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10-12案的投票結果空間分佈,我們來看14,15案的同意比率是否也有地區差異

我們首先可以觀察到,比率高的大多位於沿海地區,山區的同意比率較低。其中北高兩地有明顯的深色區域。

但我們仍然可以看出兩者在結果上有些許的差異,第14案的深色區域相對破碎,顯見同意比率高的地區相對少。

第14案討論的是以民法(法律)去保障同性婚姻,第15案討論的是屬於同志教育的部分,兩案的性質上還是有所不同。

由此結果可以讀出,雖然此兩案皆未通過公投過關門檻,社會大眾對於同婚與同志教育的同意程度有所差異。這也是值得去反思的!畢竟不管公投最後執行的成效如何,公投都是名副其實的大型民意調查。

本篇文章的討論建立在公投的開票合法與合理之上,不考慮各地傳出不合理的投票過程與開票方式等......外力因素。

如果我們將各鄉鎮市區的同意比率進行熱點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果:

 

分析結果中,熱區的範圍與邊緣比較沒有太多明顯的差異。然而冷區就有些許的不同,第15案的冷區範圍較小。

由於此兩案的同意比率比不同意比率來的低,不同意比率的空間分析可能更能突顯各地區對於此兩案的觀點。

後續有機會再來跟大家分享此兩案不同意比率的空間分佈!或許會有更清晰、有趣的發現。

 

 

未完待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