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民眾普遍的刻板印象,中高齡族羣不再是詐騙集團眼中的唯一肥羊!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 2017 年的統計顯示,國內詐欺案件嫌疑犯計 2 萬 5145 人,網路詐騙已成為新興主流,由於網路與電信的使用者多為年輕人,國內詐騙案件的嫌犯及被害人主要年齡層集中於 18-39 歲,分別佔將近 74% 及 60% ,明顯形成「年輕人騙年輕人」的犯罪型態。

2018 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看來,在網路上以各種假網站、假帳號做為詐騙工具的案件越來越多,其中未滿 30 歲的年輕族羣躍升詐騙被害人之首,佔 46.4% !

為與年輕族羣對話,特別找上深受年輕族羣喜愛的 HowHow、白癡公主、蔡哥擔任今年的資安大使,以近期常見假網站、假帳號之詐騙形式為主軸拍攝《防詐神探》短影片,鼓勵用戶看完短影片,完成破案測驗就可下載任務貼圖。

檢視相片

(圖片取自 LINE) 完成破案測驗就可下載任務貼圖。(圖片取自 LINE)

檢視相片

網路上假網站及假帳號的詐騙情況越來越普遍,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2018 年上半年警察機關受理詐欺案件共 1 萬 2155 件,其中以 LINE 作為工具從事詐欺的案件佔 556 件,被害人屬性以男性佔 62.4%、年齡「未滿 30 歲」佔 46.4%,教育程度為「高中(職)」佔 47.1% 較多。

內政部長徐國勇表示,「免錢的最貴,千萬不要貪小便宜!除了貪小便宜的心態,好奇心和愛心也相當危險,如果有疑問,一定要多確認,警政署有 165 反詐騙專線可以撥打詢問,但千萬不要在與歹徒通話中按 165 ,先掛斷通話後再撥打才會連接到真正的 165 專線,請務必小心。」

如何辨別「假網站」、「假帳號」

檢視相片

左:綠盾牌為真;右:灰盾牌為假。(圖片取自 LINE) 左:網址有 linemobile 纔是真的;右:網址中不相關文字是假的。(圖片取自 LINE)

檢視相片

除了以上詐騙模式外,要求用戶將訊息分享給更多好友才能領取貼圖或優惠券,或是要求加入陌生帳號,都有可能是危險陷阱。請用戶以「不分享、求證確認、檢舉」防詐三步驟保障自身及其他用戶的權益。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科技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科技新聞資訊

請聯繫上報生活編輯 林冠伶[email protected]

更多上報內容:

【新品直擊】蔡依林為Galaxy Note9氣勢代言 同場加映兩款全新旗艦平板

【有片】全家與臺新打造金融實驗店 體驗人臉辨識送咖啡、自助結帳、VR虛擬商店

LINE TODAY直播帶你前進亞運!一起為中華隊歡呼加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