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甲骨文,金文:宗教文字

甲骨文起初作為占卜文字,用鑿子刻在龜甲上,圖畫性強,縱列,等間距排列

商周時期出現金文,主要是鑄在金屬上,也有鑿刻而成,圖像性減弱,演變成筆畫

第二章 篆書:政治文字

秦朝出現篆書,多刻於石上,並徹底形成了:

  • 筆畫:粗細均一,擺脫了圖畫性(因此更像是一種設計符號,區別於後世的書法) -> 從宗教神祕記號到語言文化的過渡
  • 字界:每字一格 -> 每個字重要性均等;形成漢字審美:筆畫多的也要收束與字界內,筆畫少的要撐起字界。

《石鼓文》秦統一前篆書典範;《泰山刻石》統一後小篆典範

此時筆墨尚為刻字的標記工具,在竹簡上的書寫和刻字不同,從楚簡,秦簡到早期漢簡,都是逐漸發現「書寫」的過程。

第三章 隸書

篆書後誕生了隸書和草書

古隸:東漢,除碑刻以外的石刻。「放大在石頭上的竹簡,木簡」:常有拉長的豎線帶有模仿毛筆簡書的痕跡,刻法筆畫粗細均一(與八分體的波磔相比;刻法稱為筋刻法),如《石門頌》,字體雖是八分體但由於使用筋刻法,仍然分類為古隸。

是過渡期的文字,古樸稚拙

第四章 漢朝碑刻的兩種隸書

傳統上的正書體是篆書,漢人努力使隸書成為新的正書體

書寫的成熟使得石刻字體也借鑒了書法的筆觸:八分體隸書:

  • 字形擺脫篆書的長形,為方形或者扁平
  • 橫水平,有波磔(即右端的長尾)-> 暗示了運筆角度,力度和速度

此時書法和刻法的先後發生轉變,刻法嘗試在石頭上再現書法(草書與隸書都來自於漢簡,見《居延漢簡》)

三國時期的石刻「慘不忍睹」,因為石刻兀自發展,而不是參考書法

第五章 書聖王羲之

草書:橫上揚,點畫省略

行書:草書繼續省略,起筆-行筆或者行筆-收筆的二折法

王羲之創始成熟的二折法,並且萌生了三折法,其表達內容上也多細微情感

提到其子王獻之,草書更為連貫,有多字連綿,和三折法的發展密不可分

第六章 北朝石刻

紙上文字和石上文字有各自的發展歷史,期間相互滲透。六朝時期,紙上文字完全擺脫了隸書,行書草書全盛,同時石刻也找到了刻行書於石上的方法,最終發展出楷書。

六朝時期的石刻顯示了從隸書到行書的刻法的發展,直到《爨cuan4 龍顏碑》首次出現橫畫向右上傾斜,還原行書

以《牛橛造像記》為代表的《龍門造像記》,使用三角刻法漸多,尤其是筆畫轉折處削去一角,而運筆的三折法更為明顯,最終影響紙筆書法,形成楷書。

第七章 初唐楷書

楷書三大名品:虞世南《孔子廟堂碑》,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褚遂良《雁塔聖教序》

楷書被稱為漢字的典範:書法和刻法得到了統一,也是最晚形成的人為大字體:三折法吸收了甲骨文,金文的描法和刻法,篆書和隸書的節奏感,還有行書草書的二折法

此後迎來了迎來了一人一字體的小字體時代(如如此中二)(初唐前難以辨別個人風格:匿名時代)

第八章 狂草

孫過庭《書譜》的草書每個字都是分隔開的(獨草),到盛唐和中堂,出現了幾個字都連寫的狂草!!!代表人物是張旭和懷素

三折法是狂草的基礎,並由此發展出了運筆頓筆相間的多折和一筆書!!!

