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相片
▲錦華坎坷的職場歷練,在掌潭漁村找到工作的春天,獲得掌潭社區稱讚她為全能掌潭媽媽。(圖/朴子就業中心提供)

東石鄉典型養殖漁業為生的小村落掌潭社區,多年前透過朴子就業中心協助,申請「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補助計畫,造就一位全能掌潭媽媽錦華,她從事社區服務工作,一人能包辦殺魚、刨魚鱗、煮30人份以上餐點,還送餐至社區老人手中。錦華坎坷的職場歷練,因在掌潭漁村找到工作,而讓掌潭社區發展協會願意運用產業收入盈餘僱用她。

朴子就業中心表示,中高齡婦女錦華自20歲結婚後,跟著丈夫在水上居住,因家中有兩個小孩多找兼職或臨時性工作。曾到某間工廠搬過30公斤以上的飼料,儘管一天只要工作2、3小時,卻也日日負重幾千斤;也曾出外面跟粗工師傅鋪地板。就在家中大哥離開人間,錦華不得不回家鄉照顧家人,回到人口僅一百餘戶,滿是魚塭與荒蕪溼地的掌潭村居住。

錦華回到家鄉,固定性工作機會更少,她多半協助家中及左鄰右舍的魚塭產業,任何魚塭的工作都沒有難倒她,但也因長年累積下來的身體痠痛及體力耗損,讓她漸漸不堪負荷。後來經由朴子就業中心的瞭解,錦華並無特殊專長,在職場上僅能找尋體力的兼職或短期相關工作,要找非體力工作則不易上手,但錦華卻有奮勇向上的心。

檢視相片


▲錦華從事社區服務工作,一人能包辦許多工作且親自送餐至社區老人手中。(圖/朴子就業中心提供)

透過朴子就業中心協助,推介錦華到東石掌潭社區發展協會擔任社區營造產業工作暨行銷管理人員,這工作機會原本是在協會理事長林文達向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申請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補助計畫,如今在她認真、勤奮及積極態度下,獲得協會願意運用產業收入盈餘繼續僱用她。

朴子就業中心主任高詠棠表示,透過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挹注,凝聚社區年長者共識,社區居民也願意協助社區發展產業,並將荒廢無用的土地,無償給協會使用及生產產業與商品,協會產業銷售盈餘用於社區老人及關懷服務,使之能讓地方創造生機及永續經營,也藉以增加在地就業機會,希望協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弱勢族羣,讓弱勢失業者透過參與計畫工作,獲得轉職轉業的機會,並鼓勵求職朋友從中培養再就業能力,作為重返一般職場的準備。

目前東石鄉掌潭社區在發展協會理事長林文達經營下,自籌及無償開辦老人食堂給社區老人供餐,並在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進駐下,除了改善社區環境做好綠美化,更利用多數人不要的魚鱗片製作成養生膠原蛋白凍飲,以及運用社區魚塭閒置空地與農園種植又甜又大的無毒蘿蔔,製作成港式蘿蔔糕,如今皆已成為協會的主打行銷商品。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報導

影/移民署深入嘉義偏鄉辦座談 提昇便民服務
強力吸鐵隔空取物 夾娃娃機臺主報警逮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