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古橋記憶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婺州金華,自古是商賈雲集之地。而金華的古橋,見證了這一方土地的興盛繁榮,它們古樸典雅的身姿,蘊藏着滿滿的回憶和歷史。

  歲月曆滄桑,古橋依舊在。即便踏過千千萬萬的橋,記憶最深的恐怕還是家鄉的那一座。橋上的人來人往,斑駁了石板,剝落了欄杆,唯一不變的,是故鄉的橋在腦海中留下的年少記憶。

  浙中在線APP網友@金華山道士 發帖:

  近年走訪了金華附近的一些古橋,有模樣依舊的,有路廢橋荒的,有岌岌可危的,有被洪水沖毀的,有人爲拆除的,也有似是而非的……感古人建造之不易,嘆古橋命運之不同,在此發文,與衆同觀。

  湯溪蕭家小龍橋

  江南多雨,溪河縱橫,水網密佈,古人出行,橋,不可或缺。蕭家村位於湯溪鎮西北面,北靠洋埠和鐵路,東爲西祝村,西與龍遊交界,西南爲黃堂村。小龍橋位於湯溪鎮蕭家村西面約1公里處,東西向橫跨莘畈溪,橋長75.3米,橋面寬不到1.5米,早在清乾隆年間,蕭家小龍橋還是金衢古驛道上的交通要塞,據說古時可以騎馬經過。

  時隔300多年,這座婺城區現存最長的古橋早已不見舊時的熙熙攘攘,曾經開闊的莘畈溪也激流不再,就連橋側的石刻文字都已淡得模糊難辨。如今出行便利,這座古橋既無法通車,也沒有平坦的道路與之相連,有時候一整天也未必有人來踏訪。小龍橋好似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望着靜謐流淌的河水,遺世獨立,靜默平和。

  建成至今,小龍橋經歷過多次洪水考驗,也曾在抗戰時期遭遇日軍炮轟轟炸,至今仍安然架於莘畈溪上。其間,它經歷了多次修繕,目前仍然面臨着條石局部斷裂、風化等危機。

  小龍橋是一座由條石砌成的11孔石樑平橋,由於河道變窄,小龍橋下的莘畈溪現在只流經4個橋孔,其餘7孔下河牀已經擡高,一部分生長着雜草,一部分則被開墾爲田地。

  遠遠望去,前面7孔“立交橋”與黃色的稻田幾乎融爲一體。走到橋頭,才能看到另一端碧水的景象。這樣的反差倒更讓人感到橋上風光旖旎。站在橋上,腳下溪水靜謐流淌,溪底水草叢生,小魚成羣。橋的兩側,一邊是綠樹成蔭,一邊良田連片,不遠處還能望見浙贛線上疾馳的列車。小龍橋像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你可以說它寂寞,也可以說它閒適。

  湯溪高義橋

  莘畈溪上的高義橋,就在婺城區湯溪鎮高義村,雖然旁邊新建了一座更加寬闊安全的大橋,可高義古橋的顏值卻是任何新橋不能比擬的。

  其實,在高義橋建成之前,莘畈溪上有一座塔山橋,但年久失修,成了危橋不能用。由於河牀淺,溪底沒有鵝卵石和泥沙,盡是紅巖石,每當汛期來臨,經常遭遇水災,淹沒溪邊的農田。“因爲溪邊犬牙交錯,好像蜈蚣,以前的人都覺得是蜈蚣精在作怪。”老村民說。

  後來爲了方便村民出行耕作以及到外地趕集,由本村和鄰村村民出資,於1924年建造了這座石板橋,取名高義橋。

  高義橋又叫雞橋,分水尖上有雞、鷂、鷹的形象。據說,當時建橋時,請來了三班石匠師傅。第一班開始動工的石匠根據村民傳言,在橋墩上塑造了一隻栩栩如生的公雞,以防漲水時蜈蚣作怪。橋墩底下還有兩隻鐵蜈蚣,以此來鎮住蜈蚣妖精。

  而第二班石匠師傅則心胸狹窄,他們在三個橋墩上造了老鷹,以表示老鷹捉雞,使對方不能發揮公雞降蜈蚣的能力。

  輪到第三班石匠師傅來時,對此打抱不平,心想這有損做手藝人的道德名譽,於是發揮聰明才智,在中間石墩上建了三隻鷂子。鷂子翻身蹬老鷹,制約老鷹捉雞的威風,確保公雞能鎮住蜈蚣精,防止其興風作浪,好讓石橋爲周邊百姓造福。

  解放後,高義橋經過整修,改成鋼筋水泥橋,橫跨兩岸。橋西端有牌坊式碑亭,鑲嵌《新建高義橋記》碑三尊,記載了建橋過程和捐款清單。那些爲建橋慷慨解囊的人,他們的名字都被刻在了橋頭的功德碑上,以激勵後人。

  高義古橋呈東西走向,八墩九孔紅沙岩質,橋面並四石樑,橋墩之間的橋面各用長5-6米的四塊石樑縱向平鋪,並在橋墩兩側用石栱承託,石樑側面有陰刻“高義橋”等多處題記,橋面石樑部分總長60.80米,包括兩端引橋總長應超過70米,橋面寬1.13米,橋墩寬1.70米,橋墩上游做剖水刀。

  高義橋的驚豔之處在於橋墩的尖口之上,橋墩的尖口有雌雄之分的鳳首雕飾,有展翅欲翔的動感。古橋周圍環境優美,是典型的丘陵地貌,橋下的莘畈溪送來一簾煙水,站在橋面,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臨走時,陽光灑在橋墩上,古橋頓時成了暖色調,讓人覺得溫暖。

