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江湖兒女》

兩槍擊碎了一個時代下的江湖

引 ·. 告別江湖

金庸先生已作古

他可能已化身為耶律洪基

與蕭峰一同在塞外馳騁

也可能化身為田伯光

和令狐衝來場刀劍比劃

或乾脆化身為康熙大帝

讓韋爵爺講故事給小桂子聽

謹以江湖告別江湖

江湖路遠,山高水長

江湖人留給江湖一個背影

而江湖則無非是一個時代的消遣

時代指定一些人該有個活法

就攢出了一個江湖

當時代想要這些人換個活法的時候

江湖就成為了回憶中的傳說

有人放不下舊日的恩怨

有人還惦記往昔的輝煌

好久不見,你去哪兒啦?

江湖

江湖在什麼地方?

我指給你看

1 ·. 江湖遊戲

江湖就是個圈子,大家在圈子裡有共同的價值觀,秉承一個信條,行成了一套叫做「江湖規矩」的遊戲規則,並且在這個江湖裡進行遊戲。遊戲的賭注可以是名利、可以是女人、還可以是生死。

「規矩是人定的」,而人是會變的。在個人需求和發展與傳統的規矩相抵觸時,大多數人都會說出這句話,以此來挑戰傳統。人的變化是遵從時代的,政治課上講「這叫歷史潮流和人類發展的客觀規律,任何逆歷史潮流而動的人或事物,都註定消亡」。

影片開始,賈樟柯就把江湖規矩擺了出來。鏡頭跟隨著趙巧巧(趙濤飾)清點人頭一樣的視角,展現了一個聚集在麻將館裡的江湖,能坐在這張桌上大家一起打牌的,就都算是自己人,也就是江湖人。當巧巧落座在斌哥(廖凡飾)身邊時,江湖恩怨就此展開。而大哥就是要出面講規矩、斷官司,給出個有里有面的化解恩怨的方法。這時的江湖規矩是「義」——以關二爺為代表的忠義。先立規矩,再做江湖遊戲。

老賈雖然不太守規矩,但是也懂規矩,這是那個時代江湖人的準則,即便不賣你斌哥的面子,可對著關二爺就不敢說假話——再葷的人也會守住這個底線。斌哥在這場戲裡是靠江湖地位撐起的面子,調停的事端,保了一方江湖的安寧。這和《教父》里馬龍白蘭度坐在案前,一邊擼貓一邊平事的做派是一模一樣的。

然而拳腳不長眼,刀槍不留情。斌哥鎮守一方、看似風平浪靜的江湖,實則是暴風雨前的寧靜。長江後浪推前浪,斌哥想要取代二勇哥,成為大同本地真正的地下王;籍籍無名的愣頭青,想要取代斌哥,也要坐坐皇冠;而時代想要把這個陳舊的、生活在英雄夢和武俠夢裡的江湖給碾碎,並用新時代的江湖取而代之。

(廖凡這一個很細節的眼神,大哥的孤高,「你們幾個算什麼東西」的內心獨白,一閃而過)

站的高度不同,視野不同,決定了意識形態和境界的不同。二勇哥雖身在江湖,可早已不想多過問江湖事,生意上賺大錢,趟平財路,照顧家人,再自娛自樂地欣賞一下國標舞——這是坐在山頂、笑看風雲的心態。斌哥對出人頭地的執著,是別人比不了的,這也可能是他拼到這個地位的原因,但這也是讓他陷入江湖紛爭的原因,有人看著他眼紅,有人跟著他混飯吃——這是脖子架在刀口下的活法。還有更多的茫茫人海中的路人甲,他們可以是《古惑仔》里銅鑼灣眾多玩兒火機的背景小弟之一,也可以是《投名狀》里被坑殺的俘虜之一,還可以是《無間道》里喝了韓琛壯行酒的小弟之一。他們只是不想站在社會食物鏈的底層,想要反抗,尋找一鳴驚人的機會,不計較代價是否為生死。所謂「拳怕少壯」,年輕人會賭上一輩子跟你拼這一把,而只有成長後,才會意識到代價的慘重。

(《97古惑仔戰無不勝》里,陳浩南給學生代課那段,說的就是這些)

江湖水深,暗流涌動。二勇哥的死就是一個信號——江湖要變天。加上斌哥自己被傷了一條腿,後浪已經等不及要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時代在更替,斌哥也意識到,只是在他眼裡機遇要大於風險,好不容易爬上了這個位子,他捨不得自己手裡面把握的江湖,牌局剛剛輪到自己坐莊,還沒有撈個痛快怎麼能走?大同在經歷大變革,要破土動工,除舊立新,江湖也不例外。而如果跟著巧巧去新疆,那就等於提前告別了江湖,顯然,郭斌的江湖夢還沒到要醒的時候

