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生态圈www.ecosports.cn

体育如何走进生活?不妨从降低参与门槛开始

让体育走进生活一直是我们向往的美好愿景;让体育变得随处可及,从而在娱乐面前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也是体育产业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那么,体育到底该如何走进人们的生活呢?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不妨让我们就从身边的生活说起。


特约作者/ 李 和利 编辑/ 陈 新进

体育项目种类繁多,但客观来看,能比肩足球、篮球这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体育项目仍屈指可数

一些项目因为场地数量严重不足导致普及度低,一些项目则因难度系数过大而使新手们失去了参与热情,这些原因让很多项目变得难以融入大众生活,更不要提频繁参与了。

一个项目要发展,优先需要保证的是场地。没有场地,再宏伟的蓝图也缺乏落地的可能。当我们意识到足球场地数量不足可能是制约足球水平不见提高的原因后,大力建设足球场地设施就写进了我们的足球发展规划中。


体育如何走进生活?不妨从降低参与门槛开始


但有一些体育项目,不论是对占地还是对空间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些项目往往在远离人流密集、土地资源高度紧张的市区才有发展空间,但这又可能会反向制约该项目的大众化和普及化进程

当然,也不能把锅都甩给场地原因,也有的项目自发源之日起便一直流行于小众。不过,越来越多大众概念里的贵族运动或极限运动都开始慢慢平民化,我相信这是大势所趋。降低参与门槛或简化参与流程是这些项目普及化的措施之一。


体育如何走进生活?不妨从降低参与门槛开始


赛车运动就是一项参与门槛较高的运动。虽然很多人喜欢赛车赛事的刺激感和视觉冲击,经常会观看F1、勒芒赛、纳斯卡赛等赛事,但很多人也认为赛车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并没有实际参与到运动中去。

尽管现在赛车场越建越多,但这仍然没有吸纳太多人变成赛车爱好者。这个时候,想要让运动普及化,就必须降低自身的门槛

卡丁车的出现实现了大多数人心目中的赛车梦。卡丁车运动无疑是一种迷你版或者低配版的赛车,即便驾驶速度可能远远不及真正的赛车运动,但赛道上的追逐和超越却真实的模拟了赛车比赛中具备的一切元素


体育如何走进生活?不妨从降低参与门槛开始


卡丁车运动进入我国较早,此前相关部门就曾推出了《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二部分:卡丁车场所》、《卡丁车场建设规范》、《卡丁车运动安全通则》等为卡丁车经营活动提供专业指导的国家规范。在多年发展下,卡丁车已经成为市场上较为常规,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运动项目

如今,卡丁车被赋予了更多娱乐消遣的属性,它甚至从一项纯体育运动变成了一种常规商业业态。新修订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把诸如卡丁车场所这种类别的用地性质划分到了商服用地(B类)下的康体用地(B32类)里,而不是体育用地(A4类)


体育如何走进生活?不妨从降低参与门槛开始

你认为卡丁车运动是一项体育运动吗?

同时,2016年发布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体育场馆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的通知》也规定,卡丁车等运动场所不得享受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优惠政策。

在国家大力扶持体育产业的背景下,卡丁车被点名排除在外,虽说令人遗憾,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卡丁车自身较强的经营性

其实,如果路走对了,每个项目都能达到极高的商业价值,也能催生极大的经济价值。但体育产业如何才能早日步入自力更生、可持续发展的正轨,相信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在探索。

今天,我想从卡丁车运动带来的启示里,去试着寻找下一个场地小巧但特点突出、难度“亲民”但循序渐进、场地成本低但经营性好的项目,也当是体育产品研究的一次大胆尝试吧。


体育如何走进生活?不妨从降低参与门槛开始



项目一:抱石(bouldering)


攀岩包括速度攀、难度攀和抱石三大项。攀岩项目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完成奥运首秀,抱石则是日常攀岩爱好者参与最多的攀岩练习方式。

抱石不仅能体现攀岩的核心魅力,而且上手很快。大多数人对于攀岩最初的体验可能是在一面10米多高的速度攀岩墙上完成的:对着简单的岩点排列规则,教练为我们穿戴好保护绳后,我们克服了恐高,一步一步顺利“登顶”。


体育如何走进生活?不妨从降低参与门槛开始


彼时的我们没有线路概念,甚至还有点无法理解这项运动的乐趣。攀岩项目的魅力在于它线路的多样,对于新手来说,速度岩壁过于枯燥,而10多米高、大仰角的难度岩壁又有点强人所难

此时,线路丰富还不用戴保护绳可以“轻装上阵”的抱石项目不仅能让新手们尽尝攀岩之乐趣,还能激发大家参与的热情。

抱石场地技术要求较低,便于复制和规模化。一般来说,攀岩馆的速度攀岩壁和难度攀岩墙要保持竞争力至少需要10米左右的高度,这甚至超过了羽毛球和篮球对于一般健身场地层高的要求。寻找合适的场地问题成为了攀岩馆经营者非常头疼的问题


