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把原因全部歸結為大環境,未免有失偏頗。

誠然,國產片質量下降確實有大環境的因素,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改革開放初見成效,禁錮多年的思想慢慢被打開,我國迎來了文化繁榮的復興。那時候人們崇拜的是詩人海子,是搖滾教父崔健,電影也借著這股東風生機勃勃發展。

以張藝謀、陳凱歌為代表的第五代導演先後拍出了《活著》、《霸王別姬》、《大紅燈籠高高掛》等作品,將中國電影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時候的開放程度是現在無法想像的,影院裏我們可以看到《泰坦尼克號》傑克給露絲畫裸身,電視裏我們可以看到各種日本的動畫片。

再舉個例子,1989年一部國產恐怖片曾引發了觀影狂潮:影片當時一票難求,黑市票甚至炒到六塊錢一張(正常票價才幾毛錢);這部70萬小投資製作最後創下近5倍的票房盈利,它便是我國首部立體聲恐怖片——《黑樓孤魂》,據說電影院裏有人被活活嚇死。

該片厲害在嚇人的同時還很有內涵,生動表現了改革開放衝擊下國人內心的躁動不安。可惜這樣的恐怖片現在在影院早已難覓蹤跡。

之後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束縛越來越多,恐怖片裏不能有鬼,小三不能有好報,結尾要突出主旋律等等,一個個創作者感覺像戴上了鐐銬跳舞。

今天再打開電視,清一色的喜羊羊灰太狼,走進影院,鮮肉當道,故事稀爛。

是的,這些都是事實。

但是,把這些全部甩鍋給體制是不對的。

就像高考落榜的學生,吐槽應試教育失敗。

混喫等死的國企員工,大罵領導貪污腐敗。

似乎體制就是個替罪羊,什麼事情一甩鍋給體制就萬事大吉,反正體制是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電影創作本來就是一個帶著鐐銬跳舞的事情,對比一下,印度電影,伊朗電影拍攝時的限制不比我們少,但為什麼人家就拍出了《摔跤吧,爸爸》和《小鞋子》呢!

所以,別罵體制了,國產片質量真正下滑的原因是四個字:資本湧入!

簡單來說,過去電影是一門藝術,現在電影是一門生意。

當大量金錢湧向電影市場,作為創作者屁股還能坐得住,靜下心來創作東西嗎?

蛋糕大了,自然誰都來想分一杯羹,於是,我們看到了種種怪現狀:

主持人來拍電影,作家來拍電影,歌手來拍電影,綜藝節目組來拍電影,阿貓阿狗都來拍電影,這幫人一個個都是人精,能喫不了兜著走嗎,其中的緣由不言自明。

資本作用下,一方面是專業創作者心態浮躁,一方面是非專業人士硬生生要插一腳,國產片質量下降不足為奇。

許多人捶胸頓足,大罵藝術已死。在皮哥看來,沒有必要。

大量資本湧入短期帶來亂象,引發劣幣驅逐良幣,但長期來看,絕對是好事。

只有市場足夠大,影廳數量足夠多,拍好電影能賺到錢,才能激發創作者的熱情。

短期看,優秀的作品數量無法跟得上市場擴張的節奏,導致部分投機者能撈筆快錢,但時間一長,市場有自我矯正能力,觀眾鑒賞能力也在提高,口味也開始挑剔。

就今年春節檔,口碑爆棚的《紅海行動》後來居上擊敗《捉妖記2》就是市場在自我糾正的明證。

另一方面,錢多了,我們每年拍攝的電影數量多了,爛片多了不假,國產片整體質量下降也沒錯,但好片的絕對數量不僅沒減少,反而增加了,尤其近幾年的國產犯罪片,簡直令人驚艷:《心迷宮》、《十二公民》、《烈日灼心》、《暴雪將至》…我們要清楚,好片都是建立在足夠爛片的基礎上堆積出來的,你期待量產張藝謀、陳凱歌、賈樟柯這樣的導演是不現實的。

所以,近二十年,中國電影快速發展過程中注水嚴重,導致整體質量下降是事實,但我們沒必要鹹喫蘿蔔淡操心,用你的雙腳為真正的好電影投票就可以了。

(文丨皮皮電影編輯部:忍者愛喫魚)


中國電影到底是電影質量下降了,還是電影觀眾欣賞水平下降了呢,還是其實中國電影是慢慢在進步的?可以肯定的是和審查沒有任何關聯。

我是一人,這個問題很複雜,回答內容有點長。

為什麼現在感覺質量差的電影越來越多,因為質量差的電影票房票房卻很高,誰為這些電影買票的呢?

