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肖恩

  藍天白雲,青草綠水,涇北河在陽光下波光粼粼,間或還能看見一兩條魚兒迫不及待的躍出水面。很難想象,這裏也曾經是一條讓人掩面而逃的“臭水河”。

  此前由於生活污水直排河道,周遭環境髒亂差,導致涇北河水質惡化嚴重。經過科學有效的整治,如今的涇北河已經達到IV類水體標準,水質保持長期穩定,光照條件好的情況下,透明度達1.2米以上。而一般的小河道,透明度通常僅有40公分。

  涇北河的“改頭換面”,不過是全市4.3萬條河道的其中一例。近年來,上海不斷加強水環境治理,中小河道全面消除了黑臭,劣V類水體比例從38.7%下降至18%,河湖水面率從9.79%提升至9.92%,整治成效顯著。

  深入治理,力爭2020年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

  上海位於長江入海口,也是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一環。爲了進一步改善本市以及長江生態環境,上海通過科學手段加強河道治理,打了一場漂亮的碧水保衛戰。

  2018年,上海市共完成408公里河道整治、18萬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改造、698個住宅小區雨污混接改造以及1.2萬餘處其他雨污混接點改造,打通550條斷頭河,拆除1413萬平方米沿河違建,退養376家不規範畜禽養殖場。經複覈,3158條段河道消除黑臭,1.02萬條段河道消除劣V類,超額完成年度計劃。

  在青浦區徐涇鎮東北部涇北河,通過雨污分流、拓寬河道、新建護岸、佈設沉水植物、水生動物等方式,既從管理和建設角度爲河流整治提供有力的客觀條件,又從河流本身出發,重構河流健康生態系統,恢復水體自淨能力。青浦區水務局副局長王維維表示,這是“中西醫結合”的治理方式,既要及時解決眼前的問題,又要“固本培元”,徹底清除“病根”,實現河道的“可持續清潔”。

  值得一提的是,涇北內種植了超過10萬平方米的沉水植物,可以吸附水中的雜質,而工作人員只需要定期清洗水中的水藻。王維維稱,這是經過數據測算證實的最優方案,利用大自然自身的循環實現河道“自淨”。

  在獲得階段性勝利後,上海將持續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治理力度。上海市水務局河長制工作處處長馬維忠表示,2019年上海要力爭將劣V類水體比例控制在12%以內,並逐步向全市“2020年力爭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的目標邁進。

  以河長制推動河長治

  在上海的水環境治理工作中,“河道警察”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來,上海市建立了市-區-街鎮-村居四級河長體系,全市4.3萬條河道、41個湖泊、6個水庫、5037個其他河湖落實河(湖)長共7787名。

  馬維忠表示,河湖長制全面覆蓋上海各河道,改變了各個部門各自爲政的現象,有利於加強部門間協作,集衆之所長共同改善上海水環境。楊新治是涇北河鎮級河長,其職責就是對管轄河湖的管理和保護負責,同時負責對村級河長監督考覈,還組織制定“一河一策”工作方案。

  涇北河在落實河長日常巡河制度的基礎上,探索建立了“五長聯動”機制,即班子領導任鎮級河長,負責每月巡查一次包乾河道,並牽頭協調處置綜合性重大事項;村居主要負責人任村級河長,每週巡查一次包乾河道,並負責對問題情況上報鎮級河長及河長辦調處;選任100名村民小組長、市民代表及外籍人士任村級小河長,負責每週對包乾河段進行巡查,並將問題上報村級河長;選任20名左右的中小學生任村級小小河長,負責護河宣傳引導;選任10名左右社區民警擔任河道片區警長,對河道周邊違法排污、偷盜渣土、破壞公共設施及綠化等違法行爲行刑銜接,直接查處。

  總體上看,涇北河通過權力層層下放,調動各級力量,有效地維護了涇北河的水質。

  記者在走訪時注意到,涇北河邊立着一塊河長公示牌,下方有兩個二維碼,分別是“城市精細化管理樣板區二維碼”的專業版和市民版。楊新治介紹說,平常市民如果發現河道有任何污染問題,就可以立即通過掃碼上報情況,便於相關部門第一時間採取行動解決問題,加強了河道治理的社會參與。

  2019年,上海將深入推進首批79個河長制標準化街鎮建設,同時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深入研究河長制體制機制、治水手段科技創新,培養一批具備專業技術力量的“河長助理”,不斷提升河長治水能力。持續推進入河排污口監管、水質摸底監測、“一河一策”編制、河湖劃界、河湖管理信息化、河道命名等工作,進一步夯實河長履職基礎。

  此外,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上海聯合江蘇、浙江摸清188條段省際界河(湖)情況,推進22條界河(湖)協同治理。上海市生態環境局水處副處長鄭愷介紹,接下來長三角“一體化”將從

  大氣層面

  逐漸拓展至水環境治理,數據共享,共同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