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小吴哥之后,Simao的tuk tuk载着我们,驶向大吴哥 ( Angkok Thom)

“吴哥”一词解作城市或都城,而“通”(Thom)一字则解作“大”,全名有“大城市”的意思,故被人称为“大吴哥城”。

大吴哥城地形呈正方形,被护城河环绕,占地近 9 平方公里,是国王 Jayavarman VII 所建的国都,也是吴哥文明光辉时代结束前的最后国都。据元朝使节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所形容,十三世纪末年的大吴哥城到处繁华热闹,建筑物金碧辉煌,较当时元朝的城市也毫不逊色。

大吴哥城共有五道城门,门上四面皆刻有佛像,门外两旁是长长的一排石像,本身已是著名的景点。大吴哥城内散布多处吴哥遗迹,较著名的有巴戎寺(Bayon Temple)象台(Elephant Terrace)、疯王台(Leper King Terrace)Phimeanakas 和 Baphuon 等。

这一篇,让我们先欣赏巴戎寺--探索国王的微笑 

吴哥城南北两门及胜利门可行车,多数旅客都会从吴哥城南门入城,我们第一天参观小吴哥之后,便是从南门进城的,而隔天看完女皇宫等景点后,便是从北城门进城的,相较起来北门显得较为冷清。

Angkok Thom 南城门
 IMG_1007  

通往城门须经过护诚河上方的桥梁,桥的两侧分别是善恶神像,照片左边一排是微笑着的善神石像,右边一排则是面带凶相的恶神石像
(善神像与护城河”合影”)
IMG_3342  
 
护城河景像 (iphone拍摄,经调色)
IMG_3384  
 
拍过几张照片之后,回到笃笃车上,向吴哥通王城(大吴哥)出发!拜访微笑的高棉--巴戎寺
巴戎寺位于Angkok Thom的正中心,笃笃车进城门后一直走大约十分钟左右就到啰
IMG_1199
 
Bayon Temple 巴戎寺跟其他吴哥的庙宇一样,它的中心屹立著一座特别高的佛塔,象征著宇宙的中心。

巴戎寺内共有佛塔 54座 ,佛塔四边都有一张佛面,面容全不相同,但全都面露微笑,像向游人发出友善的微笑,故有“微笑高棉”的称号。相传这些佛像都是以建造者 Jayavarman VII 的面容为基础加以打造。亦有传中心49座宝塔塔尖刻的是四面佛陀的神像,分别代表佛教中的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加上东西南北及胜利门的五座国王塔,象征著国王统领著当时吴哥王朝的54个地区。

巴戎寺的建筑较吴哥窟晚了约一百年,其间吴哥王朝饱历内忧外患,直到五十岁才登基的 Jayavarman VII 把国家推向另一高峰。这国王是一位佛教徒,固兴建的寺庙跟其他印度教庙宇有很大分别,但围绕中心一座“山”(较高的塔)而建的基本格局不变。

IMG_1202  
巴戎庙分三层,象征著地狱、人间、天堂,而四面国王像因为均在最上层(天堂),故均略带微笑,所以才被称为微笑高棉,该国王也被称为微笑国王。要爬到上层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在下层休息时往上看的微笑国王就长这样(中暑二人组一直在找阴凉的地方歇著)
IMG_1015  
休息了好久之后,我们终于爬上天堂了~哈哈!
 
IMG_3353
 
每尊佛像都呈现出不一样的神态,每个眼神笑容都不一样,体现当时工匠的鬼斧神工
IMG_3352
 
IMG_3350  
 
有人说能够与微笑国王鼻尖碰鼻尖拍照会带来好运
前文提及第一天还没逛完吴哥窟已经中暑,于是首访巴戎寺的我们忘了要与国王碰鼻尖,
于是第二天我们特地再爬上去,只为跟国王”合照”,柠檬深信幸运已经跟著来临了
IMG_3404  
 
从”天堂”走下来的女神!(请问要多不要脸才能说出这番话呀?)
IMG_1210  
”女神”离开天堂后,走出巴戎寺~
再次跳上tuk tuk车,大口大口的喝著矿泉水......下一站向著巴本宫(巴普昂寺)出发!
在游访巴本宫之前,还有一件最令人关心的事...游览吴哥之午餐吃甚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