体育如何走进生活?不妨从降低参与门槛开始


抱石墙的高度通常在5-6米,层高要求比其他两项更低,对于项目的普及来说大有好处。另外,练习抱石通常也是通往难度攀或户外野攀的必经过程,开设专门的抱石馆对于项目的整体发展和普及具有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抱石场地经营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实现产业化。从空间需求来说,专门的抱石馆相对于传统攀岩馆,从能耗上能节省部分成本。再者,和速度攀和难度攀每条线路都需要教练相比,抱石在这方面的需求并不大,能够节约人工成本。

像攀岩比较发达的日本和我国上海等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专门的抱石馆。相信随着攀岩项目的逐渐普及,抱石馆也能像健身房一样,变得随处可见,那个时候,攀岩或许能够真正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

项目二:泵道(pump track)


泵道适合轮滑、滑板、小轮车和山地自行车等轮式驱动的项目。最早是作为山地自行车选手用来练习擡压技术而衍生出来的场地。它是通过修筑起伏变化的土坡(现在也有直接可以拼接的人工场地,见下图),在运动员不添加额外驱动能的情况下,只借助动能和势能来回转换的一种玩法


体育如何走进生活?不妨从降低参与门槛开始


泵道占地面积较小,复制性强。泵道的修筑自由度是比较大的,没有明确的规定说泵道必须满足多大的尺寸要求。原则上,街心公园或者城市绿地都可以修筑泵道,因此,选址便有了大量的空间可供选择。

泵道对于基本功的练习大有裨益,是新手们的福音。正如上文所说,泵道最早是山地自行车选手练习擡压技术的手段,因此,它对于很多项目的新手来说是非常友好的,这使得它的受众可以变得极其的广泛。

泵道实现了多项目的兼容性,提高了场地的经营性。很多滑板爱好者或者轮滑、自行车初学者都会选择泵道来进行练习,这大大提高了场地的利用效率。其他场馆运营商都在为场馆多功能转换而绞尽脑汁地时候,泵道天生的兼容性为场地的经营提供了想象空间。


体育如何走进生活?不妨从降低参与门槛开始


泵道在美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甚至一些自行车爱好者还专门出版了相关书籍用来指导泵道的修建,最有名的无疑是Lee McCormack的《Welcome to Pump Track Nation book》。

该书对泵道场地有非常详细的介绍。如今也出现了很多由人工材料搭建的可拆卸式泵道,这种形式的出现无疑为泵道的推广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项目三:滑雪模拟(Ski simulation)


滑雪模拟是一种非常适合在南方地区开展的新式项目,它通过借助专门的模拟器来模拟相对真实的滑雪体验

滑雪模拟器像跑步机,它大大节约了场地的使用面积。滑雪模拟器通过履带的传送,来达到模拟滑行的效果,它就像我们在健身房里用跑步机来进行锻炼一样,可以说是用最低的空间占用来达到同等的练习效果


体育如何走进生活?不妨从降低参与门槛开始


最重要的是,因为把雪场装进了这个模拟机里,你甚至可以实现每天都上道滑几个来回的可能,大大便利了我们的运动生活。

滑雪模拟器可以自由设定难度等级,让所有人都秒变滑雪达人。这一点其实还是和跑步机的原理很像,调节配速、变换坡度,这些我们在跑步机上的日常操作都可以在滑雪模拟机上实现,这样再也不用怀疑这款“游戏”到底适不适合你了,因为总有一款你可以get it。

滑雪模拟器作为“每个人身边的滑雪场”未来有机会成为冰雪经济的支柱。我们都知道,通常滑雪场都是作为旅游地产的模式进行开发建设的,滑雪场高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通常让很多想切入冰雪产业的中小型投资商望而却步。


体育如何走进生活?不妨从降低参与门槛开始


如果让滑雪模拟器慢慢走进校园、走进商场、走进社区,相信随着滑雪人口的增加,未来也会成为一门不错的生意,慢慢把冰雪经济的规模越做越大

国内,莱茵体育在杭州打造的滑雪模拟中心已经成为南方人体验滑雪的最好去处,越来越多青少年参与到滑雪运动中来,让我们看到了冰雪产业美好的未来。“三亿人上冰雪”的梦想,将有可能照进现实。

多年来,让体育走进生活一直是我们向往的美好愿景;让体育变得随处可及,也是体育产业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但这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面对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让体育融入生活的路任重道远。如何针对各个项目的特点,进行“对症下药”,找到最佳方法,仍是需要探索的问题。

我们相信,任何一项体育项目,都有其生长和发展的空间,如果路走对了,那么这条路迟早都会成为千家万户沟通的“路”。

体育产业生态圈www.ecosports.cn原创稿件,欢迎转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寻求转载请添加圈妹微信(ID:quanmei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