狂草的節奏感和力量對比將書法變成了有戲劇感的表現形式

第九章 顏真卿

此時三折法已經成熟,筆鋒,文字構成已經定型,取而代之的是筆觸的複雜化

特點是生動融會貫通,寫楷書也失去了緊張感(「狂草的楷書」)如《送裴將軍詩》,隸草行楷統一於狂草,然而也被人批評是「醜怪惡札之書」。

代表作是三篇草稿:《祭侄文稿》,《祭伯文稿》和《爭座位文稿》。早期《多寶塔碑》 被評為惡俗,但有之後三稿雛形:筆畫基調較粗,起筆收筆轉折有力所謂蠶頭雁尾,鉤較為放鬆

第十章 北宋三大家

蘇軾,黃庭堅,米芾,也有說法是北宋四大家,加一個蔡(蔡襄或者蔡京),但是這兩個人難以和前三個人相提並論所以就算了。

和經典的王羲之《集字聖教序》相比,這三位的特點是筆觸波濤洶湧,筆畫伸縮隨意(三折法限制了運筆的長度,無限延長則無聊)字形,結構和排列大小傾斜不規整(就像我的字一樣 smirk)。

偏旁高低不一 -> 字有流動感,將之前的均等平衡美學引入了不穩定的紀元!

蘇軾《黃州寒食詩卷》悠閑從容;黃庭堅《宋風格詩卷》多折法,筆觸橫飛;米芾《蜀素帖》較為沉重得體(蘇黃推崇顏真卿,而米芾稱顏「真便入俗品」)

三人書法帶有戲劇性,反映了作為一個階級的文人趣味

第十一章 元代諸家

趙孟頫《玄妙觀重修三門記》,鮮於樞《透光古鏡歌》等字帖般毫無生氣:

  • 知識分子不敢表露思想,中立的教師立場最無害
  • 印刷術發展,影響書法
  • 大眾文化成熟,文字普及,對規整有更高要求

元代後期的章草:有隸書遺風的草書

出現飛白(毛筆刷的筆觸)和條幅(豎軸,此前多為橫捲軸 -> 原為木簡的書寫空間變成了石碑)

元代書法有多樣性,一方面復古以對抗外來文化,如出現隸書的波磔,王羲之的二折法,唐代的三折法和狂草等,另一方面也受到西域篦子書法和北魏北方書法的影響

第十二章 明代諸家

明代否定元朝,繼而繼承了宋朝三大家:沈周和文徵明的骨格橫畫似黃庭堅,吳寬似蘇軾,李應禎類米芾上疏下密

同時弱化折法,而筆觸更為多樣(祝允明《前後赤壁賦卷》中有前所未見的筆觸複雜度)

徐渭《青天歌》幾乎到達了繪畫式的結構

第十三章 明末連綿草

董其昌的草書雖連綿,但自然淡泊,字之間的連續出於書寫的需要,而不同於後世連綿草(實為行書)有意識地連接字,書寫其間的連接並將其置於與其他筆畫同等重要的位置:脈絡和筆畫同等重要,界限模糊:

王羲之的草書是貴族書法,楷書是國家字體,行書是宋朝大眾文化發展下的士大夫字體,而在明朝得以固定下來,成為士大夫階層的日常字體,終結了王羲之的精英主義。

縱向的長條幅成為主流:線性的敘事被一覽無餘的畫面代替(昔日董其昌在《行草書卷》前半行書後半草書,斷不能寫於長條幅上)。

第十四,十五章 清代諸家,書法的解體和自立

揚州八怪:折法解體(節奏的消逝),繼續探索筆觸的可能(金農《餌菊詩》),筆觸被結構代替(八大山人)

打破了過往的諸多規則,筆觸超越書法變成了新的語言(考慮近代西方繪畫對於筆觸的態度轉變);然而書法獲得的無限自由也意味著不自由,因為一旦筆觸的組織,折法的拼搭和筆畫的模擬失敗了,書法就會淪為線和形的遊戲

隸書回歸:楷書象徵權威,草書象徵瓦解,連綿草是山河日下,隸書則是鞏固統治的企圖(沒有借古諷今,完全沒有)。也出現了毛筆篆隸(折法消逝,回歸折法出現以前的篆書和隸書)

清朝書論,北碑南帖論(儘是考據,一副大清藥丸氣象 )

第十六章 明清篆刻

印刷術的發展簡介促進了印章的發展

印與字的區別在於有無邊框所侷限的空間。

漢章多用陰刻(白文),字肥筆畫直;唐代多為陽刻(朱文),字瘦筆畫彎曲。明清開始有朱白混雜,並且字體也逐漸靈活,最終兩者之間的差別只在於顏色了。

清末民國,印的邊緣也有所殘缺甚至消失 -> 印向字的轉變(樸素的Logotype?)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