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卢沟桥第一线、后于金门八二三炮战殉国的吉星文将军。(图/翻摄自中新社)

▲驻守卢沟桥第一线、后于金门八二三砲战殉国的吉星文将军。(图/资料照)

记者胡顺惠/新北采访报导

「今年是八二三60周年,想想也是我父亲为国捐躯60周年。」抗日名将吉星文之子吉民立接受《ETtoday新闻云》采访时说,父亲过世时他才4岁,当然军人死在战场上是无上的光荣,但是母亲也得独自扶养5个小孩。他忆述,民国47年8月19日收到父亲最后一封来信,上头写著「前方一切平安,勿念,绍武上」,4天后就发生八二三炮战,父亲23日中弹、24日过世,全家哭著到澎湖入殓。

抗日名将吉星文在八二三炮战中负伤身亡,享年50岁。吉民立指出,八二三砲战前,父亲本来要回来开刀,先前吉普车出过车祸,可能是脊椎出问题,医院和医生都安排好了,但是八月中上旬,父亲得知可能开战的消息,立刻中止开刀,母亲拉著5个小朋友的手,送父亲上吉普车。

吉民立特别澄清,母亲在初中时把桌历交给他,说父亲是在8月24日过世的,不是像外面谣传后送回台湾救治,隔了一星期才过世,这张日历现在还完好保存家中。说到自己的名字,吉民立快速背出父亲在民国43年9月22日的信,「小壮丁取名民立,意在艰难的台湾要做一个打不倒的汉子,为国家扶正气,为人民争光,要立在社会上,我们是民字辈,所以取名及民立。」

▼吉星文之子吉民立。(图/记者胡顺惠摄)

▲▼抗日名将吉星文之子吉民立。(图/记者胡顺惠摄)

历史资料记载,吉星文8月23日这天正在视察某一团部,团长特别邀请他一起吃晚餐,但当时以晚上要参加俞部长和美国顾问团的餐宴而予以婉拒,后来在翠谷水上餐厅,遭共军第一轮砲弹攻击遭到重伤,隔天宣告不治。吉民立说,团长留父亲吃晚餐时,说要加菜,也就是吃水饺,可见当时物资多么缺乏。

将军家中的经济状况不如外界想像的优渥。吉民立提到,父亲当时的薪水才300元,有时候回台湾会带一包花生米,那花生米也没有包装,就撕一张月历卷一卷包装,还不是一人一包,一个小朋友只有几颗,那就是最棒的零食,想想看这是父亲还在世的情况,不在的时候更不用提,连冰棒都没得吃,当时很羡慕别人能吃冰棒。

▼ 金门守军砲战开始后,通信中断,砲兵营长当机立断反击,压制共军砲火。(图/取自国防部期刊)

▲▼▲▼ 金门守军砲战开始后,通信中断,砲兵营长当机立断反击,压制共军砲火。(图/取自国防部期刊)

当时才4岁的吉民立大部分都是从别人口中拼凑父亲印象。他分享,前几天看到一则参战老英雄的访问,说父亲受重伤全身都是血,但是父亲还说「你们不要管我、不要救我,你们快到外面去备战」,讲这个不是想强调父亲多伟大,那时候没有国、哪有家的情况之下,「我生则国死,我死则国生」,相较于这几年总说为何而战、为谁而战,那时候只有为中华民国而战。

上将吉星文是中华民国抗日战争名将,在八二三炮战中负伤身亡,享年50岁。他投笔从戎,加入叔父吉鸿昌的陆军第八混成旅,一年后升为排长。民国15年由叔父推荐,改投宋哲元部成为骑兵,后因骁勇善战而被拔擢为连长,并一路在219团爬升至营长一职,虽然平时训练极为严格,但对下属的照顾却是无微不至,很受阿兵哥爱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