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吳亞 北京報道

北京的霧霾濃度正在提升,其背後是全國以及京津冀地區的一些重工業在加快增長。由於基建投資加快,鋼鐵需求增加,京津冀以及周邊地區鋼鐵產量大增。在整個工業放慢的同時,部分重工業,特別是鋼鐵產業卻在快速增長。鋼鐵等重工業雖然增長加快,但是很多消費產業沒有跟上,未來不確定因素較多,主要工業品的價格或將呈震盪走勢。

北京市環保局一項新的數據顯示,北京的霧霾濃度正在提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在過去兩年北京霧霾濃度大幅下降後,今年前兩個月出現了霧霾濃度上升的情況。其中,1、2月北京PM2.5濃度分別爲52微克/立方米、53微克/立方米,高於去年同期的34微克/立方米、50微克/立方米的數值。

北京霧霾爲何加重?在其背後,是全國以及京津冀地區的一些重工業在加快增長。

在3月5日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一場記者會上,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民建中央常委、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指出,由2000多名全國一流的大氣、氣象等科學家共同研究,霧霾的原因已經基本搞清楚了,關鍵就是京津冀的產業結構偏重。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面積佔國土面積的7.2%,平板玻璃產量佔全國1/3,電解鋁產量佔全國的39%,粗鋼產量佔全國的43%,焦炭產量佔全國的49%,原料藥佔全國產量的60%。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全國化纖行業增加值增長13.1%,有色金屬加工行業增長9.3%,非金屬礦物製品行業增長8.8%。

從產量看,1-2月鋼材、乙烯產量分別增長了10.7%、8.9%。從區域來看,今年前兩個月河北粗鋼產量3731.12萬噸,同比增長了20%左右。

蘭格經濟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認爲,今年基建需求加快,鋼鐵需求大,這刺激了粗鋼的快速增長。現在鋼材的庫存量沒有增加多少,反而是下降了,這就表明生產出來的鋼材都被消化掉了。甚至這還不夠,已經動用了上一年的庫存,今年鋼材的需求很旺盛。

有分析人士認爲,目前汽車、家電等一些產業未出現產銷快速增長的情況,鋼鐵產銷快,可能與基建加快有一定的關係。

鋼鐵產業爲何迅猛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今年前兩個月一些重工業加快增長。

其中,1-2月乙烯產量達到331萬噸,同比增長8.9%;化纖產量爲789萬噸,同比增長10.5%;平板玻璃產量爲14222萬重量箱,同比增長7.8%;粗鋼產量爲14958萬噸,同比增長9.2%;生鐵和鋼材產量分別同比增長了9.8%、10.7%;天然氣產量爲28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2%。

這些重工業產量加快,與整個工業放慢形成了對比。2019年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3%,這是一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爲什麼整個工業放慢,但是部分重工業,特別是鋼鐵產業迅猛增長?

華金期貨高級研究員魏增敏認爲,核心還是目前鋼鐵需求太大,利潤很高,現在基礎設施施工加快,儘管汽車產銷放慢降低了鋼材的需求,但是汽車佔比較小,所以對鋼鐵需求影響不是很大。

目前,挖掘機需求量大,也從一個側面說明瞭基建需求大。

“今年1-2月份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都是同比加快增長的,並且從2017年以來就存在着挖掘機的換代需求,增長的數據裏面就有一部分是換新的。”魏增敏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1.6%,增速比2018年全年提高2.1個百分點。

同期,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6.1%,增速比2018年全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4.3%,增速比2018年全年提高0.5個百分點。

陳克新指出,目前鋼鐵價格起伏不是很大,鋼鐵產銷加快,與需求加快有關。但是,未來不確定因素比較多,對行情把握不住,可能會引發價格震盪。從實際公佈數據來看,今年粗鋼產量要突破9億噸。

“今年如何嚴格實施環保政策,產量會不會受到影響等,這些不確定性的存在,都容易引起市場買賣雙方的分歧,從而引起行情的變化。”陳克新說。


北京霧霾爲何捲土重來?京津冀周邊鋼鐵產量大增,全國部分重工業增長較快


基建帶動部分重工業加快

需要注意的是,鋼鐵需求增加,導致京津冀以及周邊地區鋼鐵產量大增。

今年1-2月,河北鋼鐵產量爲3731.12萬噸,同比增長17.88%。同期,遼寧、山東、江蘇的鋼鐵產量分別爲1197.32萬噸、1845.31萬噸、1151萬噸,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15.5%、5.5%、8.8%。

相應北京霧霾濃度在提高。

1月份,北京PM2.5濃度爲52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高50%以上;2月份北京PM2.5濃度爲53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高6%。

2018年,北京市PM2.5濃度爲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1%,比2015年下降37%,大幅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儘管如此,北京仍需要降低霧霾濃度。一旦今年霧霾濃度提高,可能提前完成的工作就前功盡棄了。

魏增敏認爲,要解決空氣污染問題,發展傳統的“小大黑粗”行業是不行的,還是要加快產業升級。未來京津冀地區需要轉向高科技產業,很多傳統產業要加快向外疏解。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目前鋼鐵等重工業雖然增長加快,但是很多消費產業沒有跟上。

1-2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410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6%,2018年全年爲增長1.3%,這將促使家電等相關產業需求繼續放慢。

另外,1-2月汽車產量爲372萬輛,同比下降15.1%,手機產量爲23626萬臺,同比下降12.3%。

同時,全國商品消費增速也不高。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064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與上年12月份持平。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認爲,現在鋼鐵等需求加快,與大型基礎設施投資、大項目建設上馬有關。挖掘機是跟着工程走的,現在挖掘機產銷井噴也說明基建需求更大。

目前,經濟有好的一面,也有下行的一面。房地產的需求在放慢,從長期看,與房地產有關的鋼鐵、煤炭、水泥需求會降低。另外,消費要加快提振,這方面要儘快提高居民收入。但是,也有好的方面,今年大規模減稅,這會促進經濟平穩增長。

“實體經濟方面要加快減稅降費,減輕企業和個人的負擔,讓企業有生產活力,讓居民有收入進行消費。”袁鋼明說。

(編輯:李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