(這裡面點了一下搞工程開發的黑幕,地頭蛇的營生)

抽著雪茄,開著皇冠,以及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的任性。然而莊家剛開始準備回收籌碼的時候,閑家散戶就掀起了桌子。這段街頭械鬥,廖凡下車亮的幾下子,不禁讓人聯想起他在《師父》里的苦練,招式乾脆利索,拳拳到肉。都是從街上混出來的,沒點本事怎麼當大哥?

但郭斌為什麼被淘汰?因為時代變了,江湖規矩變了,守規矩的人少了。郭斌守著規矩,留著底線,不下狠招,不拿槍,這不是江湖恩怨,不至於要命;不過可畏的後生們則是帶著傢伙,奔著拿命來的。江湖不是沒了,只是變得更殘忍了。

(暴力的圖就不放了,就放一個比較喜歡的帶血皇冠的圖吧,大哥的皇冠是要付出血的代價的)

2 ·. 承上啟下的兩槍

危難時刻,巧巧搭上了自己。鬧市鳴槍示威,巧巧知道需要承擔多大責任,但為了郭斌,她覺得值。下車前還會有掂量一下的猶豫,但下車後,巧巧的表情就只剩下堅毅(趙濤這段的表情和眼神都足夠硬)。巧巧一共開了兩槍,第一槍是控場,她要震懾住對方,救下斌斌,而第二槍則是接受命運,既然現有的生活已經被自己親手犧牲掉,那就用決絕的一槍,來個華麗的告別。

影片中一共有三處相同的鼓聲處理,第一處是片頭的大同全景,從鼓聲引入麻將館裡的《將軍令》——讓人聯想起「黃飛鴻」那個時代的江湖,這是一個時代下江湖的開端;第二處則是巧巧鳴槍後,一聲聲愈發沉重的鼓聲,這象徵著郭斌代表的江湖時代的落幕;而第三處,是在結尾,郭斌黯然離去的時候,時代告別了一個陳舊的江湖,江湖告別了一群陳舊的人。

趙巧巧出了獄,才算正式入了江湖。當巧巧因為郭斌想要主動融入江湖時,江湖並沒有對她張開懷抱,而當被迫做了犧牲和妥協,被動地捲入江湖浪潮中後,嗆了幾口水,才知道江湖並不是供人玩耍,嬉笑打鬧的派對泳池,而是隨時能把人吞噬的凶濤怒浪。

影片以巧巧的出獄為視角,展現了時過境遷和物是人非。千里迢迢去找郭斌,不是想給後半生一個保障和著落,而是想給前半生一個交代,她想證明自己沒有跟錯人,深情沒有被辜負。如果付出的沒有結果和價值,那麼她又如何證明曾經存在過。

她似乎被一群人共同編織的情義謊言所欺騙,又悲劇地以此作為自己的準則,可她下定決心為這一準則不惜一切代價時,才發現身邊與她有著同樣價值觀,能夠認可她的人已經不在了,這是巧巧的悲哀,她在追趕江湖的腳步,而她所追趕的江湖又被時代拋棄。

接受自己的悲劇命運是很難的,尤其是到了四目相對時。郭斌和巧巧都在不情願地接受命運,郭斌要接受江湖大哥夢和生活境遇的落差,巧巧則要接受「一往深情餵了狗」。關於郭斌是否真的背信棄義,這個值得商榷,從旅館一夜的對話中,個人認為這是郭斌為了與巧巧一刀兩斷,不拖累而故意為之。大哥已不再是大哥,大哥的女人卻依然可以是大哥的女人。

我們習慣於站在受傷害的女性——這一弱勢角色出發,給予同情和憐憫,可郭斌身為男人的痛苦也不見得比巧巧少——他的痛就是江湖被時代傾覆和碾壓的痛,是變革的痛,再硬的骨頭也會被碾成渣。

你知道

一個男人

身上沒有一分錢

心裡是甚滋味

你知道

我走出監獄的一剎那

沒有一個兄弟來接我

我心裡是什麼滋味嗎

我過去的馬仔

坐著賓利 耀武揚威

我心裡是甚滋味

就像之前巧巧在大同勸他離開大同和自己一同去新疆一樣,郭斌永遠捨棄不下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東西。不離開大同,是他不願放棄未來那個隻手遮天的自己;不回到大同,是他捨不得告別自己曾經輝煌的赫赫戰績。看到希望的人,想要活在未來,看不到希望的人,則更懷念過去。

