於「霜降」喫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喫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喫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脣都會裂開。住在農村的人們到了這個時候,則會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樹,摘幾個光鮮香甜的柿子喫。

  5、柑橘  500克橘子中含有維生素C250毫克,維生素A2.7毫克、維生素B1的含量居水果之冠。柑橘種類浩繁,有甜橙、南橘、無核蜜橘、柚子等。它們都具備營養豐富、通身是寶的特長。柑橘汁富含檸檬酸、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浩繁維生素、鈣、磷、鐵等營養成分。

  柑橘富含的維生素B1對神經系統的信號傳導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柑橘中的類胡蘿蔔素含量也遠遠高於其他秋季水果,這種營養素在體內能轉化成維生素A,具有護眼明目的作用。柑橘中還含有抗氧化、抗癌、抗過敏成分,並能防止血凝,減少冠心病、中風及高血壓的發病率等。

  6、大棗  中醫學認為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功用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主治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大棗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古醫書稱其「解藥毒,和百葯」,凡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貧血虛寒、食慾不振、疲乏無力、便溏、心悸、失眠等症,幾乎都離不了大棗。

  現代醫學認為,大棗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P以及鈣、磷、鐵和環磷酸腺苷等營養成分。大棗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每100克鮮棗肉中含量超過400毫克,有人稱其為「天然維生素C丸」,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民諺說:一日喫三棗,終生不顯老。大棗是霜降養生水果的首選之一。

  7、菱角  秋季是菱角上市的季節,人們都喜愛食用。菱角營養豐富,每百克鮮菱肉含蛋白質3.6克,脂肪0.5克,糖類24克,並含有尼克酸、核黃素、維生素和鈣、磷、鐵等多種營養物質,含有多種氨基酸,被視為養生之果和秋季進補的葯膳佳品。

  中醫認為,嫩菱角宜生食,可消暑解酒;老菱角熟喫,可益氣健脾,治療脾虛泄瀉。然而,許多人喫生菱角用嘴啃皮,而不經消毒殺菌,很易感染上薑片蟲病。預防感染薑片蟲的方法是,不用嘴啃菱殼,最好在食用前用高錳酸鉀溶液充分浸泡,再用清水洗刷乾淨。煮熟食用也可以防止感染薑片蟲。

  8、荸薺  荸薺,又叫馬蹄,有「地下雪梨」的美譽。荸薺性味甘寒,有清肺利咽、化濕祛痰等功效,對預防秋燥咳嗽、咽喉不適、口乾欲飲等症有一定效果。與蓮藕榨汁共飲效果更佳。

  除了生喫外,也可煮、炒、燒、煨。但荸薺不易消化,脾胃虛寒、消化功能較差者及兒童、老人不宜多喫。生喫前一定要去皮或洗凈。因為荸薺生長於水田,皮上會聚集有毒的生物排泄物和化學物質,還可能有寄生蟲。


