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天紅留下來了。

經過周末兩天的發酵,誰都沒想到結局竟然會是這樣。

三天前,得知京天紅因為房租到期即將關張的街坊鄰居從四面八方趕過來,在寒風中,他們排隊將近7小時,從天亮等到天黑,廣場上層層疊疊排了三四百人,就為了買一袋炸糕。

門口的黃牛應聲而出,3塊的炸糕硬生生漲到了8塊一個,酒店無奈,規定每人一次限量買20個,即便這樣還有人打算再排隊買一輪,囤在家裡,一天一個,至少還能吃兩個月吧。

這應該是十幾年來,北京人為食物最瘋狂的一次了,這麼大的陣仗,堪比大年初一雍和宮搶頭香。

誰承想,昨晚六點半,北青報突然發來賀電:「別排隊啦,京天紅炸糕將留在原址!」

這消息簡直炸開了鍋,排完隊的老街坊怨聲載道:被騙了,這隊白排了!

可是大家都忽略了么,如果沒有大家這麼熱情高漲的排隊,西城區相關部門就不會重視這件事,老闆也不會和工人俱樂部商定裝修完繼續留在原址賣炸糕。這一系列的蝴蝶效應都和每個來排隊的你息息相關啊!

是每一個重情重義的你,把京天紅留了下來!

大家前來,懷念的不僅是炸糕的味道,還有這個店帶給自己的美好回憶。如果離開舊址,就算換個地兒重開,也會讓人覺得變味兒了,那個陪伴自己20年的老街坊消失了。

這些年,在北京消失的老店還有很多,他們有的因為拆遷,有的因為房租,有的因為城市改建,但是我們還是想吃到它們,希望有一天,有人能把這些老店還給我們。

它們已經消亡

兩個月前,飽妹親自陪伴著秋雲萍快餐離開。

這個坐落在阜成門內大街上的逼仄快餐店,已經成為了西四的一個地標。當門帘合上,真的被拆除招牌的時候,每個人心裡都悵然所失,新華書店旁邊不再有秋雲萍,坐公交車路過也不會作為一個站點,這裡因為城市改建以後要變成綠化帶,我們再也不能端著15元一份的蓋飯蹲在馬路牙子上吃飯了。

關於西四的記憶,就這樣一點點消亡。從改革開放初期就紮根在這裡的秋雲萍快餐,見證著對面的西四包子鋪消失,見證著馬路拓寬,見證了一屆屆的中學生畢業,但是這裡的飯菜卻一點也沒變過味兒。

它像是整個西城人民的大食堂,紅燒小丸子、梅菜扣肉、糖醋裡脊、溜肝尖、紅燴泥腸都是當年學生們的最愛。幾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學生回到這裡會說:「阿姨您還記得我么,我被罰抄完書總來您這兒吃飯。」在秋雲萍的最後那幾天,一層層的隊伍來排隊,送它最後一程,只想和它說聲再見。

爆肚皇真是命運多舛。

在爆肚行里,它雖然算不上老字號,但也是一家開了30多年的爆肚店,贏得了一大批衷心粉。因為在東城,能找到一家正經的爆肚店真的不易。夏天的時候,很多球迷看完足球總愛往那兒跑,久了,就成了根據地。

可惜16年因為拆牆打洞,在開了30年的東直門外大街15號,爆肚皇呆不下去了。雖然只是個很小的門臉,但也逃不過這樣的命運。

好的是,沒過倆月,爆肚皇搬到了三里屯世茂工三,在這個年輕潮人聚集的地方,生意依舊不減,每天中午十一點店裡都坐得滿滿當當。爆肚也沒有因為更換了地方而下降水準,這兩年間成了飽妹經常去光顧的地方。牛百葉和肚仁兒每次都很爽脆,還有雞蛋味兒濃厚的厚版糊塌子,龐大如盆的北京pizza,皮薄肉厚的牛肉餅......

沒想到,今年9月,因為房租到期,它再一次消失了。希望未來的日子,它能早一點回來,重新讓我們吃到地道的爆肚。

在被超市、網購、便利店統治的今天,副食店好像已經被我們遺失到記憶中了。

桃楊路副食店算是北京副食店裡的老前輩,從1956年開張,幾十年都沒有變過。沒有正經大招牌,紅紙剪出的「煙酒」兩個字,就當招牌用了。踏進副食店,擁擠的貨架,斑駁的牆皮,櫃檯上擺著的的台秤、算盤和房間里瀰漫著的黃醬味道,任何一個角落都能讓你一秒穿越回幾十年前。

這家副食店成立於1956年,原名為「西聖廟副食店」,是一家國營副食店,現在的掌柜張女士20多歲就來店裡工作了,1996年,聽說可能要關店的消息後,就跟丈夫商量著,把副食店承包了。

醬是店裡的特色,散裝的黃醬、麻醬、韭菜花兒,好多街坊鄰居就好這口。關店前,掌柜也特意告知了老顧客廠家地址,讓他們能繼續嘗到老味道。除了醬,店裡的二鍋頭的品種,也遠比其他超市多。

桃楊路副食店已經因為拆遷,徹底跟老主顧們再見了,再過幾年,副食店可能真的要成為一個消失的辭彙了。去年,飽妹寫麻醬文章採訪過的趙府街副食店的老店主也快要退休了,趁著還在,想留個念想的都儘早去吧。

炸灌腸,是飽妹北京朋友小時候去廟會的唯一動力,當年她在外求學,看見網上說3個最想念的家鄉菜,立馬敲鍵盤迴應:「炸灌腸兒炸灌腸兒炸灌腸兒」。在她眼中豐年灌腸獨一無二,即便已經關門快3年了,都時不常去隆福寺溜達一圈就看看它回來沒,可見執念有多深!