電影是一個商品、產品、藝術品,觀眾纔是決定電影質量的關鍵。

有個來自美國的詞,電影工業。

我知道有人會抱怨,都是我國電影審查制度的問題,我們也沒有分級制度。

先不說,我們現在電影質量和十幾年前比,到底是變好了還是變差了。

把現在所有電影的問題歸結於審查制度是非常錯誤的觀點。

電影是商品,需要上映賣票的,賣票就是為了賺錢。就算有些電影,是文藝片或者說「藝術品」,但是沒有人想虧本做電影吧。

電影是商品,由我們觀眾自己買票看什麼類型的。是我們觀眾告訴,電影從業人員,拍什麼樣的電影能夠賺錢。

郭敬明的《小時代》4部的總票房,達到17億人民幣。

然而評分,一部都沒有超過5分的。

然而,一部都沒有超過5分的。不是郭敬明想一直拍,是他的粉絲逼著他一直拍。

中國電影發展很快,電影銀幕在2016年底就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有各種各樣現象,很正常。但是中國電影到底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呢。

聽我往下說,說之前還要強調一下,不要把全部責任歸到審查制度。

和十幾年前比到底電影質量下降,還是提升?2017年開始,電影質量和觀眾欣賞水平都提升了。

問題說:中國電影為什麼在十幾年間質量下降這麼多?

今年是2018年,19年前,也就是1999年,有一部非常重要的電影,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

國家版權局為影片《一個都不能少》下發了版權保護通知,這是中國第一次對國產影片的版權實行「紅頭」保護。

該通知規定:未經授權,不得製作、批發、銷售和出租該片的錄像帶, VCD、LD、DVD等音像製品;不得在無線電視、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上播放該片;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製作發行各種與該片有關的印刷品。違者將由管理部門進行制止及進行行政處罰,嚴重者將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一個都不能少》上映,中國電影進入版權時代。電影未經許可製作的盜版製品,是違規甚至是違法的。19年過去了,只是看盜版更容易了,版權意識可能有提升。

電影是商品,需要在電影院賣票,有觀眾買票票房才會高。從1999年到2018年,中國電影其實是在進步,電影越來越商業化,電影質量也越來越好。

尤其是2017年和2018年。

2017年的票房冠軍是《戰狼2》,2018年目前的票房冠軍是《紅海行動》,票房第三是《我不是葯神》。

現在中國gdp是世界第二了,電影市場越來越商業化。如果一部電影很差,票房還很高。這不只是中國電影差,而且是觀眾審美也差。

比如說2017年12月29日上映的《前任3:再見前任》,被記錄在2018電影年中的,最終票房16億人民幣,目前排行第8。

比較差的電影,雖然有一定的影響力有一定的票房,但是沒有佔到最主要的位置。就說明中國電影朝好的方向發展。

2016年票房冠軍是周星馳的《美人魚》,2015年票房冠軍是《抓妖記》。這兩年的電影是不是過於商業化,太讓觀眾選擇了呢?

