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歷史評論》微信公號:ohistory

東方歷史沙龍(第158期)

主題:在華傳教士的開拓者:柏格理和近代中國

嘉賓:何光滬 陳浩武

主持嘉賓:東旻

主辦:東方歷史評論

時間:2019年3月31日(週日)15:00-17:00

地點:彼岸書店(牡丹園店)

【嘉賓簡介】

何光滬: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位委員會委員;曾在國內外多所大學和學術機構擔任客座教授、訪問研究員或學術委員。著有《何光滬自選集》、《百川歸海》、《秉燭隧中》等書,譯有《探索人性》、《探索神性》、《現代基督教思想》等書。

陳浩武: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長江證券創始人,石門坎教育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陳浩武先生近年致力於石門坎教育文化公益事業,努力讓石門坎文化和柏格理重新迴歸大衆視野。

東旻:中央民族大學法學博士。《塞繆爾·柏格理:在華傳教士的開拓者》一書的譯者。譯著《在未知的中國》(2002年)、主編《貴州石門坎:開創中國近現代民族教育之先河》(2006年)。

【沙龍內容】

自“禮儀之爭”以後,1807年傳教士馬禮遜再度來華,揭開了近代新教一派來華傳教的歷史,其中戴德生先生的內地會尤爲引人注目。而以柏格理爲代表的石門坎傳教史又是循道公會中一枝獨秀的奇葩。柏格理以非凡的毅力深入烏蒙山區的少數民族當中,併爲此獻出生命。

關於柏格理,有諸多譯著傳世。大多描繪的是柏格理開拓苗疆的歷史,甚至直接從1904年苗族人到昭通尋訪柏格理開始寫起。《塞繆爾·柏格理:在華傳教士的開拓者》的作者格里斯特於1897年隨柏格理來到中國西南,與柏格理一起在昭通傳教,是其同事兼好友,所以這本書被認爲是一部最好的柏格理傳記。本書對柏格理在昆明、昭通的17年也做了非常詳盡的描述。該書整理了大量史料,包括日記、書籍、文章、信件、便條、隨筆等等,包含了大量目前國內尚未面世的內容,也因此成爲了解近代中國歷史的有益資料。

沙龍對公衆開放,歡迎自由參加,座位先到先得。

【詳細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花園路2號牡丹科技大廈一層,彼岸書店,地鐵十號線牡丹園站A口步行500米即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