曾經說一不二的漢子,跪在時代和命運面前,衣衫襤褸,只想討一口吃食——就像星爺的《武狀元蘇乞兒》。而他命運悲劇的根本原因是,他雖然跪著卻一直心裡都藏著一把刀,他不服,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心服口服地跪著呢?目露凶光,攥緊懷裡的匕首,剛要起身,又被命運一腳踹倒在地,他也許會重複無數次這樣的過程,直到命運能夠下一狠腳,把他的刀踩掉,然後郭斌再選擇用牙齒去撕咬。

3 ·.沒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廖凡的戲,在郭斌不行了的時候,才真正把底子拿了出來。

當一個角色落魄至此,哪怕他是個窮凶極惡的罪人,也會得到觀眾的一些諒解——他得到了教訓和懲罰,他已經喪失了反抗和傷害別人的能力,當初那個跪下的他,現在已經站不起來了。所以,即便是他仍然對這個世界冷眼相看,對身邊的人惡語相向,我們都會把那理解為一個弱者想要刷存在感的一種寂寞,他還不想承認自己就這麼消亡,就以這種方式被時代拋棄,以這種方式告別他曾經生活過的江湖。

而巧巧則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江湖兒女——一個用不在江湖的心態去審視江湖的江湖兒女。在她的江湖裡,沒有複雜的恩怨和利益糾纏,她試圖在江湖中留下一片桃花島或者白駝山,留給故人一起喝醉生夢死的地方。她在「不義」中奉行「義」,用「無情」守著「情」。

你要如何面對一個傷你最深的人?巧巧的答案是以德報怨。她把對戀人的「情」演變成了對兄弟的「義」,因為她已經試過從「江湖大哥」的身上索取兒女情長,卻未能如願,但她知道大哥永遠都會記得江湖道義,所以她選擇了後者。

輸給老賈的賭局最後一役,讓給斌斌這一輩子的江湖生涯畫上了一個蜷縮起來的褶皺句號,這褶皺是歲月蝕刻的蒼老和血氣方剛的傷疤,而褶皺當中又挾裹著一些生活的泥沙。老賈「十年不晚」的報仇,對於斌斌來說不會造成太大的創傷,因為這些年來,他經歷的屈辱遠不止於此。強弩之末一般地提起「當年勇」,此時的斌斌就已經不再是好漢了,更像是一個玩遊戲賭輸了玩具的孩子,已經不是當初就不要再想當初了。斌斌對於江湖的愛,死了。

山爭大哥在片中的客串,與丁嘉麗、張譯、張一白的人物相比,更有重量。一個騙子和一個囚徒的邂逅到私奔,聽上去是一對亡命情侶的浪漫故事,可賈樟柯終究沒有在片子里給出明確答案。克拉瑪依的小賣部老闆,也許給過巧巧一個江湖大哥都不能給的純粹愛情世界,讓巧巧能夠跳脫出「世上只有斌斌一個男人」的誤區。所以,戴在巧巧右手中指的那枚戒指,到底是戴給斌斌的,還是戴給山爭的,這就是一個開放答案,個人也不知道更應該站哪個答案,因為斌斌握著巧巧的手時,一開始巧巧是不拒絕的,直到他碰到了巧巧的那枚戒指。巧巧的愛情,也曾經為了另一個人而存在過,不過卻也死了。

斌斌可能把人生中最後的骨氣,留給了已死的愛情。在麻將館的日子裡,他存在的意義不為別人,而是巧巧。當發現巧巧的愛情已經不屬於自己時,他拒絕了「兄弟」的同情,選擇自己走完人生的最後旅途。可巧巧最後也不會明白,為什麼用了一輩子,已經身在江湖的自己卻仍然留不住一個曾經在江湖的男人。

你血灑入江,我泛舟游湖。

我不棄男兒,你不惜烈女。

結 ·. 自己的江湖

如何算是真正理解了江湖?

那就是活出自己的江湖。

小時候

江湖是一個個英雄傳說

酒肉在左手

刀劍在右手

長大後

江湖是一段段兒女情長

天涯在左手

紅塵在右手

後來啊

江湖是一座座鄉間茅屋

耕牛在左手

扁擔在右手

而現在

江湖是一曲曲時代驪歌

青絲在左手

白骨在右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