戠字對不熟悉繁體字的讀者來說是一個很陌生的字,但如果作者列舉幾個繁簡字的對照,我們就能明白戠字是一個很常見而且非常重要的符號:

識(識) 職(職) 織(織) 熾(熾)幟(幟) 樴(木樁) 膱(乾肉條)

《簡化字總表》將識 、職 、熾、織、幟這五個常用字中的「戠」替換為「只」,有可能不單是考慮到筆畫縮減的原因,因為古文字專家目前對戠字下的結論是會義不明,所以這種簡化方案也可以認為是一種以退為進的傳承吧,這也告訴我們不能一邊倒的陷入到繁簡之爭中。

甲骨文中有大量的有關「日月有戠」的記載,但是戠字到底是不是和天文現象有關或者等同於日月食中的食字目前專家們還沒有達成共識,對於目前戠字的專家們的主要觀點,這篇文章已經羅列的非常齊全,讀者可先行閱讀:

如何解讀甲骨文「戠」??

www.zhihu.com
圖標

作者做了下梳理總結並分成兩類:

戠字作名詞或動詞:

1.戠通食,日月有戠就是日食和月食,戠從言從戈,會意字,但會意不明。

2.日戠是商代的一種祭名。3.戠是識(識)的本字。4.戠是膱的本字,膱表示暴曬乾燥的牛肉乾。5.戠是樴的本字,是一種木樁,樴即杙,戠字裏的尖銳符號表示植入泥土的意思。

戠字作顏色形容詞:

1.戠是牛戠本字,是熾色牛的專名,牛戠可能是毛色金黃的黃牛,這種牛用來祭祀。犆和特都是(牛戠)的後起字,一聲之轉本義是一種顏色很特殊的牛,牛戠和犆是一字,聲旁不同,犆分化出特,或者說特,犆漸漸不行,戠在形聲字了,職,熾,識三個字中,是中以後的分化。

2.戠曾表示埴字。《尚書》:青州……厥土白墳。……徐州……厥土赤埴墳。埴戠古今字,埴字是黃黏土的意思。3.戠是熾的本字,表示赤色,卜辭中的月有戠表示月亮的顏色,是一種血紅色的月亮。4.戠在表示顏色時到底是赤色還是黃色,存在爭議

以上的論述其實大都沒能從「戠」字的會意本義出發去解釋「戠」字的用法,而且很顯然每一種解釋都不能夠覆蓋「戠」字所有的使用場景。正如馮時教授在《中國天文考古學》中所說的:

對「日有戠」類卜辭是否屬於天象記錄之所以存在爭論,根本原因是我們缺乏對「戠」字本義的充分認識。而這個基礎研究對於深入討論卜辭中的日食記錄無疑是重要的。

雖然戠字的本義不明,但是戠字從戈確是無任何爭議的:

戠字演變

所以我們在解釋「戠」字的各種使用場景時絕不能忽略這個重要的符號,我們需要思考戈字為什麼會和以上種種使用場景甚至和顏色扯上關係呢?馮時教受顯然也是認為戈字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符號,因為甲骨文中除了日月有戠這種記載外,還有「戠一牛」,「戠一牢」的記載:

這四種祭名,除「升」之外,「伐」、「歲」、「戠」三名均從戈字,知為裂解牲體之法。卜辭「伐」字象以戈擊人首。「歲」象屠具,讀為「劌」,訓為割殺。「升」字象以鬥匕類器皿盛薦牲血,自也裂牲薦血之意。「戠」字用法與此相同,其意可比勘而知……「戠」字用法既與「伐」、「劌」相近,應有敗傷之意。……一些從「戠」之字也具有毀敗之意。……鄭玄《注》:「故書暱或作樴。樴,脂膏?敗之?。」 ……《韻會》:「 膱,一曰敗肉也。」

所有解釋都不能繞開從戈含有敗傷的這層本義,那麼「戠」到底有沒有顏色的含義呢?因為敗傷這層本義能解釋日月有戠、樴、膱和犆(特)等,但是無法解釋埴通戠,以及在識、職、 織、熾、 幟這五個字中的用法, 難道戠在這些地方都只作為聲符而不具有任何形符的含義嗎?

