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族過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還有河畔嬉戲、男女相會、插柳賞花等民俗活動。三月三的習俗,唐宋時期仍在盛行,同時這個節日也是未婚男女出遊踏青的日子,亦被稱爲中國的情人節。那麼少數民族地區呢?

  一、爲何說三月三是情人節

  三月三別稱上巳節,因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而得名,也稱元巳。由於每年的三月上巳都不固定,但又都在三月三日前後,爲了好記,魏晉以後統一將上巳節定在三月初三。

  據傳說,上巳節這一天是伏羲、女媧交合造人的日子,直到今天在一些地方還有“三月三”祭祀伏羲女媧的習俗。這說明上巳節的產生最初當和人們祭祀神靈、祈求生育子嗣有關。

  三月三這一天最初也是青年男女相互交往,談情說愛和衆人遊樂的日子。並從三皇五帝以至禹湯,這個符合節氣的傳統,都承續古制將三月上巳這個習俗延續下來。

  周朝時雖然已在儀禮中嚴格規定了婚嫁六禮,但爲了人口的繁育,仍規定了上巳會男女的儀禮內容,以此順應天時節令,使適齡男女都能有家有室,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由於天子的倡導和禮法的規定三月上巳成爲一個盛大的節日,而未婚嫁的青年男女更是節日的主角,他們自由尋找或約會情人。官方給了“三月三”情人節一個法定的地位。

  從此,“令會男女”成爲“三月三” 節日中最重要的內容,讓青年男女相會,自由挑選意中人,談情說愛,順應了氣候和人體生理髮育的自然節令,也有利於人類的自身生產。

  二、三月三是情人節的習俗

  宋以後,對婦女特別是未婚女性和婚姻的禁錮日益嚴重,禁止女性與陌生男子接觸說話,外出聚會找情郎這樣的事更是難以想像。在這種背景下,“三月三”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環境。

  到了近代,漢族地區“三月三”的活動漸漸消失,它的情人節功能也最終被人遺忘。只有西南少數民族如白、苗、瑤、黎、壯等,仍然保持了“三月三”這一節日風俗。

  至到今天,這些少數民族都以“三月三”爲“談愛節”、“情人節”。舉行歌會,對歌、拋繡球,狂歡終日。夜幕降臨,河岸邊燃起堆堆篝火,男女青年飲酒對歌,跳舞狂歡至深夜。

  如北方太行山下的姑娘有“三月三,桃花浴”的習俗。山東濟南有“三月三,相親千佛山”的活動。這些都是“三月三”做爲中國最爲古老的情人節的習俗。

  我們雖然已看不到古人的定情物和結情的場面,但是卻有着無數的情詩和情歌,足以讓我們享用不盡。但在一些少數民族,至今還保留着三月三賽歌會的習俗。

  由此看來,做爲情人節,“三月三”要比“七月七”悠久得多,典型得多,合理得多。將“三月三”做爲中國的情人節,無論從節日文化內容來看,還是從現代中國人的心理認同感來看,都是既順禮俗又符民情的一項舉動。

  三、少數民族三月三的節日習俗

  而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在農曆三月三這一天,許許多多的靚男少女成羣結隊對歌定情,互贈信物,幽會密林深處,這場面和歐美國家的情人節僅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壯族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說愛。相傳爲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

  拋繡球主要是娛樂,也作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夥子時,就把繡球拋給他。碰彩蛋是互相取樂承歡,亦有定情之意。歌節是民貿的盛會,也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

  侗族,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布依族,於節日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

  瑤族的三月三爲紀念這位民族英雄,人們把這天取名爲三月三,又名“乾巴節”。姑娘和小夥子們則相約到寨子邊的荒山上、樹林裏對歌、玩耍、談情說愛。

  三月三”苗族情歌節,村寨的青年男女都會齊聚於此聯歡,因此“三月三”情歌節不僅是村民祭祖團圓和親朋好友敘舊延情的節日,更是村寨青年談情說愛的美好日子。

  總之,三月三上巳節自先秦至唐十分繁盛,唐以後,三月三上巳節的習俗逐漸淡出。從宋元時代開始,漸漸不顯,筆記史料和文學作品中都表現了一種追古慕古的情懷。與此同時,寒食、清明、上巳三節呈現合併,到現在僅剩下清明節。各位看官,你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贊、評論、收藏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