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很顯然我們已經可以用現代科技代替他們的手工過程,拋開歷史保護因素,人文情懷,是否還有存在於當下的意義,固然所有事物都有它的意義,但是對於資本社會來講呢?


瀉藥。

文化的東西你能用技術來弄,就不叫文化了,搞個書法的AI,寫出堪比王羲之的字,這字能值錢么?

文化的交換價值不取決於事物本身體現的效用,比如文化人的偷能叫偷么?文化人的嫖能叫嫖么?資本主義生產的矛盾在於社會化大生產與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矛盾,生產商品的總價值總是高於生產形成的消費需求(發的工資),它不斷產生過剩資本,這不就得靠一些文化來幫著消費過剩么?所以啊,工業黨的思維還是太naive。


小夥子,別著急,當某種東西需要保護才能苟延殘喘時,不是說它沒有了存在於當下的意義,也不是說它仍有存在於當下的意義,而是說它存在的意義正在慢慢消失,介於有意義和無意義之間。任何事物都是有生有滅的,但從生到滅總需要一個過程。人類的需求是不斷更新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都是如此。我們今天看來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在古代人看來不過是個新鮮玩意。

很多本應該在歷史上自然淘汰的東西因為某些人為的因素(人文情懷啊,官方保護啊)而得以保留,這說明人類社會的各方面需求正處於一種由舊變新的轉型期。

很難想像,再過一萬年,人們還會屁顛屁顛去看老中醫,去找風水大師。

假設題主所謂的「保護」是給某些東西穿上了一件黃馬褂。。。

黃馬褂是啥?稀缺、珍貴、象徵等等。。。

如果這些稀缺性參與到資本運作中,題主覺得他們存在於「資本社會」的意義是什麼???


任何存在與它存在的形式沒有絲毫關係。

因為喜歡所以保護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說手工的東西就一定比科技和機器做的好,而是說為了保護文化的多樣性。

設想一下,如果不保護這些技藝,那麼多年之後,所有的東西都變成了「流水線」上生產的產品,大家都是一樣的文化,沒有差異。那我們不也就變成了「生產線」上的「罐頭人」了嘛。

所以,保護非物質文化,保護的是文化更深層的意義,並非手工的東西多麼多麼好。而且,這種對手工的尊重和對「工匠精神」的尊重,也可以增加我們的民族凝聚力,對科技的發展也是有推動作用的。

(個人觀點,如有不妥之處,請指正!)


我說說我的觀點。我先問問你,人類社會存在的終極意義是什麼?明白了這個問題,你就會對很多問題包括你這個問題都不難解答。注意,我這裡說的不是國家,而是比他生存時間更長,概念更為寬泛的人類社會存在。這裡我先說明,我總結了一個觀點。以這個觀點為依託,來反思你這個問題就可以得到一種答案。

我認為,人類誕生以來,人類的精神和物質世界的追求,無論是各種哲學或者是宗教等,或者避世出家,居世隱者,世俗政權等。看似他們都是社會個體或集團做出的某種基於利益的選擇,為了延續自己的個體或集團的某種目的地的延續。但從人類存在整個歷程來看,他們都不自覺的為人類文明的延續和存在嘗試尋找著最佳的保存方式。這是生物基因中對生存的渴望進化為生物種群對自己進化與發展的潛意識。

所以,無論物質還是非物質的文化。作為文明的組成部分,它們是無價的。然而為什麼畢加索的畫那麼貴?僅僅是審美嗎?僅僅是炒作嗎?不只是。裡面也包含了物質文化的易存性。資本社會的目的是什麼呢?從終極意義上來講,不停的追求享受?讓整個人類都有錢嗎?假如整個人類社會都有錢了?這又有什麼意義呢?享受能享受多少呢?錢只是手段,那目的又是什麼呢?不是我說的又是什麼呢?然而資本社會的具體資本,從短期或者長期來看都是逐利的。他們有短視的行為。他們也有投資盲區。同時也受到交易成本的限制。而偏偏非物質遺產在其存在形式上有很大的投資不確定性。或者是投資時間太長,風險太高。或者是這種遺產易存性有問題,導致保護成本太高。至於你說的現代科技製作取代手工製作。你現代科技的製作一般來說都是複製,局面傾注的人類思想和個體精神已經很少了,缺乏靈魂。而這,人們是可以感覺到的。以上。說的比較亂,但我相信你已經能明白我想說什麼。希望能對你有啟發。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象徵性意義,也許在於讓我們知道過去,了解過去,並且通過籍著這份了解,來正確對待如今的社會,更合理的發展這個社會!
被保護和能賺錢並不矛盾吧。熊貓雖然被保護,但熊貓帶動的相關產業可以賺大錢啊
題主說對資本主義社會沒有意義是否是說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能帶來資本收益呢?如果是的話那也是錯誤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能促進旅遊業發展而且更重要是一種精神上的傳遞。雖然在短期內並不一定帶來資本收益,但是從長遠角度看任何經濟的增長或社會形態的轉變都可以看成一個精神的發展,而保護文化就是保護這樣一個精神的發展,進而促進社會發展,那麼怎麼能說它對資本主義社會沒有價值呢。
啥叫意義?你的問題問的是價值(用途)吧?如果談意義,哪么一切都是有意義的,就像你吃的前面九個餅,沒有基礎的積累不會有最後一個飽了。當然這種意義更多的是發展史的意義。不過所有的「發明」不都如此嗎?看看人胚胎的發育你就知道了。
就手工藝人來說,雖然可以機械代替,但是代替不了手工品的內在價值與真正的美感!最近舌尖3很火,第一集有一個手工打鍋的,如果見識過真正的手工製造,真是為之嘆服,使用上幾乎也是一輩子了,不必考慮塗層等問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