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覺寺位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的青龍鄉。昭覺寺在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爲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堪稱川西第一禪林。仲春的一日,我們悄然走近了昭覺寺的日常,走進了寺廟的過往。

  昭覺寺沒有售票窗口,是個開放的宗教場所,遊客並不多,能看到的人主要還是居士和佛教徒。整個寺廟非常清淨,真的可以給人以“清修場所的”感覺。這裏原本是漢代眉州司馬董常的家宅,宅號“建元”。唐朝貞觀年間,爲振興佛法,董常家宅改爲寺廟,稱建元寺。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唐禪宗曹洞宗傳人休夢了覺禪師擔任建元寺方丈,改寺名爲昭覺寺。

  昭覺寺在唐代至明代一直保持很好,但在明末戰爭時曾遭到嚴重的破壞,直到1663年才得以重建。整個重建過程前後持續了十幾年。清代的昭覺寺在鞏固中國禪宗佛教與藏傳佛教之間的關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寺院曾派遣高僧到西藏地區進行交流,後來,藏傳佛教大師甚至被派遣到昭覺寺做住持,寺院內至今還有房舍爲當時藏族僧侶所用(如今,仍然時有藏地僧侶來昭覺寺進行交流佛法)。

  1917年3月,四川軍閥二師師長劉存厚攻擊滇軍羅佩金、戴戡部下,朱德、周官和寡不敵衆,退避昭覺寺。寺院因清淨之地保護了朱德等人未被發現。朱德回到雲南後委託周官和請書法家顏楷書寫“應世人間”四個字製作成牌匾,贈送給昭覺寺。近代畫家張大千也曾在昭覺寺住了4年,研究繪畫藝術,不少的珍貴手跡至盡仍保留在寺院內。

  新中國成立之後,慈青法師擔任四川省成都市佛教協會會長,並選爲四川省人大代表。文,革時期,昭覺寺曾受到破壞,寺院內建築被毀壞,佛像佛塔文物法器同樣被毀,寺院土地也被徵用。

  到了後期,寺院被重新交給中國佛教團體管理使用,在各方面的支持與幫助下,包括大山門、八角亭、天王殿、地藏殿、觀音閣、御書樓、韋馱殿、藏經樓、五觀堂、石佛殿、普同塔、先覺堂等殿堂樓亭都得到了重修。還重塑了部分佛像,修復了衆多佛經書籍、佛教法器及文物。

  1991年5月21日,昭覺寺重建後的大雄寶殿進行了開光儀式,大雄寶殿內供奉着三座佛像,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及釋迦牟尼佛。佛像兩側塑有佛侍者阿難和迦葉像,大雄寶殿四周塑有十八羅漢像。同時昭覺寺成立了昭覺寺管理委員會,制定了宗教活動、文物保護、財務收支、安全衛生等各種規章制度,使寺院生活更加得到保障。

  原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隆蓮法師曾經寫詩讚嘆昭覺寺:常涕流血處,千古衆香城。難化萇弘碧,如聞杜宇聲。心長七年短,恩重一身輕。日暮春風裏,黃塵撲面生。

  如今,昭覺寺在川西地區仍然是一個較有影響力的佛教禪林聖地。給我們的感覺,昭覺寺和四川其他四川寺院相比,更爲接地氣,這裏看到最多的人不是遊客,而是佛教徒和清修居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