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还要求提高委员会透明度。

青年发展委员会今日进行第3次的会议,讨论有关《施政报告》的青年政策。「民间青年政策倡议平台」以及一些青年到政府总部门外请愿,要求提高透明度,交代预留10亿元拨款实际用途。

团体在政总外请愿。民间青年政策倡仪平台提供

团体要求,提高委员会透明度,如开放青年人旁听及列席会议、向大众公开会议文件等方法,以真正开放并吸纳青年人参与。同时亦应提高会内的民主成份,逐步开放委员遴选过程至青年一人一票选出,并提高民选委员比例至最少达50%,才可有效吸纳时下不同政治光谱及社会阶层的青年。委员会亦应立即按青年意愿调整其发展方向,重点解决教育制度造成的学习压力、青年在职贫穷等问题,真正回应最迫切的诉求。

团体在政总外请愿。民间青年政策倡仪平台提供

团体指出,《施政报告》为委员会预留的10亿元的拨款都是计划资助青年服务及活动,例如「青年大使计划」、「义工实习计划」等。更有不少是对制服团体的资助。团体认为,活动大多以服从权威为主轴,质疑是期望以活动解决青年对社会的不满,却忽略向青年分享权力,逐步把青年定位于「被动」、「服从」的角色,漠视青年的创造力与影响力,批评政府只想「管理」青年人,并无意令青年充权。

团体在政总外请愿。民间青年政策倡仪平台提供

团体认为,政府要解决青年对社会的不满,不应只停留以活动「管理」及「应付」青年人。而是让青年人拥有在制度内真正表达意见以及制定政策的机会,让青年真正充权,回应他们对社会的燥动。

团体在政总外请愿。民间青年政策倡仪平台提供

团体批评,「内地专题实习计划」、「企业内地及海外暑期实习计划」等计划,推青年往内地发展,以配国家中港融合的大方向。推动大湾区发展,如大量拨款予内地交流及实习,却未有回应青年自杀、学债、出路单一等迫切问题,根本与民意相反,反映政府无视青年切身问题。

团体认为,政府不应只为国家政策服务,而应设身处地从青年人的角度出发制订政策,以本地的就业优先,解决出路单一等的问题,以为他们创造发展的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