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對於我來說,就像陽光一樣,它觸手不可及,但是我需要。趙雷的《理想》裡面有句歌詞:理想你今年幾歲,你總是誘惑著年輕的朋友。我想理想應該不分年齡,理想就是對

美好生活的嚮往。而每個階段的我們都在為著美好的生活,努力著,努力著!


理想的層次比較多元。

用《一代宗師》里的說法,理想可以分為三重: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就是為了自己的得失成敗,見天地,就是為了天地的法則,實現仁義,博愛;見眾生,大概就是到了一個無我的狀態,大概是佛與菩薩的境界。我們大多數人,都出於見自己和見天地的狀態。

昨天看《開講啦》比亞迪,李書福的演講,他說到發展新能源,是為了改變對於石油的過度依賴,為了維護經濟安全。我認為這就是見到天地的一個狀態。他自己也說,錢,對他已經不重要了。

人為什麼需要理想呢?因為需要活下去。更好的活下去。

谷歌的理想是「輕輕一點,看到世界」,IBM的理想是「改變世界」,78的理想是能夠讓更多留守兒童的父母,這一群在漂泊的都市裡的候鳥,有一天能夠找到一個好的創業機會,回到家鄉,創建美好家園,我們的理想是「讓你的生活更美好」。

有了理想,人會更好,商業也會更好。

但是理想的層次,決定了發展的格局。

我媽的理想是,讓自己更瘦一點。

驢子的理想是吃,所以他被騙著拉磨,所以他活下去。

未來屬於心有天地之人。

以上。


理想,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字眼,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不吝筆墨對之謳歌讚頌。理想對一個國家、民族和社會的發展,對個人成長都有巨大的作用。

理想的內容十分豐富,可以從不同的層次進行劃分。按照性質,可以劃分為科學理想和非科學理想、崇高理想與庸俗理想之別;按照主體,可以劃分為個人理想、集體理想和社會理想;按照內容,可以劃分為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職業理想和生活理想等。凡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理想,是科學的理想;凡是不符合或違背事物發展規律的思想,是非科學的理想。我們所說的有理想,是指科學的、崇高的理想。

理想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目標的嚮往和追求。理想是人們前進的巨大動力,指引著人生前進的方向;理想是凝聚人心、團結奮鬥的精神支柱,也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理想是戰勝困難、奪取勝利的力量源泉,也是人生進步的力量源泉。

每個人都應該有理想追求。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燈搭,是我們人生奮鬥的目標,一個人如果沒有理想,生活不僅失去方向,而且會黯然無光。


成功的道路不是僅有一條,只要我們選擇好適合自已的發展方向,就能到達成功的彼岸。教育的本質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因材施教是適應教育發展而生的。

社會需要人才發展特長,避開弱點。雖然兔子學不會游泳,但是只要訓練它跑得比狼快,就可以逃脫狼的追殺。李彥宏為百度的CEO,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專業分別攻讀信息管理和計算機科學。

畢業後把創業方向定向於搜索引擎,針對自己的優勢把百度打造成為家喻戶曉的門戶網站。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全面發展,多一種技能夠讓他們在社會上更好立足。韓寒作為一個問題學生,他不僅在文學上有所作為,而且在賽車比賽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雖然他選擇了輟學,但是他在社會上也學習了很多知識。我想他的父母應該感到很欣慰,因為他們的孩子在舞台上很優秀。現實生活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比爾.蓋茨之所以今天能夠成為世界首富,就是因為他選擇了自己了解偽項目進行創業;姚明之所以今天在火箭隊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就是因為魯迪教練因材施教的安排和布局;菲爾普斯之所以能夠在北京奧運會上拿下八金,就是因為他的教練看中了他胳膊和腿長的身體優勢才帶他訓練游泳。

教育本應該因材施教,才能培養出適合社會的人才。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培養出三千弟子,七十二賢才。孔子作為我國古代偉人的教育家,對不同的受教育者施以不同的教育模式。

他對回答其弟子提出的同一個問題都做到了因人而異,可見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由來己久。因材施教讓孔子的弟子和賢才對中華文化起到了積極的貢獻,讓孔子名揚海外。

路有很多條,只要我們選擇對了方向,就能到達成功的彼岸。不在乎一定要模仿小鴨子去學游泳,只要因材施教,我們也可以逃脫狼的追殺。

關注社會,以小見大。時評是對社會與時政發表評論的一種特殊的議論文(面對的是真實的情境,召喚的是真實的判斷)。通常的說法,時評即時事評論,包括國際的和國內的,國內時評主要是關於時風的評論。

所謂時風,既可以指一個時代的風氣,也可以指一個時期、一個時代的風氣、如國風、黨風、政風、官風、民風、行風、學風等。時評的興起,正在改變著社會的輿論生態。人們通過關注社會、關注生活,更多地參與到公共事務中來,民間的聲音日益壯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