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凱風

  來源| 公衆號“國民經略”

  2018年,全國出生人口1523萬人,相比前一年少了200萬人。人口出生率爲10.94‰,比上一年下滑2個千分點。

  來看看各省的情況:

  東北地區繼續墊底,京津滬以及江浙等發達省市,出生率不及全國平均水平,就連一向以“最敢生”著稱的山東,2018年的出生率也初現了下降。

  山東人不敢生了,京津滬和東北低迷,只有廣東相對強勁,這說明了什麼?

  01

  出生率排行:

  海南最高,山東下滑,京津滬低迷,東北墊底

  這是2018年全國各省市的出生率排行:

  不難看出,除去港澳臺,在已公佈相關數據的省份中,海南、青海、廣西等省份出生率相對較高,去年排行第一的山東滑落到中游,而京津滬以及江浙等發達地區都相對低迷,而東北地區則是繼續墊底

  同時,與2017年相比,不僅全國出生率有所下滑,而且全部省市的出生率都在降低。

  其中,降幅最大的當屬山東,從17.54‰直落到13.26‰,下滑4.28個千分點。

  總體來看,人口出生率在區域上的分佈呈現兩個極其鮮明的特點:

  一是經濟越發達,人口出生率相對越低。出生率排名靠後的省份,大多數都屬於發達地區,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等等。

  這背後的解釋是,經濟越發達,受教育水平越高,觀念就越進步,社會保障體系就越發達,養兒防老的必要性就越低。同時,發達地區生育成本過高,因此父母傾向生育更少的孩子,而在既有的孩子身上付出更多的投入。

  這個規律,世界皆然,日韓、歐美等國家都深受生育率下滑之困。

  二是過去計生政策執行越嚴的地區,人口出生率相對較低。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江蘇、四川均是過去獨生子女政策執行最爲嚴格的地區,其出生率均低於全國水平。

  02

  山東生育率爲何下降?

  全國各省市出生率,下滑最多的當屬人口大省山東。

  2017年,山東出生率高達17.54‰,位居全國之首,是排名最低的黑龍江的三倍左右。一時間,山東獲得全國“最敢生”省份之稱

  然而,到2018年,山東出生率從17.54‰大降到13.26‰,下滑超過4個千分點。

  受此影響,2018年,山東出生人口從174.98萬直接滑落到132.95萬,比上一年的增量整整少了42萬。這一下滑幅度超過其他省份。

  究其原因,可能是過去山東計劃生育執行相對嚴格。隨着2016年全面二孩放開之後,被壓抑的生育意願得到釋放,山東表現亮眼。

  然而,到了2018年,隨着生育意願釋放殆盡,山東多地二孩出生人口大幅下滑,這就導致山東出生人口出現下降。

  即便如此,山東12.36‰的出生率,仍舊高過全國大半省份。與山東接壤的另一人口大省,河南的出生率僅爲11.72‰,而與山東相距不遠的江蘇出生率更是不足10‰,僅爲9.32‰,低於全國水平。

  這可能與山東的經濟文化有關。

  一方面,山東受傳統儒家文化影響較深,養兒防老、兒女雙全的觀念大有市場;

  另一方面,山東區域經濟相對發達,經濟發展相對均衡,房價相比其他沿海地區更加合理,生育成本相對合理。

  即便如此,山東生育率大幅下滑,正是全國生育率下滑的重要縮影。

  03

  廣東爲何這麼強?

  一般而言,經濟發展越強勁,生育意願越低。

  這方面,廣東是個例外。

  2018年,廣東出生率高達12.79‰,不僅超過河南、四川等傳統人口大省,而且,遠遠超過同屬一個經濟層次的江蘇,後者僅爲9.32‰。

  如果與北京、上海和天津相比,廣東的出生率高出更多。2018年北京出生率僅爲8.24‰,上海爲7.2‰,天津只有6.67‰,僅相當於廣東的一半左右。

  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一個原因是廣東經濟發達,外來年輕人口相對較多,這些年輕人的存在,不僅使得廣東的老齡化率排在全國末位,還提升了廣東的人口出生率。

  另一個原因是,以潮汕爲代表的粵東地區,向來都有較強的生育傳統,加上宗社制度保存相對完整,這又增加了當地應對生育政策的彈性空間。

  所以,一直以來,廣東的出生率都高過全國平均水平,也與其他發達地區形成鮮明對應。

  強勁的人口出生率,加上強勁的外來人口吸引力,使廣東成爲全國人口結構最健康的地區之一,養老金富裕量穩居全國之首,老齡化率在全國處於墊底水平,這又爲經濟提供了強勁支撐。

  這是最爲良性的發展模式。

  04

  東北爲何常常墊底?

  與廣東相比,東北三省是另一端的典型。

  這三省,不僅經濟增長水平在全國持續墊底,而且人口不斷流出,老齡化躍居全國最高水平,經濟的長遠發展不免受到影響。

  而且,這三省的出生率在全國處於較低水平。

  2017年,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出生率分別爲6.49‰、6.76‰、6.22‰,都處於全國最低水平,僅爲全國出生率的六成左右。2018年數據尚未完全公佈,但遼寧從6.49‰下滑到6.39‰,其他省份恐怕也不樂觀。

  東北身上有諸多矛盾之處。這裏既有發達地區的特性,諸如城鎮化率高、人口受教育比例高,又有落後地區的特性,比如經濟低迷、人口外流。

  東北地區,城鎮化程度相對較高,這是其老工業基地的歷史決定的,過去東北地區國企衆多,受教育比例和城鎮化比例都相對較高,自然這些地方的計生政策執行也就相對嚴格。

  另一方面,隨着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老工業基地優勢不復存在,沿海經濟、外貿經濟以及互聯網經濟、高新科技接連崛起,東北在這幾場城市變革中都未能抓住機遇。

  近幾年來,東北人口持續外流,年輕人“出走”現象相對嚴重。這自然而然會拉低當地的出生率,同時擡升老齡化率。

  以遼寧爲例,2018年遼寧65歲以上的老人佔比高達15.17%,而其0-15歲人口占比僅爲10.96%,老齡人口遠遠超過幼齡人口,這標誌着遼寧已經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相比而言,廣東的人口結構就好得多。

  2018年廣東65歲以上人口占比僅爲8.62%,0-15歲人口占比爲17.18%,人口結構相對健康,堪稱青春無敵。

  05

  幾個結論

  生育率下滑,既是文化現象,也是經濟現象。

  其一,出生率下滑,年輕人口減少,而老齡人口增多,將對房價造成影響。人口是決定房價的根本因素。年輕人越少,未來接盤的人就越少;老齡人越多,對於資產投資的保守型就越強。如果人口減少,那麼對於住房的需求必然銳減,房價的長期支撐就不復存在。

  其二,到年輕的城市去。東北地區由於出生率下滑加上人口外流,養老金早已入不敷出,發放已經成爲問題。而廣東則是出生率強勁加上人口涌入,人口結構十分健康,不僅養老金富餘資金冠絕全國,而且對經濟發展形成強大助力。

  只有這樣的地區,纔有活躍的創業創新精神,纔有樓市等資產的長期繁榮,纔有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

  (本文轉自公衆號“國民經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