從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豐年灌腸就開始在隆福寺附近擺攤經營,解放後公私合營,原來做灌腸的小攤販納入國營單位,這才有了豐年灌腸。

早些年修建地鐵的時候豐年灌腸經歷過一次搬遷,但始終都在隆福寺附近。直到16年,為了配合隆福寺周邊地區改造工程,豐年灌腸被迫關張,當時老店還是給食客們留了個念想,說之後會重新選址開張,但卻從此沒了音訊。

小櫃檯取票兒,拿著印著「一盤」「兩盤」的小紙頭遞給大師傅換一盤剛出鍋的炸灌腸,曾是大多數北京人的炸灌腸記憶,如今這份記憶,不知道是否還有機會找回來。

它們更換了戰場

去年,飽妹北京同事的爸媽們都被一部講北京小酒館的歷史劇圈粉,新成削麵館的故事,就像是現實版「小酒館」。

在解放時,新成削麵館是個私人飯館,早些年,衚衕里的小店面積都不大,擺幾張桌子就算開張了。1956年公私合營的時候,麵館成為宣武區飲食公司所屬的國營飯館。到了97年,飯館又進行了改制,成了幾個人入伙的股份制。

小燉肉刀削麵是店裡招牌,滿滿一大碗,只要10塊錢。畢竟是曾經的國營飯館,材料必須實誠。頭天市場買好上等的豬肉切丁,第二天一早開門就用大鍋熬湯,湯里還得加上15種同仁堂買的秘制調料,熬倆小時才成。除了賣面,這家飯館還可以零打酒,這就是過去北京小酒館裡的標配。

15年3月,因為房租到期,房東把鋪面收回,新成削麵館摘下了那個熟悉的老舊招牌,告別了一個時代。沒過多久,麵館被餐飲集團收購,大柵欄街30號又誕生了一家新店——國營新成炸醬麵館。其他店員借著關店索性退休了,只有燉肉的師傅去了新店。

「削麵館」變「炸醬麵」,更名原因是有了很多新菜品,炸醬麵聽起來更有北京味,變「味」後的小燉肉刀削麵,也從10塊錢變成了25快。但是,我們依舊希望國營新成炸醬麵館,還能續寫神話。

因為拆牆打洞,徐記燒餅在待了二十多年的白塔寺消失了。

關張消息一出,燒餅鋪門口天天大長隊,最後那天早上五點,長隊就排起來了,大家坐在衚衕里的小板凳上互相嘮嗑,有些人一買就是一百個,想著在它不在的日子裡,怎麼也能吃上一個月的吧。

? 馬毅

徐記燒餅繼承的是傳統燒餅的手藝,93年,徐春玲下崗,為了響應下崗職工再就業的號召,在家門口開了燒餅鋪子,沒想到生意好得過分,有時一天能賣出一萬個燒餅。

徐記燒餅的火候恰到好處,剛出爐的時候那股小麥混合著麻醬的味兒別提有多香,干焦的餅皮,只想讓人哼哧哼哧往下咬,裡面又是帶著勁兒的綿軟,吃到最後連掉下來的渣和白芝麻都不想放過。

? mp.weixin.qq.com

不過兩個月後,這家人們萬分想念的徐記就在西四北大街的百姓服務中心內重新開張了,價格沒變,只不過以前的炸丸子和炸豆腐沒有了,雖然味道還和從前的一樣,但是大家總覺得還是過去衚衕里的鋪子更有人情味兒,吃起來也更香。

經營了30多年的東華門夜市,曾是北京最大的夜市,遊客口中的一個傳說。但是隨著口味、佔道經營等問題的暴露,東華門夜市最終被關停了。與東華門夜市一同被關停的,還有一些老北京人的念想,不是北京小吃的——老滕米線

1984年的東華門夜市,一共有近30個小吃攤位,餛飩侯、王府井小吃店、霞公府小吃店……但是個體戶獨一份,那就是老滕米線。在缺少低檔飯館的年代,小吃街就是大家打牙祭最好的去處,擁有「外地風味」的老藤米線也走進了很多老北京人心中,成為了當時東華門夜市的明星攤位。

老滕家的米線不是地道的雲南米線,算是自己改良,但是用料向來實在,只用老母雞、雞架、雞油自己熬高湯,不勾兌。吃著米線,如果正趕上鍋里的雞燉爛了,老藤還會拿筷子把雞肉挑出來,給客人麵粉加個雞腿、雞胸,權當隱藏菜單,這也成為了老滕和熟客之間的默契。