不可否認,1999年之後有段時間,中國電影發展太快太快了。很多電影人,迷失了方向,隨便糊弄觀眾。而且觀眾確實好糊弄,只要有明星,有導演,有ip,大家會買票。票房都是億元人民幣為單位的,這樣巨大的利益下。還抱著想做好電影的人,越來越少。

但是《小時代》,《爵跡》,《富春山居圖》,《封神傳奇》這累非常差的電影,越來越不受觀眾的喜歡。觀眾欣賞水平也越來越高,不買票,甚至抵制這些電影。我們中國電影在2017年的時候,開始慢慢的注重電影質量。2017年和2018年的電影,質量不高的電影,肯定不會獲得最多的關注,最大的利益。

僅僅看2017,2018這兩年和之前十幾年相比,中國電影質量越來越好,我們電影觀眾欣賞水準和需求也越來越高。

2016年的《封神傳奇》要特意拉出來,太差了。

相比之下,2018年的《阿修羅》同樣也很差,但是上映了3天,就撤檔下映了。

我們市場越來越成熟,質量差的電影,不管投資多高。觀眾都不買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好電影,質量高的電影會越來越多。

電影過度市場化,經過十幾年各種粗糙電影的折磨,到了2017年,才開始慢慢回歸到追求電影質量。國家看不下去了,觀眾也看不下去了,有追求的電影從業人員也看不下去了。2017年開始,想要隨便找幾個明顯就能賺錢不容易了,電影質量纔是好票房的最重要的因素。

我們中國電影,正在慢慢變好。

為什麼現在經典很少。因為經典需要時間的沉澱,正在經歷的事情往往不如回憶來的美好。

很多人覺得中國最好的電影是,25年前1993年的《霸王別姬》。有些說《霸王別姬》好的人,可能《霸王別姬》一遍都沒看完。

很多人懷念香港1980到1990前後的電影,特別喜歡。其實這些電影,在電影院在放一遍,看得人不會太多。

回憶是美好的,青春是美好的,回憶中的經典更是非常美好的。

《無間道1》上映是2002年,有史以來最好的香港警匪,懸疑電影。很多人懷念30年前的香港電影,可是最好的一部卻是在2002年出來的。

不要沉迷於以前的美好,新人不夠好,我們也過於沉迷老面孔。

我們要對我們自己自信一些,2017年和2018年改變和進步非常明顯,中國電影正在變好。

不要怪審查制度。沒有審查,完全靠市場,問題會非常的大。

真的不要怪審查了。


國內電影感覺在十幾年間質量下降,其實是資本大量進入國內電影市場,國內電影類型增加,電影片數增加,從而讓觀眾產生一種錯覺,電影質量下降。

但其實單獨每年排個前十名,還是有很多優質的國產電影。 但是如果說這十幾年國產電影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恐怕就很尷尬了。

這或許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國內電影要在更多類型片上擴展,就必定會在藝術的視角上不會有太好的延伸。

比如槍戰片,喜劇片,科幻片等等,這些都很難得到藝術電影節的青睞。 而國內意識形態也緊縮,從而導致會有一些題材和故事不能觸碰,這也是影響國內藝術電影質量有所下降的原因。

但是國內的商業電影是在往上走了,票房屢屢破奇蹟,當然爛片也得到了應有市場的效應,虧本很大,這樣也好,擠走國內電影資本的一些泡沫和水分,讓更多優質國產電影面向觀眾。

最近國內也很看重青年導演的扶持,比如first,就是很好的例子。


中國電影為什麼在十幾年間質量下降這麼多,我認為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電影現在追求的是短期效益,以賺錢為目的。

現在明星拍電影的時間能超過半年就很不錯了,電影短期內拍完上市賺錢為目的,而不像老一輩藝術家們為了拍一部電視劇要花上6年的時間比如說《西遊記》就用了6年的時間,紅樓夢好像拍了三年現在哪一個明星可能會在劇組呆上三年六載的,現在社會節奏快,沒有人會花那麼多事情在一件事情上。

二,馮小剛導演曾對中國電影明星做過以下評價

在他拍《芳華》的時候啟用的大部分都是新人,之所以不用當紅明星,他說出來兩點「1點現在明星片酬高的嚇人,請不起」「2點:沒有一個明星會在劇組呆超過半年時間但是對於新人來說她們能夠靜下心來這麼做,明星追求的是短期內賺很多錢」

