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所說:「天下之人,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鍾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


死,並不可怕

  他們身上背負起數十斤炸藥,臨行前問他:「你真的要去嗎?」
  「沒關係!」他堅定地笑說:「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兄弟!拜託你了!」
  這一羣義無反顧的人,在說出這一生中最沉重、也最輕鬆的一句話,便冒著槍林彈雨,衝向來自太平洋的侵略者,敏捷地鑽進那些坦克底下,燃點引信,然後,轟的一聲,完成了他的任務。
  死,其實並不可怕。

敢死,因為不公平!
  這片段,是來1974年電影《英烈千秋》的一幕。
  八年抗戰期間,張自忠將軍被日軍圍困於南瓜店,他率領國民革命軍奮力抗拒,直至彈盡糧絕,仍執大刀與日軍血戰,視死如歸,最終壯烈成仁。
  看完了這一幕,我不禁開始反思,「死士」為甚麼能有這麼大的決心。當我嘗試代入他們的時代背景、遭遇,我漸漸發現,其實死士本來並非真的特別勇敢,他們的「敢死」,只是一步一步地走過來的。
  一切的原因,就是因為「不公平」。

一命換一車,值得!
  當時,中國軍隊的裝備,遠遠及不上日軍精良,面對一輛輛的坦克,步槍、手榴彈能發揮甚麼功用?然而這不足以讓人視死如歸。
  但當一個人,親眼看著敵人佔領了我們的家園、土地,對我們的民族侮辱、蔑視,而身邊的戰友、家人,一個又一個死於敵人之手,心中必然生地憤怒、仇恨之情,要向兇手報仇,要向仇人拼命!這不是個人的仇恨心,而是「國仇家恨」!
  但是實力太懸殊了,敵人也太多了,我可以怎樣?
  下一刻我很可能死於敵人的槍下,我能否死得更有價值?
  為了要在「不公平」的戰鬥中扳回公道,所以終於出現了「死士」。

不想死,但應該死!
  這一刻,當「死士」真的不難,轟一聲之後,責任已了;而活著的人,仍要繼續堅持,為理想、為公義繼續戰至最後一刻,決不可以放棄。
  死雖然容易,但「死士」其實並不想死;他們的死,是為了讓更多人可以得救。  故「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如能明白此心、此理,則雖背起數十斤炸藥,仍可堅定地笑說:「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時值辛革命百年,謹將部落格改名為「大刀抗戰志士」,向為中華大地壯烈捐軀的志士致敬!


張自忠將軍  

張自忠將軍是八年抗戰中,以上將、集團軍總司令身份陣亡的唯一一人,
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所有犧牲軍人中軍銜最高者

 

韋雙翎的生活點滴」部落格內列出的全部文章均為原創。 

歡迎引用,轉載請保留本博客名稱及鏈結http://ntnuteenage.pixnet.net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