夜市關停後老滕拒絕了很多找上門的合作,自己找了南京大飯店對面的麻辣燙店一起合作經營、還是下午五點出攤,還是負責自己的老三樣生意——米線、魚丸湯、酸梅湯,房租漲了,米線價格還是20元一碗。現在,食客最大的期盼就是60多歲的老滕晚幾年退休吧。

東四豆花香辣蟹算是北京香辣蟹的鼻祖,十幾年前,各國料理還沒有像今天這樣普通的時候,新鮮的東南亞風味一下子驚艷了北京人民。在沒有網路傳播的時代,隱藏在衚衕里的東四豆花香辣蟹依舊憑藉口味和口碑出圈。每到飯點,排隊都是衚衕里的一景。

? dianping.com

店裡的螃蟹全部採用純進口蟹,螃蟹個大肉質多,自製的蟹醬和蟹油,連續5小時不停攪拌,是香辣蟹好吃的秘密。除了異國風味,宮爆雞丁也是很多人心尖兒上的下飯菜。炒完的花生平鋪在紙上吸油,再噴上高度白酒保持口感,這也是老闆的秘密武器。

十幾年間,外國料理開了一家又一家,東四香辣蟹還是當年的味道。去年,東四老店關停,新店開在勁松,我們也跟那些年衚衕里排過的長隊說再見了。

它們岌岌可危

在京城爆肚界,誰人不知「南有爆肚馮,北有爆肚張」。1883年爆肚張在後海安家,130多年了,老張家五代人一直在這條街上。從最開始在街邊擺攤到盤下店面正經經營,任後海新誕生多少家酒吧,爆肚張就沒挪過地方。

店裡爆肚品種齊全,所有原料24小時內宰殺,新鮮不過夜,還有特色羊霜腸和店主家老太太自個兒做的北京小吃。曾經溜什剎海、划船、吃爆肚,就是後海的標配。

但是,身為一個百年老店,爆肚張也命運多舛。要守住老地方,總是沒那麼容易。2007年,爆肚張所在地被列入西城區舊房改造範圍,當年7月22日起,暫時停業。好在過了一年多,爆肚張回遷到今天的所在地重新開業。但是八年後,被安置到新房的店主因一直未拿到房本,再次被關停。

現在,什剎海地區被整體改造,眼下,爆肚張經歷了種種波折後再度開業,但是門臉和店鋪面積都有了不小的變化。為了守住老店,爆肚張一直在堅持。但是,也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

熱盆景曾經代表了四川火鍋的輝煌時代,因為冒著白氣的火鍋遠遠看著像一個熱盆景得名。在四川飽妹心中,開在成都的熱盆景火鍋是一個很高大上的地方,小時候只有在過年或者客人來的時候就去吃。在北京,熱盆景三個字,就是四川人的鄉愁。

還好,到目前為止,雖然因為虎坊橋一帶拆遷,熱盆景已經傳揚過好一陣閉店,但今天飽妹打電話詢問,得知他們還沒有確定具體時間,總之這一陣兒還是可以吃到它的。

最近去京天紅買炸糕的朋友,可以順道去一下熱盆景重溫這家有二十多年歷史的京城蒼蠅川菜館子。

? dianping.com

二十多年前,熱盆景一開張,幾個四川姑娘和小夥子就來到了北京,他們在這裡當服務員,做廚師,當年只是十八九歲,最大的也就二十,今年都已經年過四十,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現在也都當上了店長和廚師長。現在的熱盆景更像是一個大家庭,店員之間處得像家人一樣了,所以帶給客人的感覺也格外有人情味兒。

這裡也沒什麼格外讓人驚艷的,但就貴在物美價廉,人均68元的餐廳,這年頭你還真找不到比這更好的。每天中午十一點,這裡就排起了大長隊,沒有服務,沒有環境,但每道菜都透露著新鮮、量大、味足、接地氣兒的美。

每個餐桌上點的菜幾乎都差不多,饞嘴蛙,沒有腥味,很入味兒,屬於中上水平。水煮肉片,滿滿一層辣椒面和花椒,可以吃下三碗米飯。另外清炒豌豆尖是餐廳全員每天早上親自擇的,掐去粗根,清爽不油,意外的很嫩。

希望還沒有挪窩的熱盆景也能像京天紅一樣,守住虎坊路12號。

今天,我們雖然保住了京天紅,但是北京還是有那麼多老店離我們而去,過去的那個北京再也回不去了。

以後的日子,希望更多的老店都能像京天紅這樣,像一個老朋友一直待在那裡,二十年一百年,我們一直一直吃下去。


微博:『@是飽妹吖 』有更多吃喝日常~

微信公眾號:『福桃九分飽(id:futaojiufenbao)』有一手美食推薦,回復「電影」還有美食電影打包放送~

福桃九分飽,專註於最接地氣的美食報道,探索一切帶勁的美食,對雞鴨魚牛羊、零食點心酒糖茶有較深入的研究,還時不時對社會熱點進行爆炒亂燉式解答。

聽說,關注福桃九分飽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