三,鞏俐曾對中國現在電影市場做了以下評價

現在的中國電影沒有一部是可以洗刷人心靈的,好多都是追求一時的樂趣,笑笑樂樂就這樣過去了。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價值。


中國電影這十多年來,整體質量的確下降不少。嚴格說來,追溯上一個中國電影的黃金時代,還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那個時期內地電影有《活著》、《霸王別姬》、《紅高粱》、《陽光燦爛的日子》等,港片《縱橫四海》《賭神》《英雄本色》《方世玉》《黃飛鴻》 《東邪西毒》《喋血街頭》等更是數不勝數。

以2002年《英雄》為標誌,中國電影進入了一個虛妄時期,盲目追求「大片」,片面以市場回報為主要衡量標準,使得中國影壇的中梁砥柱——第五代導演集體垮掉,張藝謀自《英雄》之後一蹶不振,馮小剛拍了爛片《夜宴》,陳凱歌的《無極》更是差到極點。新世紀的國產電影,主要靠第六代拍一些地下電影來支撐質量。

三大導演雖然拍爛片,但在影片審美上,扔殘存有一點人文色彩,只不過內容的虛無空洞,糟蹋了他們的人文傳承。2006年《瘋狂的石頭》以及2012年的《泰囧》,纔是國產片正式進入爛片製造潮的兩個階段性代表作品。當然,《瘋狂的石頭》和《泰囧》作為喜劇片,在創新性上還是可圈可點的,但這兩個電影所獲得的巨大名聲與票房,大大鼓勵了一大堆爛片製造者,加入了喜劇電影製作隊伍,喜劇爛片的批量生產,纔是拉低中國電影整體質量的罪魁禍首。

IP熱也滋生了大量爛片。比如《小時代》、《盜墓筆記》、《鬼吹燈》等,根據IP改編的大銀幕作品,幾乎無一例外都是爛片,除了收割票房之外,這些爛片還敗壞了觀眾的胃口,降低了觀眾的審美標準。IP的製造者與推崇者,通過種種渠道宣揚IP無罪,以低劣的故事、粗糙的製作、狂熱的炒作來佔領市場,使得真正的佳片難以與其競爭。直到現在,這股IP熱仍在霸佔主要的電影檔期。

一直上漲的票房數字,遮掩了中國電影的種種問題,想要國產電影真正擁有質量,一切必須推到重來,從頭開始。但就目前的狀況看,看電影是剛需,國產片的爛片時代,仍然將會繼續……


關注令狐伯光,帶你瞭解影視娛樂大小事!

中國電影:中國電影正處於一個商業和藝術轉型的關口上,質量主要不行在於商業電影和商業藝術兼具的電影,真正藝術電影的質量其實並不算低。

這個問題,其實只要把中國影視亂象抓住一統亂批便能迎合觀眾,立刻就會獲得不少人的認同。但是,作為一名仔細觀察分析過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歷史的自媒體工作者,不能這樣亂答。

中國電影為什麼在十幾年間質量下降這麼多?

這十幾年間中國電影質量並沒有下降太多,而是中國商業電影太過商業,藝術電影太過藝術,商業藝術兼具的電影鳳毛麟角!!!

中國民族藝術電影有著傳承,質量並沒有差到哪裡去。90年代張藝謀,陳凱歌的藝術電影,相信不用多解釋。

中國藝術電影有著傳承。以賈樟柯,婁燁,王小帥,王全安,張元,陸川等代表的中國第六代導演。

張元《媽媽》、《北京雜種》,王小帥《冬春的日子》、《十七歲的單車》,阿年《感光時代》,王一持(王強)《新一年》,路學長《長大成人》。章明《巫山雲雨》,管虎《頭髮亂了》。

何建軍《郵差》,婁燁《週末情人》、《蘇州河》,張揚《愛情麻辣燙》、《洗澡》,賈樟柯《小武》、《站臺》,王全安《月蝕》《圖雅的婚事》,陸川《南京!南京!》,寧浩《綠草地》等。

