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缺文化,但是如何把文化提炼?特色小镇成功要归功于区位?

「我们用了18年做了一件事,就是在文化旅游这个产业链里面深耕!」在2018年1月24日,SMART度假产业峰会上赛博旅游文创联合创始人、公司执行董事谢翅对文旅产业生态的本质与内核提出了他的看法。

拈花湾的成功是体系的成功

过去的20年,中国旅游市场经历了从1.0时代观光游、2.0时代度假游到如今3.0时代文化游的转变。

观光游阶段,景区比高、比大、比全,旅游产品及服务模式化,游客消费单一的三大特征直接导致了从业者的2个噩梦一是旅客停留时间不超过四个小时;二是除门票外的消费不超过50块

灵山胜境就面临著这样一个状况:虽然灵山胜境是中国5A级景区、佛教文化主题的标杆项目,但它的客流量增速正在走下坡路。

在拈花湾之前,已经有四期重资产的产品投入:一期灵山大佛、二期九龙灌浴、三期梵宫、四期无印坛城。然而前四期的发展模式并不是很清晰,虽然承担了政府的功能,但也需要变现。

如何把重资产变现?

如何让每年将近三百万的游客,不要只待四个小时,而是留下来住几晚?

如何让游客来了还想来?

这是拈花湾最早的初心。

对此,谢翅认为,拈花湾的成功是体系的成功。能真正把客户留下来,让客户永远牵挂、来了还想来的,是生活方式,即项目的内容。

文化需求与盈利模式相结合

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提供了一个无限的想像空间和机会,正是一到周末所有城市核心区的高速都在拥堵的状况才有了文旅的未来。

拈花湾地处长三角,有很多业界朋友会把拈花湾的成功归功于区位。

不过,谢翅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在长三角地区,类似于像拈花湾这样的远郊大盘有一万个;像乌镇这样的中国水乡小镇有一百多个,而乌镇、拈花湾它们的成功,依靠的是内容。

从一期的灵山大佛到如今的拈花湾,佛教主题为主的佛文化始终伴随左右。

然而,拈花湾在构建文化体系时考虑到:由于佛教太普众,佛文化和消费业态相关联时候难度非常大,于是他们进行了衍生,提出了禅意主题。佛文化+度假=禅意生活方式,和每一位都市焦虑人群渴望回归的心态息息相关,抵达了「挑剔」游客的内心。

从佛到禅是拈花湾走向精准定位的第一步。

产品和内容才是核心

在江苏,拈花湾没有大山大水,风景的优势不是很明显,那么它又是如何吸引人的?

对此谢翅说到:拈花湾做的是极致的创新迭代和服务,做小而精的美,把建筑的美,园林的美,景观的美,客栈的美,产品的美做到极致,吸引客人留下来。

从2015年11月15号开园到今天,最早的时候,拈花湾吸引游客去的是建筑美和园林景观美;三个月不到,拈花湾就在迭代自己,跟沙岛合作了2.0版的互动体验和禅行活动;第三次迭代则在鹿鸣谷,一个真正禅修的方式。

谢翅特别提到了苔藓。当地的农业专家告诉他们,在拈花湾这块土地上不可能有大面积的苔藓生存,但谢翅他们并不认同。

「我们认为苔藓这个植物最能代表禅意风貌,我们的小镇是会呼吸的,不是建起来的,而是慢慢长起来的。我们希望用建筑园林的景观,用每一个语言向我们的游客,传递我们的小镇是自然生长起来的,是有禅意的,所以我们死磕苔藓。现在拈花湾的苔藓无处不在。」谢翅说。

文化的落地表现在方方面面,从景观、园林,到小的节点。在拈花湾转角遇到禅,无处不在的场景和氛围的营造成为拈花湾打动游客,让游客参与进去,愿意再来的核心。

中国不缺文化,但是如何把文化提炼,如何把提炼出来的文化跟营利模式、商业、建筑、园林、景观等每一个业态息息相关才是核心。

文化不是体验出来挂在墙上,文化一定要落地变成商品。把文化转化成生产力,我们才有能力传承我们的中国文化。

——谢翅

免责声明:

文章中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路

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