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取关键词

在接到LOGO设计需求时,首先要跟需求方沟通并确认,能够达成共识的设计关键词。

关键词可以从产品属性,核心理念,应用场景,用户群体,情感传递等方面提取。

明白品牌到底想传达什么,这一步很关键。在完成关键词提取之前,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双手,不要打开PS就开撸,那样会导致方向不合理还盲目的陷入细节,最终沦落成天天被改改改的美工。

2. 脑爆LOGO形式

a.产品名字的首字母/一个字

一个文字或者一个首字母作为LOGO主元素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地表达APP的应用属性及其核心业务,更简单实用,易于推广。打开你的手机,不出意外的话,至少会有几款APP的LOGO是产品名称的首字母或者产品名字中核心的一个文字。以一个文字作为LOGO的:支付宝,豆瓣,淘宝,知乎,字里行间,虾米,等等。

b. 产品全称

LOGO也可以是产品名字的全称。这样做的优点是:简单粗暴,加深用户对产品名称的记忆,不需要对抽象符号二次加工。比如:得到,简书,小红书,一言,有道,美团,等等。

c.体现产品核心功能的图形/符号

以体现产品核心功能的图形为LOGO主要元素,优点是:用户第一次使用时,通过图形能够预判这个产品是干嘛的。比如:VSCO,摩拜单车,百度地图,微信,Foodie,蜗牛阅读,等等。

d. 产品名称的形象

比如:猫眼电影,logo是一只瞪著眼睛猫;企鹅FM,是一只带著耳机的企鹅;印象笔记,是一头大象。

3. 确认配色

颜色对于一个LOGO来说也相当重要,它承载著针对用户群体的情感传递,以及品牌认知。设计师在LOGO配色环节围绕著前期确认的设计关键词进行,会使自己的设计更有说服力。而不是根据个人喜好去定义LOGO的颜色。

4. 打磨细节

确定了LOGO的形式和配色后,接下来就应该「陷入细节」了。LOGO巧妙的细节处理,会让人对他们的产品提升好感度。

在LOGO设计中,常用的协助精确图形轮廓和细节的工具,是黄金比例。从公元前的古希腊,黄金比例就开始被广泛应用,无论雕像和建筑,而记载资料中最早应用这个比例的人是古希腊学者建筑家维特鲁威。现在这种方式更多的运用到LOGO设计,版式设计或者工业产品设计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