中國第六代導演的民族藝術電影,在國際上獲得的獎項數量不少。哪怕總體弱於第五代大導演,但質量是非常高的。

2012年後中國第六代導演開始轉型商業,或者一旦沒有作品問世,中國更新一代拍攝的民族藝術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上顯得無比的尷尬。

2012年國產藝術片:《白日焰火》《一個勺子》《樹先生》《鋼的琴》《浮城謎事》《萬箭穿心》《大明劫》《推拿》《百鳥朝鳳》《心迷宮》《嘉年華》《血觀音》《羅曼蒂克消亡史》《路邊野餐》《長江圖》《塔洛》《二十二》《岡仁波齊》《老獸》《八月》《相愛相親》《不成問題的問題》等等。

上述列出的電影在國內外電影節都有不少的斬獲,戛納剛剛結束,賈樟柯的《江湖兒女》,畢贛的《地球上最後的夜晚》,雖然最終沒有斬獲獎項。不但有入圍,口碑也都非常不錯,質量真的很差嗎?

原因只有一個,中國觀眾自己不關注,不喜歡,不觀看,不支持罷了。導致中國藝術電影,一方面中國觀眾說沒有,一方面中國藝術電影上映皆撲街。

中國商業電影發展很快,但由於發展時間太晚,行業的亂象太多,質量不盡如人意。中國觀眾對於中國電影的潰爛,最直觀印象大概正是商業電影的潰爛和亂象。

以及,中國觀眾成天在坡口大罵中國沒有反應現實,反應人性,反應黑暗的高質量電影,其實是中國商業類型,卻需要兼具藝術內涵的大片,數量太少。

中國商業電影都拍不好,商業藝術電影拍得好的當然更少了。原因多種多樣,上面的審查,行業的潰爛,觀眾的不支持等等,最終造成的結果只有一個。

中國商業電影太過商業,藝術電影太過藝術,商業藝術兼具的電影鳳毛麟角!!!

作品:《歸來》《中國合夥人》《親愛的》《老炮兒》《芳華》《無問西東》《江湖兒女》等等。

最後,這十幾年中國電影並非質量下降太快,真正反應質量在國內外獲獎的藝術電影,中國觀眾並不青睞,而中國觀眾青睞的商業大片由於種種原因,質量確實不佳。中國兼具藝術的商業大片,所謂的反應人性電影,數量鳳毛麟角。

更多關於中國電影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討論!!!


目前中國每年票房凈增100億,已經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的電影市場,第一大是美國。如果就電影銀幕總數來說的話,2017年中國的銀幕總數已經突破4.5萬塊,超過了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一。中國電影為什麼在十幾年間質量下降這麼多?在小編看來,其實不能簡單武斷的判斷中國電影質量下降,而應該從客觀和主管方面來討論這個問題。

客觀方面:隨著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進入電影院看電影已經成為大家日常生活的消遣方式。再加上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拍攝名目繁多的電影可供老百姓觀看。既然數量上去了,自然質量就會下降。這就好比一個工廠生產商品,你生產的數量越多,不合格的幾率就越大。很多以前幕後的公司都紛紛浮出水面,像騰訊、阿里等鼎鼎大名的公司以前都是投資者,現在他們看到中國電影市場的蛋糕越來越大,於是自己成立影視公司。

主觀方面:資本力量和電影質量互相博弈,兩者既是相輔相成,又是相生相剋。沒有資本投入,就拍攝不了電影。沒有電影上映,就產生了不了資本。目前看來,資本依然佔據主導作用,投資人不太關心電影的題材和質量,只關心結果,只關心投入產出比。這就導致出現一部分圈快錢的電影誕生,他們通常慣用的模式是主打青春、都市或者古裝題材,一線小鮮肉搭配小花旦。利用明星流量和影響力製造熱度、關注度和噱頭,隨便找來幾個十八線的編劇東拼西湊寫齣劇本,高效快捷的賺錢後迅速撤離電影市場。


