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546  

2010年夏天回台灣的時候,在師大旁的政大書城發現一本規格有點特別的書,《記憶的隱味》。書不厚,但卻比一般常見的25開本大本。書型瘦長,夾在一排標準尺寸的書中,像個鶴立雞群的高個子。忍不住便抽出來翻閱。全彩印刷的封面上,墊在微皺報紙上的紫紅色小番薯片與粗糙質感的黑糖塊組合成了懷舊的況味。一見鍾情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有時候的確可以"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封面的色澤氛圍以及書頁與手指的契合度都再再說明了這本書應該要跟我回家。

這本書便是我和高山直美的初邂逅。「隱味」兩字充滿日式淡泊悠遠的禪意,卻也引出了我無盡的饞意。每篇文章都不長,書頁上大量的天地留白彷彿是留給意在言外的餘韻去沈澱。不嘩眾取寵也不浮誇,只是淡淡的說著一些記憶裡的事,一些嚐過就忘不了的味道。也許是童年夏日的一甕酸梅、媽媽特調的「螞蟻龐斯」、或是在南國小島某戶屋檐下躲着午後雷雨時吃的魷魚乾。一篇文章配上一幅跨頁的全彩照片,完整了每段回憶的光暈顏色與嗅覺觸感。文章下緣附上的食譜,僅以寥寥數語描述步驟,無須偏執地精準測量材料的多寡或烹調時間的長短。高山直美的食譜像孩子的遊戲,雖有基本規則,卻允許更多自我發揮的空間。讀過之後也忘不了這本書,一直很想讀作者其他的作品,卻受限於語言而飲恨。直到最近,台灣出版社終於接收到我向宇宙下的訂單(要是可以直接向出版社下訂單不要這麼迂迴就好了),出版了另一本高山直美的作品《餐桌上的點點滴滴》。立刻網路下單,奢侈地跨海快遞到手中。

書封裡的作者介紹這樣寫著,說曾任餐廳主廚的高山直美目前是專職的料理家。其實我一直不是很清楚料理家的工作內涵究竟為何?負責開發新食譜,或是替餐廳設計菜單?《餐桌上的點點滴滴》這本書似乎讓我稍稍偷窺了一些料理家的日常生活。本書的主題是高山家每天的飲食日記。每一天有一兩張的照片或是極簡插圖配上料理作法解說,再加上短短兩三句的工作/生活日記。書中照片有別於一般食譜書籍,並不刻意裝盤或追求光線構圖的唯美,反而非常平實地照下餐桌上真實的景況。有時候只是簡單的烏龍麵,有時是外帶的燒賣便當。並不營造出瑪莎史都華式故作隨意的高不可攀。有些照片失了焦,有些照片光線暗淡,作者解釋因為太急於要吃飯,有時也顧不得重照了。這本書完全投我所好,讓我可以盡情一窺他人的餐桌與日常飲食。裡面沒有什麼講究的杯盤或擺設,卻充滿了生活味,但生活味卻不等於隨便,日式的美感充盈其中。

我需要先怦然心動地整理一下我家多餘的雜物才能達到那境界。所有的物品都是真正喜愛的物品,就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有品味的生活感了吧?

IMG_0637IMG_0641

IMG_0644IMG_0645  

這道紅蘿蔔湯是從書中學來的,只是按照個人喜好以及手邊現有材料做了些調整。

紅蘿蔔刷洗乾淨,不削皮,直接切成大塊狀。倒入稀釋後的高湯,約蓋過紅蘿蔔的一半即可,加一片奶油與些許黑胡椒和海鹽以小火慢慢燉煮直到紅蘿蔔軟爛為止。用湯匙把紅蘿蔔壓成小塊。加入瀝乾水分的豆子罐頭。這次使用家裡現有的利瑪竇,啊不,利馬豆(Lima Bean),據說纖維含量很高。另外加入一些切丁的火腿。原本的食譜使用的是義式香腸,還要放入蕃茄糊。既然冰箱裡已有味道相當好的火腿,我便直接替換。而以少許高湯文火慢煨出來的紅蘿蔔湯清甜到讓我不捨得加入蕃茄糊來破壞這絲清美,故直接省略。不削皮的紅蘿蔔甜得不可思議,谷先生數度質疑我在湯裡偷加糖。我第一次知道放了大量紅蘿蔔的湯可以煨出這樣的好味道。火腿丁替偏甜的濃湯多增了一絲鹹香與咀嚼口感的變化,但不放也可以。這道湯品的溫醇相當俱有療癒效果,烹調過程散發出的香氣讓我對種植紅蘿蔔的農夫先生充滿感激。

我決定不客氣地收下這道食譜,把它添到我的comfort food名單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