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關於H2展望,Q3指引,營收持平,略增2%的原因?是否包括專利授權?

A:i. 產能利用率已經很大,不能再增長,現有產能已充分挖掘。全年預期高個位數增長。

ii. 考慮往年,Q2表現最好。

iii. 手機業務有價格壓力。

iv. CIS、memory、MCU等正在經歷技術節點的轉移。

今年不期待營收高增長,但有信心實現盈利承諾。

Q2:價格壓力?28nm HKC、HKC+的具體內容?

A:8寸的價格穩定,供不應求。

12寸方面,28nm產能過剩。我們需要支持客戶技術轉移,從65nm、45nm向28nm轉移。另外保證28nm之外的產線運行,以保證全局盈利。

Q3:全年高個位數增長包括技術授權收入?

A:是的。

Q4:關於14nm。客戶導入指什麼階段?14nm以後的規劃?

A:客戶導入的定義:發布首版PDK,工藝達標、客戶評估階段。

手機市場驅動工藝節點從28nm向14nm遷移。移動設備、無線連接、4G、LTE、5G領域存在客戶需求。另外,14nm產品將覆蓋AI、ioT、工業自動化領域。

規劃方面,14nm之後,有8nm-4nm節點。第二代FinFET將基於客戶需求、公司內部產能、參照行業標準(使用PPAC標準:Power、performance、area、cost)、公司長期成長。

Q5:下半年細分市場?業務展望?

A:客戶需求穩定,我們沒看到下降。我們將基於多樣、成熟的技術,拓展應用:模擬、電源、BCD、高壓驅動、CMOS、內存、MCU、ioT。目前過渡階段,期待客戶更大需求。

8寸方面,產能短缺。12寸方面,ioT,CIS保持高需求。

Memory,尤其NOR flash需求下降,這部分,我們將加快工藝節點轉移。

Q6:今年CAPEX?CAPEX長期規劃?

A:今年CAPEX 23億,用於新技術R&D用新設備和建設fab。Foundry市場SMIC僅佔5%,客戶需求遠高於此。我們根據客戶需求匹配產能。三年之內,CAPEX規劃相同。

Q7:Q2獲得研發補助的金額?

A:今年R&D開支增加。Q2,R&D/銷售額=20%。Q2獲得研發資助1900萬,全年1億。

Q8:下半年,28nm對營收的貢獻?

A:28nm正在客戶導入。全球28nm產能過剩。目前,我們不急於推動28nm最大產能,旨在平衡28nm和其他節點。今年,28nm營收保持低個位數增幅。

Q9:考慮HKC+市場導入,明年28nm是否加速至兩位數增長?

A:考慮全局毛利率。不急於導入大量HKC+。

Q10:EUV光刻機的使用規劃?何時投產?

A:不評價設備。我們購買設備沒問題,根據實際需求使用。

設備使用遵從公司策略PPAC。EUV可以實現減小面積和成本,將用於更先進節點,具體用途有待討論。

Q11:Q2營收低於長期指引,2019的趨勢,產能?

A:天津,北京,深圳,上海有fab,上海1廠專註FinFET,明年小幅放量。天津專註8寸,儘管市場產能緊缺,但受限於設備,2019產能不會下降。12寸維持現有產能。總體產能不會降。

Q12:2019年產能增長具體值?

A:無法給出。12寸廠:上海研發fab,15000片/月,北京一期50000片/月,二期JV目前已利用一半產能,剩餘明年填充。

Q13:8寸和14nm是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A:公司產能需和技術能力匹配,目前,需要建fab,買設備,明年不期待高增長。28nm全球產能過剩,FinFET產能基於客戶需求。產能上不會大幅增長。保持穩健增長即可。

Q14:新技術規劃?22nm?

A:22nm和28nm都是長節點

28nm方面,HKMG工藝不是瓶頸,問題在於全球產能過剩。其他機會:AP、RF、高壓驅動、eNVM。充分利用產能,縮小與龍頭差距。

22nm方面,我們產品中有22nm工藝。已完成技術開發,但是需要根據客戶實際需求導入,並考慮SMIC 28nm全局規劃。

Q15:14nm對營收的貢獻?

A:正與客戶設計新產品中。2019後半年,會有少量產品面市,屆時,14nm將影響營收。

Q16:14nm和28nm比較?

A:兩者是不一樣的技術。28nm,22nm HKMG是平面工藝、高性能、低功耗。FinFET面積小、性能更高、功耗更低,壽命更長。

另外,取決於主流移動應用轉變。若14nm價格合理,28nm向14nm的轉移將更快。PPAC和成本優勢很重要。

Q17:R&D開支後幾年持續增加嗎?

A:R&D開支基於營收、毛利率考慮。目前,第1代FinFET技術增速,R&D開支會增加。第2、3代不需要新設備,R&D開支目前看不出。

Q18:貿易戰的影響?

A:影響很小。SMIC在全球IC市場佔比小。SMIC是國際企業,會平衡海外和國內客戶。不評價具體設備和材料,目前沒有問題,我們會謹慎關注。

Q19:不考慮專利授權營收,Q4營收會下降嗎?

A:Q4情況尚不清楚。

Q20:產品組合對毛利率的影響?

A:所有fab情況一樣,8寸產能滿載,產能緊缺,對毛利率無影響。毛利率的影響來自12寸。28nm產能過剩嚴重。需平衡45nm/55nm和28nm產品組合。

Q21:28nm毛利低於平均?

A:是。

Q22:2代FinFET採用14nm工藝?1代、2代FinFET的區別?

A:2代FinFET的定義:功率降低40%,速度提升30%,面積減少50%。14nm之後的技術節點5-10nm。根據客戶需求和公司核心結構決定第2代FinFET。

Q23:SMIC的14nm的競爭力是什麼?

A:基於28nm HKC+的標準,我們定義14nm一代FinFET的性能:速度提升50%,功率降低70%,面積減少50%。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