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田园综合体发展背景

1、经济新常态下,农业发展承担更多功能

随著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地方经济增长面临生态保护与农业增收双重任务的问题,也就是说,国家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有质量地发展。农业在此背景下需要承担更多功能。

2、传统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固化,转型升级面临较大压力

我国农业文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已经固化。面临新阶段、新形势,传统农业园区需要表现出来的示范作用、科技带动作用、引领作用与区域发展的条件需求的矛盾凸显,使得农业园区转型面临较大压力。

3、农业供给侧改革,社会资本高度关注农业,综合发展期望较强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要提高农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产地和消费地的无缝对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召开,使得社会资本开始关注到农村领域,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结合,对农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史上最严土地政策」影响下,土地管理强度越来越大,综合发展是关键

我国出台的各项政策对土地开发的用途管制越来越严格,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这使得发展休闲农业在用地上面临诸多限制。传统的农业园区发展思路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因此急需用新形式来解决三农问题,而田园综合体就是一项创新。

田园综合体发展价值观-新田园主义

新田园主义是简约质朴的一种生活理想,田园综合体就是以简约质朴为本,在乡镇开发旅游、度假等。

1、主张产业驱动和模式可复制

将理念转化为现实,转化为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把价值观作为一种旅游产业来推广,从而引导中国乡村实现现代化。

2、主张对接三农

新田园主义主张对接三农。对农村,美化农村环境;对农业,发展可循环可持续农业;对农民,促进农民增收,把理想主义转化为现实和内在驱动力。

3、主张城乡互动

新田园主义鼓励城市市民多到乡村旅游甚至定居,带来城乡的经济和文化互动,把乡村经济带动起来,把新文化融入进来,把诗意的体验和乡村的文化带出去。

4、主张与时俱进

新田园主义的简单质朴生活并不意味著简单朴素的配套设施,而是营造现代化的田园。既有乡村质朴的野趣,也有现代的科技。

5、主张可持续发展

新田园主义主张遵循生态、生产、生活的"三生"统一。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经济上可持续盈利,当地人的生活可持续发展。

新田园主义以保护环境为根本,绿色可持续发展。

田园综合体的三大产业内容

1、循环农业

即利用生物技术,减少废弃物的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

2、创意农业

随著农业技术的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融合科技和人文要素,将传统农业发展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

3、农事劳动

将农事活动转化为休闲农业旅游的商品,既满足城市居民体验乡村生活的需求,又让农民增收。

产业内容面临的困局

1、循环农业方面

循环农业并非新鲜词,大家也都知道循环农业能解决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但是具体做法却不被人熟知。生态循环模式有哪些,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如何提高品质、降低成本,都会因为农民知识的欠缺和农业科技不普及导致实施困难。

2、创意农业方面

当前的创意农业所面临的困局离不开六个字

「浅」,肤浅。创意农业没有根据文化底蕴来创新,方法和手段都不够丰富,也缺乏科技含量。

「滥」,泛滥。复制、抄袭、模式固化,一有利益便重复模仿扩张,导致了大量的低水平投资。

「抄」,抄袭。好的创意固然可以借鉴,但是生搬硬套,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借鉴就是抄袭,换个名字继续套用,创意变得毫无价值。

「乏」,缺乏。技术、管理、营销都缺乏,创意更是少得可怜。

「滞」,滞留。农产品流通渠道少,好东西被滞留,因此要著力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以此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少」,缺少。我国创意产业投入不足,以政府投资为主,投资主体相对单一,不利于长远发展。创意农业关键在于创意,可农业说直白点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怎样把这两者有趣的结合在一起还需要好好琢磨。

3、农事体验方面

目前的农事体验依然以采摘园、农家乐为主,真正的农事体验应该是深入体验乡村生活,亲自动手。比如亲自制作农家菜,使用农用工具,穿农家衣服,和农民一起耕作等。

打造田园综合体的必要性

1、构建城乡共享发展

田园综合体将成为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粘合剂,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住在田园郊区,奏响三农转型的"田园交响曲"。

2、实现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田园综合体的核心是产业,实现产业融合,带动周边老百姓发家致富。而农业要与产业融合发展,就需要转变发展方向,延长产业链,扩充价值链,催生新业态,比如休闲农业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

3、城乡基础设施的对接体

农家乐的一哄而上导致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超出了乡村薄弱的承载能力,也超出了大自然的净化能力。发展旅游业与良性生态循环之间已经形成了矛盾。田园综合体的模式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农作方式,其有能力评估乡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承载力,对资源环境统筹规划开发,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4、城乡休闲生活的嫁接体

当代城市人除了对基础设施有要求,更对乡村情怀有要求。不是把路建好,把网接好,把厕所修好就会有人来,一个有情怀、有内涵的乡村才符合城市人的口味。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意义

1、创新土地开发模式

通过对村庄的整治、宅基地的整理,将乡村的土地发展为乡村休闲旅游和养生养老基地。以入股联营的方式促进乡村三产融合发展。

2、创新融资模式

田园综合体的钱怎么来?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考虑到各路资金的介入方式和占比,政府做撬动资金,企业做投资主体,银行提供融资贷款,农民土地产权入股,整合社会资本,激活市场活力。

3、增强科技支撑

现代的科技不再只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包括业态的融合和业态效率的提升,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建立良好的信誉。

4、促进区域经济主体的利益联结

通过利益共享,将政府、企业、银行等几大主体捆绑在一起,将利益连接起来,有助于充分发挥主体效用。

5、田园综合体是产业价值的「放大器」

田园综合体可以通过引入现代高新技术提升农业附加值,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又是休闲旅游度假的基础,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带动产业和环境发展,将各产业价值放到最大。

6、田园综合体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交响曲」

田园综合体,以乡村复兴为最高目标,让城市与乡村各自都能发挥其独特禀赋,实现和谐发展。它以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景观为核心组织要素,多产业多功能有机结合的空间实体,其核心价值是满足人回归乡土的需求,让城市人流、信息流、物质流真正做到反哺乡村,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乡土田园农业规划设计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免责提示:部分内容来源网路,乡土田园整理,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