我們在分析了卜辭「戠」字之後發現,它的本義與「伐」、「劌」的意義接近,具有敗傷之意。「戠」字的另一類用法則借為「犆」,指雄性牲畜。而以「戠」為赤色的用法事實上並不存在。因此在卜辭方面,以日月有戠解為日月有變,證據尚嫌不足。

而作者認為,之所以我們沒能把所有和「戠」相關使用場景解釋的通順,是因為我們對「戠」字裏的那個「倒三角」之後又變為「音」的符號的準確理解,而這恰恰是把戈這種具象的兵器衍生到所有「戠」字使用場景的關鍵所在。那這個符號到底在表示什麼?作者在這裡給出一種自已的看法,把它代入已上所有的地方基本都能解釋通順,那就是青銅冶煉!

原來古人用這個「倒三角」的符號是想表達從塊狀青銅冶煉為鋒利戈頭的一種「漸變」過程:

「倒三角」符號下面的口形可理解為類似模具的陶範(商周時期青銅器鑄造採用合範法,具體細節這裡不詳述,讀者可自行查閱相關資料),而後訛變為「音」或者本來就是古人有意為之,因為青銅戈頭的鋒刃不是一次性鑄模就能成功的,後期還需要鍛造打磨或者聽聲辨識銅錫鉛的配比是否均勻合格,相當於對青銅戈頭的一次質檢。

如果「戠」字真的取自青銅冶煉的場景,而我們把其中的「漸變」本義代入所有「戠」字相關的地方解釋基本通順:

識(識): 通過言語的不斷交流「漸變」深入,從而真正識別某事物,完成從知到識的過程。

織(織): 毛線不斷的交織「漸變」成一件完整的衣物。

樴(木樁) :不斷被打入地基的「漸變」為樁的一種樁木。

膱、?(乾肉條):帶水份的肉逐漸風乾脫水「漸變」為乾肉。

埴(土+戠):加水「漸變」為稠狀有黏性的陶土。所以《尚書·禹貢》中所說的:青州……厥土白墳。……徐州……厥土赤埴墳,赤埴墳應當解釋為紅色有黏性的土。

職(職):有專業的技能通過聽聲分辨青銅戈頭的鑄造質量。

熾(熾):銅的熔點在上千攝氏度,所以冶煉青銅時的火當屬最熾熱的。

特、犆(牛+戠):專門用作戠祭的牛。那戠一牛的戠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漸變」的屠殺方式呢?以下為作者天馬行空的想像:可能是拉一頭兇猛的公牛,不是一刀割喉斬首,而是一種不斷砍刺身體其它部位,不斷放血「漸變」死亡的虐殺祭祀,場面可類比下一些伊斯蘭國家的宰牲節。

幟(幟):在戰場上用於「漸變」完成方陣變換或者次序變換以達到某種軍事目的特殊旌旗。

那是否「戠」字真的和顏色無關呢? 我們首先得知道青銅冶煉時是一種什麼顏色? 沒錯,不是紅色,也不是黃色,而是赤黃色!

這是鋼鐵冶煉,由於青銅大部分是銅,應該是大面積呈現紅色,紅中泛黃

所以特、犆也存在表示赤黃色牛的可能, 而幟(幟)也可能表示赤黃色的旗(未考證商代是否存在這種染料):

但正如前面所說的:

「以「戠」為赤色的用法事實上並不存在。因此在卜辭方面,以日月有戠解為日月有變,證據尚嫌不足。」

而且文獻方面也表明「戠」作為顏色證據非常不足,雖然在犆和幟兩例中存在解釋為赤黃色的可能,但也稍顯孤立和勉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