  澧浦鎮下邵橋

  澧浦東溪西溪上有許多古橋,有的已被拆除,如毛裏青雲橋;有的被改建,如小雅畈集慶橋;有的使用依舊,如裏鄭三橋;有的與周邊環境不和諧,如任村中和橋;有的殘破荒蕪,如下邵橋。

  澧浦鎮上金村的下邵橋,單拱石橋,清代澧浦鎮鄭店村人鄭國統建造。文革時破四舊,臺階欄杆被拆,部分構件散落於附近,主拱完好,爲縱聯砌置,有券面。

  造橋鋪路造涼亭,這些在古時候都屬積德行善之舉,而三者之中,又首推造橋的難度最大,耗貲亦不菲。金東百姓自古人心向善,造橋之事,代不乏人,如清雍正六年,張應度見有男負女渡水者心非之,遂獨建鞋塘鴨卵塘村的陽端橋;清嘉慶二十五年,陸曹氏勤紡積金,建塘雅下吳村的勤積橋;清道光二十四年,沈感卿建傅村鎮山頭下村的仁壽橋……再如清代澧浦鎮鄭店村人鄭國統,他爲造橋事業傾其萬貫家財,也耗費了他畢生的精力。據光緒《金華縣誌》記載,鄭國統一人出資,一生中共捐建了集慶橋、金村橋、下邵橋、青雲橋、新亭橋、王山村橋等六座石橋,其中新亭橋和集慶橋都屬工程浩大者,而下邵橋和新亭橋則於2004年時就已被公佈爲金華市文物保護點。

  澧浦鎮集慶橋

  在澧浦鎮小雅畈村,一座古色古香的廊橋橫跨在清澈的東溪上,這就是集慶橋,全長36米,已有300多年曆史,曾是金華至義烏的重要交通要道,廊橋部分早已被毀。

  如今集慶橋重新修建,橋面鋼筋水泥拓寬過,新修建的廊橋部分是在原老石橋上重新修建而成的。春暖花開的時節,東溪邊兩岸桃紅柳綠,與新修繕的集慶橋相得益彰,沿溪還修建了綠道,勾勒了一幅美麗鄉村畫卷。

  澧浦鎮萬壽橋

  澧浦鎮鄭店村的萬壽橋,一墩兩孔石樑橋,橋面及欄杆已用水泥鋪裝,中間橋墩有翻建過的跡象。

  澧浦鎮中和橋

  澧浦東溪任村中和橋,建於嘉慶十五年,兩孔石樑橋。

  澧浦鎮中正、鹹贊、普安三橋

  裏鄭村,澧浦鎮東北角的一個古老的村落,迄今已有800多年曆史,羣山環抱,一條東溪將村莊分爲南北二半。黃賓虹的二妹黃乃耐出資興建的中正、鹹贊、普安三座小石橋,現已被列爲市級文物保護點。

  現在,遠遠望去,石橋靜靜地躺在東溪上,在巍巍青山掩映下,繪成了一幅最美的山水畫。迎着斜陽,走在歷經滄桑的古橋上,聽着潺潺流動的東溪水,呼吸着清涼甜潤的空氣,尋得一絲古樸中的靜謐。

  長山鄉東村橋

  婺城區長山鄉橋多井多,但大多已經湮滅在歷史長的河中,北宋時期建造的東村橋是鄉里現存最早的古橋。東村橋看上去非常不起眼,可它卻是目前金華最古老的一座石橋,在橋面上還刻有橋的名字和它的建造時間,始建於宋朝,也就是說距今有900多年曆史了。

  這座金華最古老的橋爲三孔石樑橋,全長8.90米,橋面寬1.92米。兩根橋柱呈八字形豎起,與橫樑隼卯連接,形成八字撐架結構,以增強橋柱的穩定性和抵禦水流的衝擊,其間架石樑爲橋面。柱頭上蓋一塊巨大石樑,就是橋墩,再在橋墩上鋪好石板,就成了橋。

  整座石橋造型簡潔,雖體量不大,但用材厚實,橋面石樑側面刻有“宋癸酉元祐八年六月徐宅建造記旦”題記。東村橋結構科學合理,施工簡便且牢固耐用,至今保存完好,是研究古代橋樑類型及其發展演變的重要實物例證。

  在那個年代建造這樣一座造型奇特的橋並不容易。根據《長山村志》記載,東村橋每塊條石重量都在一千公斤以上,石料要從五公里以外的南山採集,運輸全靠人力扛擡,難度可想而知。

  1933年,這座橋曾被洪水沖毀,村裏人按原貌進行修復,只換了兩塊支架腳石,兩塊橋面條石,其餘均用原來的石頭進行重建。2006年,東村橋被列爲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東村橋周圍曾是滕氏住宅區,所以它也叫作滕家橋。以前,住在東村橋邊可謂風水寶地,而且東村橋連着長山二村和三村,在沒有造新橋之前是交通要道,村民每天買菜購物大多得從橋上過,所以每天都很熱鬧。如今,橋頭人家都已搬走,只留下空蕩蕩的老房子守着這座古橋。

  塘雅鎮鵲尾橋

  金東區塘雅鎮含香村的鵲尾橋橫跨薌溪,相傳爲“劉秀逃難此處,喜鵲搭橋相救”而建該橋,它連接着含香老街的兩頭,也曾是通往金華市區、義烏等地的要道。如今這古橋經過重修依然能通行。

  鵲尾橋,三墩四孔石樑橋,草龍抱鼓石,蓮花望柱。東側一孔已被填土,橋西連着留憩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