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有建設性的回答 看不懂請繞道 喜歡求點贊

第一 北京房價貴 貴到按照平均購買力價格超過華盛頓 直逼倫敦 遠超中國人均gdp和中國社會發展水平

第二 沒有隻漲不跌的東西 房價沒跌只是週期沒到 如今這個週期也到了 股市從998點漲到6124點 接近6.5倍 但是這只用了一年時間 又用了一年時間跌倒到1664點 跌成最高價1/4 房價從2007年開始上漲 十年基本上上漲10倍 所以暴漲之後一般會跟著暴跌 但是房地產關乎金融安全 金融安全又關乎經濟社會穩定 所以國家和大家無論有房沒房都不應該希望房地產價格下跌過快。

第三 何時買房 什麼價格買 週期性下跌沒有跌10% 20%就跌完這一說 下跌週期必定對應上漲週期 漲了10倍 就得跌掉幾倍 漲了10年就要下跌幾年 所以這次房地產大週期調整會是緩慢的 按照首付20%計算 貸款20年 2017年房價最高點已經償還一年既然5%計算 銀行對於房屋的保守價格是房價的75% 所以國家和金融機構一定不會讓房價「一下跌」倒這個水平 到了很多人就不還錢了 就跟美國當年1美元賣房一樣就為了甩掉貸款 按照這個邏輯貸款20年 每年償還5%的房屋貸款計算 每年房價下跌5%可以 加上首付20% 未來五年房價會在年均下跌5%-10%之間 多跌是不被允許的 所以在未來三年房價「可能」 一定是可能會普遍下跌20% 五年普遍下跌30% 再往後就不敢說啦。

第四 這三五年該幹嘛 對於公租房 共有產權房來說都有一定申請的條件 多數努力工作的年輕人不符合這個條件 要麼收入不夠低 父母有住房等等 所以沒事就別合計啦 比汽車搖號概率還低 努力工作 注意理財 五年左右或許可以買到心儀的房子給自己一個家 另外馬爸爸也說了 十年以後哈 房子滿大街跟白菜一樣 雖然很誇張 但是這裡的邏輯道理馬總是明白的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謝謝邀請。剛玩問答,還真的沒想到會被邀請,也是第一次被邀請。首先我不是一線城市的,一個窮地方窮人家的孩子,我只能以我個人的經歷和判斷來說一下我的個人看法,無意冒犯:

  1. 看你的描述,感覺你家人應該對你管得很嚴;

  2. 分析一下你的性格,我覺得你可能有點缺乏主見,也少了一份拼勁,就是假如我是女生,我以女生的角度看,感覺你還是少了點男人血性,你可能也沒太大的追求,還是比較想過安逸一點的生活,畢竟像北上廣深那樣的打拚日子確實有點苦,至少目前來說,你的反應沒有考慮去這些地方。
  3. 在你的描述中,都離不開房子,這可能也是你最糾結的地方。有一點不知道你有沒想過,你說留在你家鄉靠自己打拚也買不起房,那假如你去北上廣深去打拚,你覺得去這些地方後對自己以後買房是否更有幫助,也就是說以你的能力在這些地方施展才華,經濟收入方面是否會更高一點。如果更高,那離你買房的追求目標就更近更能早日實現。還有,如果真的沒能力在一線買房,就看你願不願意到其他城市買房,畢竟一線城市的房價還是高不可攀。我覺得北上廣深的機會更多,更能讓你早日靠近自己的目標,要我說建議,我還是覺得建議你也去北上廣深闖一闖。
  4. 我感覺你跟家人的相處不算是很和睦吧,你的本能表現出你在反抗不滿。這很正常,這其實跟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在現實生活中,當面對自己無能為力的事情時,措手不及,孤獨無助,會煩躁憤怒,想逃避。你也是處於迷茫狀態,是按照家人的要求安分過日子還是決定自己豁出去闖一闖之間難於做選擇。這也都需要你自己衡量自己的能力,要麼接受,要麼打破親情施加的壓力闖出自己的天地。不過不能一時的頭腦發熱衝動,要先冷靜算算自己可以有多大的把握,最好能把自己的能力轉化成一個實在的目標,比如薪資水平。

