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_action.jpg

 

你是否跟我一樣,常常有很多想法、目標,卻在準備個半天後沒了下文?事情如果總是放在腦袋裡而沒有執行,思考的再多再周全其實還是等於是零。基於這個迫切的課題,我決定搜尋看看到底網路上的專家前輩們怎麼說。
 

什麼!原來我是個自私鬼?
你做足了準備功夫,但就在好戲準備要上場之際,腦中開始冒出這一類的想法:「我真的準備好了嗎?」、「我還有什麼地方沒有考慮到?」、「別人對我會不會產生負面的想法或批評?」,這些不確定性讓你擔心,甚至害怕了起來!

是否發現以上這些問句,都是從「我」這個角度出發?其實「我」是一種自私的心態,你想的都是在採取行動後,自己將會處於怎樣的環境下、別人又會用怎樣的眼光看你等等。而想要逃離這個困住你的漩渦,唯有把這些「我」換成「他人」你纔有可能真正地踏出去。例如把想法改成:「我這麼做,可以幫助到別人。」、「我可以帶給人影響力、貢獻社會,甚至是改變世界!」。儘管一開始你能造成的影響力很微小,也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幫助到人,但因為這心態的調整絕對能夠讓你動起來!另外,我必須告訴你,那些成功的領導者之所以都擁有絕佳的執行力,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把想要幫助人的這顆心設成自己的最高原則,所以儘管未來的路仍未完全清楚,依舊可以把想法付諸於行動!

 

是恐懼讓你在原地空轉
當我們感到擔心、害怕的時候,腦中掌管情緒的杏仁核會啟動保護機制來避免我們受到傷害。它會傳遞訊息去關閉腦中的運動皮層 ; 這有點像是你正在駕駛一輛車,因為害怕會撞到前方的車子,於是你的腳踩了煞車,設法讓車子慢下來甚至是停止。

讓你遲遲無法採取行動的另一個主因是「恐懼」,所以當你因為害怕而無法有所作為時,你應該要把這些阻礙你的「危險訊號」通通列出來,然後再仔細地看清楚,它們的危險程度到底有多少。

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大部份的都不是真正的危險,而只是因為過去的某個經驗而引起的擔心罷了。接著你只需要用正面的想法從新複寫這些負面訊號,把恐懼排除,就可以把踩剎車這動作變成踩油門了。

 

你,到底看清楚了沒?

大部份的我們,對於那個已訂立的目標或夢想都只有一個大概的輪廓,而沒有清晰的畫面,因此你很難知道到底該採取什麼樣的動作才能完成這件事。如果拿「我想成為一個作家」為例子,萬一被問到是寫什麼樣主題的作家?讀者會是怎麼樣的人?甚至當上作家後會過怎麼樣的生活?我不見得能一一地回答清楚。所以請你坐下來,把這個終極目標寫清楚,然後倒著回去來擬訂計畫,一路從「終點」開始,把該做些什麼?該完成些什麼?一步步地倒著寫回去「起點」。例如:我最終目標是成為一個擁有出版品的作家,我可以坐在不同城市中的咖啡店,寫下關於生活周遭主題的文章 ; 那麼從目標倒回去,我可能會需要先成為一個部落客來累積寫作經驗跟讀者,我會需要固定的產出來增加曝光率,最重要的是先建立一個部落格。
或許一開始,你對目標的畫面還不是很清楚,但如果沒有開始有所行動,你就永遠只能像是一個背著一堆行李的旅者,站在月臺上,連車票都沒買,然後,只能想著遙遠的前方而不知從何開始。

 

把它當作像是每天都要喫早餐般的好習慣吧!

只要想到完成夢想所必須付出的心血,還有那遙遠的路途,我想你的熱情跟動力大概就消耗掉一大半了吧!所以把大目標切成小目標來處理,會在心理上有一種容易很多的感覺。每天出給自己1-3個小功課 ; 只要完成它們就能靠近目標一點的功課,來持續性的鞭策自己朝著你的目標方向邁進。但萬一你腦中就是沒概念到底要做什麼事那怎麼辦呢?你可以試著去參加相關的課程、研討會,甚至研究那些已經達成像你訂立那個目標的成功人士,想像一下或參考他們會怎麼做。你也可以看看身邊是否有這方面能力的朋友或長輩,約他們喫個午餐來詢問建議跟討教方法。

那麼以剛剛提到的作家為例,每日小功課就可以設定成: 每週定量的寫作。找出與讀者共鳴的點。研究想成為的那類型的作家,他們是具備怎樣的特色跟能力等。

如果一件事對你來說真的如此重要,那麼把它變成每日習慣絕對是必須的!這樣才能確保目標會一天比一天接近。

 

讓我們來複習一下「實踐執行力」的方法吧:

1. 把老是想著「我」的這個自私的心態,轉變成「這麼做,我可以幫助到別人」。

2. 找出讓你恐懼原因,然後用正面的想法去複寫它們

3. 把目標想得越清楚越好,然後把計畫從終點倒著寫回來到起點。

4. 給自己設訂 - 朝著目標方向的「每日習作」,落實的完成它們。

 

希望以上能夠幫助大家在追求目標和夢想的道路上,開始穿起鞋大步地走出去!萬一在路上累了,或因為某種原因而想偷懶沒了動力的時候,別忘了再把自己那個夢想畫面再拿出來從新感受一下,不要停繼續走,目標絕對會越來越近!最後,大家是否有什麼其他方法可以讓自己脫離只想不做這個可怕的習慣呢?

最後,如果你喜歡姊的文章,別忘了分享或是按讚喔!

分享到臉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