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调理馆街头林立,商家为招揽生意,常利用通讯软体、社群网路刊登广告,借以吸引民众消费,卫福部中医药司昨日表示,非医疗机构不得为医疗广告,如果广告内容暗示或影射医疗业务者则视为医疗广告,最高可处廿五万元罚锾,呼吁业者小心勿踩红线。

卫福部中医药司提醒,民俗调理业者刊登广告别大意,无论是社群网路、海报单张或名片,都应避免出现影射医疗业务的文字,例如专治五十肩、脊椎侧弯、足底筋膜炎、癌症等病症,或提供伤科推拿、淋巴引流排毒、病理按摩、义诊服务。

招牌不得使用接骨所、正脊整复所、诊疗所等类似医疗机构名称;另外,从业人员不能自称按摩(推拿)治疗师,亦不得提供疾病或药物咨询,让民众误认为医事人员。上述这些行为都已违反民俗调理业管理规范,依现行依据医疗法规定,如果广告内容暗示或影射医疗业务者视为医疗广告,可依法处五万元以上、廿五万元以下罚锾。

中医药司说,民俗调理系以纾解筋骨、消除疲劳为目的的商业行为,民众如有身体不适,应寻求正规医疗管道就诊;业者务必审酌广告用语,避免违反医疗法规,以维护自身权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