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分餐及聚餐習慣,受社會經濟文化影響演變。

2020年伊始疫症突如來襲,大家普遍都提高衛生意識,尤其是用餐時除掉口罩「不設防」下,由聚餐使用公筷「進化」到分餐制。中國人看來習慣聚餐,圍坐喫喝熱鬧一番,但實際上在有史可查的5000年間,分餐制至少統領中國3500多年。

《清明上河圖》局部 (網上圖片)

祖先一開首是分餐的,是因為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往往幾十個人結成一個羣體,共同生活勞動,主要靠狩獵和採集野果為生。「喫」是當時人們主要目的,由於食物有限,為保證羣體中每名成員都能生存,只得把食物平均分,一人一份。滿足了人們安全方面的需求,集體勞動、統一分配更容易產生互信依存的心理。加上當時居住條件簡陋,也沒有甚麼食器,分了自己一份食物便找個地方去喫,沒甚麼講究。

三足鬲 (網上圖片)

新石器時期結束,進入青銅器時代,生產力有較大發展,剩餘食物增加,但仍然分餐而食。當時有種常用食器「鬲」,造型便於在火上燒煮加熱。從考古發掘出土的「三足鬲」來看,所容份量應只夠一人一餐。

當時的貴族階級,進食者一般端坐在鋪於地面的席子上。主人與賓客通過方位、座次區分身份、地位,每個人面前擺著各自的食物,一人一份。這種方式非常符合進入階級社會後,人們區分尊卑貴賤:「夫禮之初,始諸飲食」。

古代壁畫可見分餐制 (網上圖片)

至於實行分餐制,事件上與傢俱變革密切相關。未出現椅子前,人們流行席地而坐(現在說的「筵席」,就是鋪在地上來坐的物品);桌子未出現前,會用低矮的小几。這樣不適合圍攏聚餐。我們在《史記·孟嘗君列傳》一宗宴會血案,以及《史記·項羽本紀》的「鴻門宴」中,也能看到分餐內容。

東漢壁畫《夫婦宴飲圖》(網上圖片)

到了魏晉以後,北方與中原民族文化碰撞交融,服飾、傢俱、食器等不斷創新,為聚餐制創造有利條件。尤其「胡牀」這種可折疊的輕便坐具大量普及。胡牀剛引入時,食案還比較矮,及後高足傢俱桌子出現,大大提升用餐舒適,也有利聚餐。事實上,分餐制每人一張桌子、椅子,浪費傢俱及佔據很大空間。這樣,人們逐漸聚在桌子喫飯。

敦煌第85窟唐代壁畫《楞伽經變之屠宰》(網上圖片)

唐代韋氏墓壁畫《野宴圖》(網上圖片)

到了唐代,隨著社會趨向穩定繁榮,物資豐富,唐人開始關注生活質量。聚餐更有利於營造歡樂氣氛及情感交流。分餐制也非一刀切完全消失。直至五代時期,也看到分中有聚、聚中有分過渡過程。

五代《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網上圖片)

及至宋朝,椅子、桌子等聚餐用的傢俱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考究,聚餐制逐漸定型。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東京開封府餐館擺放大桌、高椅,人們圍桌進食,可見聚餐民間普及。明清時期,聚餐一直是主流用餐方式。清代出現的「滿漢全席」更將聚餐內容與形式推向了高峯。

康熙帝66歲大壽的「滿漢全席」宴席,旨在化解滿漢不和,提倡滿漢一家。後世沿襲此一傳統 (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