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9日,騰訊基金會於騰訊公司成立20週年之際宣佈,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毛淑德、何華武、鄔賀銓、李培根、陳十一、張益唐、施一公、高文、謝克昌、程泰寧、謝曉亮、潘建偉等科學家,共同發起設立“科學探索獎”。騰訊基金會將投入10億元人民幣的啓動資金資助該獎項。同時,徐匡迪、王志珍、徐冠華、潘雲鶴、許智宏等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科學家將作爲顧問,爲“科學探索獎”未來的各項運作提供指導。

“科學探索獎”的資助範圍將集中在“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天文和地學、化學新材料、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製造、交通建築技術、前沿交叉技術”九大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按照計劃,“科學探索獎”評審委員會將在這些領域每年遴選出50名、年齡不超過45歲的中青年科學家。每位獲獎者將獲得300萬人民幣,分5年發放,每年60萬人民幣

“科學探索獎”申報指南以及管理辦法也對外進行了公佈。青年科技工作者可以根據相關指引,即日起至2019年4月15日,通過“科學探索獎”官方網站(申報官網:http://www.xplorerprize.org),以及“科學探索獎”官方服務號(ID:XplorerPrize)進行申報。

一、科學探索獎的初衷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是造福人類的事業。但是,當你從事科學事業時,並不能馬上開花結果。當收起仰望星空的目光,走進茫茫人海,年輕的你不得不爲同齡人都有的各種生活壓力而惆悵。

誰來坐冷板凳?怎樣坐穩冷板凳?如何讓冷板凳別那麼冷?這是你的問題,更是這個社會中每一個受惠於科學技術的人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辛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纔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但如果只盯着頂點,忽略了過程,趕路的人難免急功近利,那些在終點鼓掌獻花的人,也常常會忘記了雪中送炭。

正因如此,“科學探索獎”誕生了。從2019年開始,將每年在九個領域選出50名走在探索路上的青年科技英才。

“科學探索獎”關注過程甚於結果。過往的成績只是參照,我們更看重探索的方向。300萬元獎金不算是小數目,但獲獎人不需要說明用途,無論是用於科研,還是舒緩生活壓力,都不會受到任何干預。“科學探索獎”在意的是人、是忘我的境界、是一往無前的精氣神,而不是投資一個項目、獎勵一項成果。

同時,也期待在獎項的鼓勵下,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勇於闖入“無人區”,以興趣爲舵,以雄心爲矛,披荊斬棘,堅定前行。我們希望“科學探索獎”成爲精神上的啓明星,激勵更多人選擇那些“坐冷板凳的專業”,無怨無悔。

二、報名指南發佈——45歲以下在中國大陸工作的科技工作者都可申報

自2018年11月9日,騰訊基金會在騰訊成立20週年之際宣佈設立“科學探索獎”以來,因其聚焦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鼓勵青年人探索、民間出資給青年科技工作者“雪中送炭”等屬性,使獎項受到來自於社會各界,尤其是科技領域各方人士的廣泛關注。

“科學探索獎”祕書處表示,爲了使“科學探索獎”不負初心,“科學探索獎”的申報指南制定以及管理辦法的制定,徵詢了“科學探索獎”發起科學家和評審委員們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也聽取了來自不同領域和不同背景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想法和建議。讓有志於從事基礎科學研究和前沿技術探索的青年科技人才都能參與獎項的申報之中。

根據“科學探索獎”申報指南顯示,年齡在45週歲以下,原則上取得本專業最高學歷,且全職在中國大陸地區進行科研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都可以進行報名。同時,爲了保證獎項申報的廣泛性和嚴謹性,獎項申報人可以通過專家提名以及個人報名兩種方式進行申報。在申報獎項時需要三位正教授級別及以上的同行專家進行推薦。

根據指南,“科學探索獎”的評審將秉承之前承諾的科學家說了算的原則,由專門的評審委員會分階段進行獨立評審。

三、科學探索獎常見問題解答

Q1: 申報獎項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A1: 1、截至當年1月1日,年齡不超過45週歲;2、獲得本專業最高學歷;3、在中國大陸從事全職科研工作;4、由3位正教授級別及以上的同行專家推薦。

Q2: 如何界定“45週歲及以下”?

A2: 截止當年1月1日,年齡不超過45週歲。以2019年爲例,申報人應在1973年1月1日後出生。

Q3: “在中國大陸從事全職科研工作”,是否意味着對國籍不作要求?

A3: 是的。

Q4: 如何申報科學探索獎?

A4: 申報有提名和報名兩個渠道。提名渠道,由獎項邀請的提名人發起,需要提名人提交被提名人的基本信息、推薦理由以及另外兩位推薦專家的聯繫方式。祕書處郵件通知被提名人提交材料。報名渠道,申報人登錄獎項官網,按要求提交材料,且提供三位推薦專家的聯繫方式。

Q5: 被提名人、申報人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A5: 填寫基本信息,包括個人信息、教育經歷、科研工作經歷、學術成就,並着重介紹未來五年的研究計劃。列舉學術成就,包括論文和著作、發明專利、學術榮譽等。部分材料需要提交中英文內容,請及早準備。登錄官網點擊“立即申報”瞭解詳情。

Q6: 提名、申報的截止時間如何規定?何時能得知評審結果?

A6: 提名人需要在3月15日前完成提名,被提名人、申報人、推薦人需要在4月15日前提交材料。獎項評審結果將於9月公示。

Q7: 提名人由哪些人士構成?

A7: 通過多個學術組織的推薦,“科學探索獎”祕書處建立了一個覆蓋多領域、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人庫,提名人來自科研機構、高校、大型企事業單位的資深專家、學者。提名人庫不對外公開。

Q8: 推薦人是否可以多於三個,且越多越好?

A8: 申報系統只能填寫三位推薦人的信息,無法添加更多推薦人。

Q9: 申報人報名後再被提名,是否需要重新申報?

A9: 申報後再獲提名,您的郵箱將收到系統發送的提名碼,登錄報名系統填寫提名碼即可,無需重新申報。如果被多人提名,申報人會獲得多個提名碼,可多次補充填寫。

Q10: 提名渠道和報名渠道提交的材料,在評審階段是否會被區別對待?

A10: 不會。

Q11: 被提名人、申報人能否看到推薦信的內容?

A11: 不能。

Q12: 企業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可以進行科學探索獎的申報嗎?

A12: 無論在高校、企業或者其他科研機構從事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都可以進行申報。

Q13: 每個領域的獲獎人數是多少?有些領域會不會出現無人獲獎的情況?

A13: 每個領域的獲獎人數視評審情況而定。獎項本着寧缺毋濫的原則,各領域獲獎人數不設下限。

Q14: 如果獲獎,獎金的使用方式是否需要報告或公示?

A14: 不需要,獎金可用來支持科研工作或緩解生活壓力。

Q15: 如果獲獎,五年後是否必須出重大科研成果?

A15: 沒有相關要求,受資助期間,須按要求向評審委員會提交年度科研進展報告。獎項堅持公益屬性,不求商業回報。

Q16: 今年還沒準備好,明年可以再報名嗎?

A16: 可以,獎項將長期運營,每年都會評選出不超過50名獲獎人。(文/微科享 編/謝長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