5. 跟大多數人一樣,咱們沒有機會也沒有條件可以啃老,只能啥都靠自己打拚,堅持抗住,還是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你也可以。


像他一樣不是活的挺好的


現在啃老也夠嗆幾百萬房子


說實話壓根就沒想跟孩子住一起,房子買好了,我跟老婆早商量好了,等孩子結婚我們就搬秦皇島去,不在跟前招人煩,願意去海邊看看我們倆老東西就去看看,不願意拉倒,房給買了,找媳婦就靠自己本事了,等孩子大了,我那破車也該報廢了,車牌子給他留下,就算對的起孩子了,我們有退休金也不指望孩子養我們,他想啃我老也啃不著,我有錢都留給我孫子花。兒媳婦不好,臨死我去山區建幾個希望小學,也不讓他們啃我!哈哈


我一朋友獨生子非常聰明、技術能手,同事都叫他「大師」,多少同行業、私企挖他,可他媽媽死活不讓他動。後來國企改革他正好還沒分上房但又過了能幹的年齡再無就業機會了只好回家啃老、喫軟飯了。要我說,現在很對家長對自己的獨生子女過於依賴,這個依賴是家長自己離不開孩子,有的怕孩子出去受苦捨不得、有的怕自己孤獨、有的怕自己生病有事沒人管、有的指著孩子給自己養老送終……。所以不是孩子都願意啃老,實在是家長們的問題。


其實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家裡老一輩人都在以前的工作單位獲得住房,憑藉自己能力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數人自我定位不會誇張,能力平常,智力平常,機會平常,其實我很討厭那些說機會平等的說法。因為根本不存在平等。但是每個人不都是在社會的一些環節努力著嗎?太多人不得不為了每月3000元而奔波,你讓他們如何看待幾萬甚至十幾萬的房價?不要喫飯啦?無奈的啃老不是我們這類人的心願,但因此被別人作為反面教材最痛的人是自己,我在北京,移動客服,不要不信,我每月只有3000左右薪資,準備年底辭職。我在北京郊區密雲。房價35000左右。有老婆有孩子,家裡老人嫌我沒本事,不管孩子。老婆無奈只能在家看孩子,你告訴我怎麼不死皮賴臉住老人房子?你以為誰想?誰願意?


對這個問題我沒有資格回答或者說是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你。我是農村的,我喜歡一線城市,我目前在一線城市買不起房,就在海邊的四線城市買了。我的想法很簡單,這輩子要有套房,自己在一線城市奮鬥,租房也行,等老了可以去海邊房子養老,如果哪天掙到錢了,就在一線城市再買套房。很多事情是不公平的,你出生在一線城市的那天,可以說就是個大富翁了,如果你還想證明你有能力,可以靠自己掙到錢在一線城市買房,那你就去努力吧。沒想到你這個富二代還有自己的富煩惱,真是調皮。


今天去幫同學看租的房子不到8平米的房子竟然2000多一個月呢,「本人家住北京但不是北京人」突然感覺許多北漂最大的困難就在於住房了。題主所言自己是個生在北京長在北京的人,的確北京是個寸土寸金的地方,當代房子??綁架了許多人的生活,這是事實,但是不買房和啃老可以劃等號嗎?我想只要活到快樂,依然可以精彩。那個北漂不是from zero to hero,更何況你呢?


感謝邀請,我將把我的看法和想法和大家說一下!

我覺得人不能讓房子套死一輩子,如今的社會風氣是房價競賽,物價漲價競賽,個人擁有房子競賽,而工資呢?幾百幾百漲。做個計算,房價上漲一千,乘以一百平米,也就是一百,工資上漲四百,乘以12,也就是12個月。工資怎麼可能漲的過房價?有個淺見,房價最終結果是,有價無市,也不會降價。一個人的成功不是你有多少房子,而是你能看透多少事情。房子買不買得起,不用擔心,人總有一個窩,要懂得滿足,自己多大能力買多好的房子。不要打腫臉充胖子。你今天變賣的宅基地,就是你10年後的悔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