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莫逮上山兔,休追下山雞”,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古時候,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十分善於觀察,爲此總結了不少生活哲理,並以俗語的方式傳給後世。比如說“只要功夫深,鐵尺磨成針”這句話,通俗易懂且十分在理,說的是做一件事只要堅持不懈肯下功夫,終究會成功。今天筆者便來和大家聊聊關於生活哲理方面的俗語,看看其說的是否在理。

  來看這句:“莫逮上山兔,休追下山雞”,這句話說得很通俗,意思是說不要去捕捉正在往山上跑的兔子,而遇到正在往山下跑的野雞,也不要去追。按理來說,古時候物質生活遠不如今天那麼豐富,野兔、野雞在當時可是難得的美味,但古人爲何還要告誡人們不要去捕捉呢?

  先來說說“莫逮上山兔”。兔子的特點是善於奔跑,大家應該知道“龜兔賽跑”的故事,儘管輸了比賽,但速度可不賴。和兔子相比,人在速度上沒有絲毫優勢,而且還是在上山過程中,捕捉的難度可想而知。所以要想捕獲正在上山奔跑的野兔,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此前人們肯定也做過類似嘗試,只不過失敗了,所以纔會留下這麼一句話。

  同樣“休追下山雞”這句話也很好理解,野雞長期生活在野外,運動、應變能力遠比家雞出衆,而且還能飛行一段距離。而在下山過程中,其剛好可以藉助慣性飛行,但人可不會飛,下山過程中必須減慢速度才行,所以捕獲的難度絲毫不比追上山的兔子低。因此人們在當時如果僅憑藉自身的速度和反應能力,還無法捕獲這兩種動物。

  由此可見,這句話十分有道理,其實質是告訴後人在做事情的時候,必須要對事物有充分的認識,同時也必須瞭解自身的狀況,做到量力而行。如果盲目行動,反而會事倍功半,到頭來不過一場空。就像追下山雞一樣,如果盲目去追,結果必然是雞沒有追到,自己反而會摔倒受傷,得不償失。

  還有一點,這句話其實也告誡我們在生活工作過程中,應該做到揚長避短。就像追上山兔、下山雞一樣,如果光靠速度,我們顯然無法捉到,畢竟人類從來不已速度見長。但我們的優勢在於會動腦筋,並且善於使用工具,所以追不上,不妨在途中設下陷阱,這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顯然這句話放在今天也依舊適用,能夠爲我們的工作生活提供指導。其實無論做什麼,我們都應該清楚自己及對方的優、劣勢,這樣才能夠揚長避短,將優勢最大化。如果盲目行動,自己必然會處於被動,往往得不償失。所以大家在做事之前不妨看看這句話,說不定能受到啓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