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彭暄貽╱臺北報導】

華夏(1305)上半年獲利佳,公司認為,考量大陸、印度市場庫存皆低,第3季PVC報價料優於第2季,第4季印度雨季結束後,出貨量可望近一步推進。尤其,美國PVC是大陸最主要進口貨源。雖然大陸計劃向美國加徵25%進口關稅未定案,部分用戶已就近自亞洲分散採購,對臺廠應是機會。

華夏上半年受惠油價、乙烯等原料高檔支撐,加上印度、孟加拉需求拉抬,PVC粉、鹼氯銷量齊創新高,年增14%、7%,管材、門板材及防蝕片等建材銷售也年增14∼22%。

華夏上半年稅後獲利9.2億元,EPS1.82元,優於預期。7月營收12.89億元,月增0.21%,年成長8.41%;累計前7月營收91.12億元,年增7.15%。前7月營收91.12億元、年增7.15%。

分析師認為,第三季PVC行情轉好,第四季印度雨季結束後,還有上漲空間,加上臺幣回貶,有助外銷動能更上層樓,推估華夏今年EPS可望挑戰3元大關,上看3.2∼3.3元,惟成本漲幅是否壓縮利差空間,成為追蹤焦點。

華夏旗下臺氯VCM年產已拉昇到45萬噸,PVC林園廠年產16.7萬噸,可操作產能上限為20萬噸,頭份廠年產能達19萬噸,亦超過18萬噸設計產能,可操作年產能上限21萬噸,現階段仍透過去瓶頸、設備效率提升來增加產能。目前VCM、PVC維持全產全銷策略不變。

華夏表示,大陸雖對美國乙烯額外課徵25%進口關稅,但預估暫不致影響亞洲乙烯行情,但在EDC,大陸課徵高關稅,已影響貿易流向,也推升亞洲交易行情。

8∼11月為亞太乙烯廠歲修高峯,乙烯價格可望維持高點,而大陸因環保稽查導致電石法PVC開工受限,運輸成本墊高,或可增添第3季PVC成本支撐力道。

另外,印度、孟加拉為華夏PVC主要出口市場,兩者合計佔比達5成;其中,孟加拉經濟成長性佳,華夏上半年出口年增7成;在推估孟加拉年度PVC需求成長1成前提下,將強化銷售佈局。印度7、8月為淡季,進口價仍推升40∼50美元,待雨季結束,農用管材需求可望轉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