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拉松都要買保險嗎?

1

近年,馬拉松出現的傷亡個案似乎愈來愈多:單在2018年的渣馬賽事,合計有31人送院,當中6人情況嚴重,1人情況危殆;而近6年渣馬有4名跑手死亡,最年輕更只有24歲。各大媒體也傾向報道馬拉松的傷亡數字,似乎馬拉松的危險性不容忽視,然而這些報導就意味跑馬拉松是項危險的運動嗎?

事實上,馬拉松真正的死亡率遠比開車低。Runner'sWorld曾引用數10年數據,顯示馬拉松參賽者的死亡率約爲15萬分之一,而跑手的真正死因多爲"先天性心臟缺陷"或"動脈堵塞導致的心臟病發作",這與選手本身的身體質素有較密切的關係。

馬拉松作爲全球觸目的大型體育盛事,可以理解爲何只要有死亡事故,必然會成爲衆矢之的,但如果因此將馬拉松標榜成特別危險的運動,就只可以說是過份解讀了,因爲真正爲了跑馬拉松而死的人還是相當稀少的。

跑馬拉松都要買保險嗎?

2

仍然擔心跑馬拉松有危險?

近年馬拉松的傷亡數字愈來愈多,也許跟參與馬拉松的人數上升有一定的關係,因爲新參加者當中不乏跑場初哥及久疏戰陣的參加者,或者他們不適合跑馬拉松,卻有一腔熱血想完成賽事。

因此,亦有保險公司看準機會,設計了專爲馬拉松跑手而設的“競跑保”,計劃可以爲意外情況提供現金賠償:假如在跑步比賽中受傷(例如脫臼、骨折、肌腱斷裂、韌帶撕裂等)或者不幸身亡,便可以向保險公司索償。

“競跑保”主要爲本身沒有保險保障的跑手而設,即使沒有及早買其他保險,投保人也可以在賽事開始之前投保“競跑保”。而由於賠償方式是現金,所以不會因已有的保險,而出現重複保障(double-insured/over-insured)的問題。

有其他保險可以保障馬拉松嗎?

醫療保

如果因馬拉松賽事受傷,並因醫療需要進行手術或入院,便可在現有的醫療保險索償醫療保險的賠償金額會按“實報實銷”作賠,例如保額是15萬,實際醫療費是6萬,則賠償6萬

意外保

如果因馬拉松賽事意外受傷,並因此產生醫療費用(包括住院或門診),可以在意外醫療部份索償;意外醫療會按“實報實銷”作賠,某些指定門診項目(例如中醫或物理治療)或會有上限; 如果因馬拉松賽事意外斷肢或意外身故,可根據計劃保障項目獲取現金賠償

旅遊保

如果選手會到外地參與國際馬拉松賽事,要留意:有些旅遊保險條款內列明“可從中賺取金錢或報酬的任何體育競賽或速度賽”屬不受保項目;凡有名次之分的比賽,均屬競賽活動。因此馬拉松可能爲不保活動;有些保險產品會列明“以職業性參與的各項活動”屬不受保項目; 若參賽者爲職業選手,即使參與業餘賽事亦不會受保障; 即使有些旅遊保險計劃承保海外馬拉松比賽項目,亦須留意有些醫療費用屬不保事項; 例如根據合格醫生意見,可延期至返回香港後進行的手術或治療、私家病房住宿費、輪椅或枴杖等等的額外儀器或工具,均不屬保障範圍內

跑馬拉松都要買保險嗎?

3

總括而言,馬拉松是一項安全的運動。即使計算較高的死亡統計比率,也不會高於1/50000。與不運動引致的併發症作比較,屆時死亡率其實更加高。話雖如此,參加者也不要因爲低概率而掉而輕心,因爲若然要完成馬拉松這項持久戰,除了毅力和意志以外,充份的練習及事前的準備功夫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太多時間準備賽事,最好便是記得量力而爲,戒驕戒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