1、霜降的含義和時間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每年陽曆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這時候,晚上地面的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鬆。今年霜降是2011年10月24日。霜降後是指從霜降到立冬前,也就是10月24日到11月8日前。  2、霜降後易發的疾病  (1)、霜降時,人體脾臟功能處於旺盛時期,而又由於寒冷的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發生紊亂,胃腸蠕動的正常規律被擾亂,必然會加重胃腸功能負擔,所以胃腸疾病增加或複發。  (2)、霜降前後也是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高峯,雖然天氣變化不大,但是天氣逐漸變冷,如果調攝不當,一些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如過敏性哮喘、慢性支氣管炎、上感等開始加重或發病。  (3)、霜降後,由於天氣開始變冷,晝夜溫差加大,寒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液運行不暢,所以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腦梗塞的發病率也開始增加。  (4)、其他,如老年人也極容易患上「老寒腿」(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毛病。  3、霜降養生要點  (1)、霜降如何補――霜降宜溫潤平補,宜個體化調補  俗話說:「補冬不如補霜降」,強調了 「秋補」在民間養生中的重要性。秋天在五行中屬金,對應人體五臟中(肝、心、脾、肺、腎)屬肺,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係上,則應以平補為原則。從中醫天人相應的觀點結合我們蘇州地區的特點來看,初秋時天氣尚熱,暑氣未退,平補宜偏涼潤,而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天氣變冷,又秋燥傷津,故平補宜溫潤,藥物和食物也因按中醫理論,按性味歸經來進補。  霜降期間平補,進入冬季後,前面的基礎好,底子厚,冬季的進補效果就會更好,如我們蘇州地區的人們常常在入冬後服用膏滋葯來進行調補,讓來年身體康健,達到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的目的。  最後,進補講究因人而異,脾胃虛弱者、老年人或慢性疾病患者進行食補時,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應選用氣平味淡、作用和緩的食物,食溫熱熟的食物,以湯類、粥類最為適宜,既營養滋補,又利於吸收,可增強體質,保持旺盛活力,預防和減少疾病。  4、霜降期間要三防――防秋燥、防秋鬱、防賊風  (1)、防秋燥  秋季燥邪易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表現為口乾、脣乾、鼻幹、咽乾、舌幹少津、大便乾結、皮膚幹甚至皸裂。肺喜潤而惡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響,就會出現鼻咽乾燥、聲音嘶啞、乾咳少痰、口渴便祕等一系列秋燥症。  元代醫家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說:秋氣燥,宜食麻潤其燥。因此,秋季養生應多喫芝麻、蜂蜜、銀耳、青菜之類的柔潤食物,以及蘋果、葡萄、香蕉等水分豐富、滋陰潤肺的水果。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養陰,早起呼吸新鮮空氣,以利舒肺,能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2)、防秋鬱  晚秋時節,悽風慘雨、草枯葉落,人感受了季節的變化容易起憂思。人腦底部,有一個叫松果體的腺體,能分泌一種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鬱不樂。而入秋之後,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相對增多,人的情緒相應低沉消極。  秋季養生防秋鬱首先要生活規律不要隨意打破,心情不好,該做什麼還是得做什麼;其次要適當多喫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豬肉、羊肉和豆類等;還要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如歌舞、登山等。  (3)、防賊風  秋天氣候早晚溫差大,冷熱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賊風往往會乘虛而入,使人生病,被中醫稱為賊風。受到賊風侵襲,往往會全身痠痛,疲乏無力,還會引起咽炎、氣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經麻痹等。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別是中老年人,對年輕女性來說,腿部的保暖也尤需注意。  5、霜降養生食物  霜降時食物宜選性味溫潤的,宜多食富含抗氧化及清除機體自由基和清除胃腸道有害物質的食品,如甘薯、大棗、豆腐、白菜、牛奶、胡蘿蔔,健脾和胃;蘋果、柚子、葡萄、橘子、風梨,防脂肪積聚,補心益氣生津止渴;海帶、紫菜、黑豆、黃豆、綠豆、赤豆、小米、栗子,防血管硬化及美容;核桃、榛子、松子、桂圓、花生等堅果食品可及時補給微量元素,有利於骨質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喫的食物和瓜果的介紹:  梨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微酸,入肺、胃經。  「功效」生津,潤燥,清熱,化痰。若在勞動口渴時食梨給人以清涼除燥之感,酒後喫梨可謂甘甜香馨,意在玉漿鮮美之中,酒意全消。  蘋果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  「功效」生津、潤肺,消食、止渴。對蘋果的功效早在唐朝的《千金食治》中就有記載。西方人曾有「日食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的說法,我國蘋果產區也有「飯後一蘋果,老頭賽小夥」的諺語。  橄欖  「性味歸經」性平,味酸甘。  「功效」清肺,利咽,生渴,解毒。  《本草求真》:「橄欖,肺胃家果也,性能生津止渴,酒後嚼之最宜。人服河豚魚肝及子,迷悶至死,取此煮汁飲既解。  白果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澀苦。入肺腎經。  「功效」斂肺氣,定喘咳,縮小便,止帶濁。銀杏樹葉形似鴨掌,故有鴨腳之稱。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曾有「鴨腳生江南,名實本相浮。降囊因入貢,銀杏貴中州。」之句。銀杏樹還有公孫樹之稱,這是因為此樹生長緩慢,「公植樹而孫得食」的緣故。  洋蔥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入肺經。  「功效」清熱化痰。降脂、降糖。洋蔥作為利尿劑和祛痰劑在民間廣為流傳,還是西餐中不可缺少的高級調味底料。近年醫學研究發現,洋蔥內含有降血糖的物質--甲磺丁脲,常食對糖尿病人頗有益處。  芥菜(雪裡蕻)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入肺、大腸經。  「功效」宣肺豁痰,溫胃散寒。對於急慢性氣管炎寒痰內盛,咳嗽白粘痰,胸膈瞞悶者宜食之。  5、霜降鍛煉注意點  (1)、晨間運動宜遲  晨間容易集聚霧氣,隨著氣溫的降低,霜凍也可能會出現。因此,我們晨間運動的時間可以適當推後。尤其是患有胃潰瘍等胃病的人,過早出來運動容易吸入冷空氣,引起胃腸黏膜血管收縮,致使胃腸黏膜缺血缺氧。這對潰瘍的修復不利。  (2)、要做足準備活動  在室外運動,要特別注意保護關節,一定在做完常規的準備活動之後,再加大各關節的活動幅度,必做的準備活動是踝關節運動、膝關節運動及髖關節的運動。打球之前,除了要進行慢跑活動,還可以加入交叉步跑、急速S彎變向跑等,跑完後要重點活動手腕和腳腕,先活動開了再上場。秋季游泳是不錯的運動,對肺部有鍛煉作用,這時要注意先用涼水沖一衝再入水,提前適應一下,防止發生抽筋。在健身房運動時應適當延長準備活動時間,注意韌帶的拉伸,在身體發熱的情況下,做壓腿、立位體前屈等動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