還記得博納董事長在當年上海電影節上對於中國電影發展歷程的回顧嗎?當時他說中國電影一直都在走著計劃經濟下的產銷模式,直到2001年中國電影才真正邁出了產業化、市場化改革的步伐,在中國電影處於最低點的時候,沒有任何資本瞧得起這個行業。正因需要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與國外、港臺電影相抗衡以獲得生存空間,包括導演、編劇、演員在內的眾多電影人必須為一部影片拼盡全力創造出高品質的作品才能獲得資本的垂青,也正因如此當時的國內影片雖不高產,但是基本上還是會有質量保證的。

從馮小剛的電影《甲方乙方》之後,中國電影迎來曙光,資本逐漸開始關注電影這個行業,這使得中國電影產業獲得了充分發展,但是一部電影能夠接受的投資額度畢竟有限,當更多的資本希望湧入電影產業之後,現在電影市場中的影片數量不足以滿足資本的胃口,因此擴大產能成為電影行業的唯一選擇,但是一部影片從草創到立項再到拍攝需要經過極其漫長的過程,從劇本編寫到主創人員選擇每一步都不能馬虎,但是自從大量資本介入之後電影業原本的生態環境被打破,甚至有的影片從劇本策劃到攝製完成再到宣傳上映只用了半年的時間,這樣的影片質量如何可想而知。

資本就是為了逐利才介入電影市場,因此影片票房成了衡量一部電影成功與否的唯一保證,為了商業利益,很多影片不得不對資本作出妥協,既要儘快將影片推出市場又要保證影片票房,參演人員的號召力就將起到關鍵作用,故事情節可以不夠精細、後期製作可以不夠精緻、大牌演員卻必不可少,好演員畢竟有限,想邀請到大牌加盟只能提高片酬,這樣畸形的模式直接將演員收入推上了巔峯,卻將電影質量推向了谷底。

另一方面中國不是沒有好的IP題材,只是受制於中國電影行業監管的限制,向《鬼吹燈》《盜墓筆記》等自帶大量粉絲甚至能夠被拍攝成中式《印第安納瓊斯》的作品因價值觀取向的先天障礙無法登上大銀幕,為了過審這些影片的故事只能被改得面目全非,最終落得老讀者不接受、新觀眾不理解的尷尬境地。

如果中國電影產業繼續放任這樣的熱錢在電影市場快進快出、甚至打著電影的旗號來製造金融衍生品,而審查制度繼續這樣跟不上市場需求的話,那麼中國電影的前景依然堪憂。

(LS)


中國電影為什麼在十幾年間質量下降這麼多?這真是一個讓人心痛的問題。

中國有錢了,中國電影市場更大了,一年500萬了,中國電影工業化相對來說更加成熟了,可是好電影的數量依然不夠多,依然有一些圈錢的玩家高一些大IP、小鮮肉的粗製濫造,到銀幕上來圈錢。

當然,我們也不必特別悲觀,今年的春節檔,《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三部大片其票房表現都於口碑形成了正相關,也就是說,以後,爛片騙錢將會越來越不容易。

說中國電影質量下降的人,大體上是從電影的藝術價值和人文深度來考量的,中國電影在這一環節上走向邊緣,主要是基於兩方面的原因。

事實上,任何人,任何行業的墮落無外乎兩點:權和錢,中國電影也不例外。

隨著文化管控的加深,中國電影人在創作領域上越來越被動,越來越畏首畏尾,縮手縮腳,有太多題材無法拍攝,有太多禁區不能觸碰。你不能指望每一個電影人都是清高的藝術革命家,完全不理會那一套,該咋拍還咋拍,畢竟拍電影是一羣人的事,一羣人在一起就要喫喝拉撒,要賺錢,當然,要是你自己投資則無可厚非。

這也就涉及到了第二個問題,電影創作的唯利是圖導向,這兩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電影完全成了資本遊戲,資本家追求利益最大化,在不被禁止的領域,怎麼賺錢怎麼來,於是質量被放在了無關緊要的位置,圈錢纔是王道。


中國電影在十幾年間質量下降了很多?

首先要說這個觀點我無法完全認同。或許如今的國產電影難以複製《神女》、《小城之春》的深重和純粹,國師走商業路線略有「水土不服」,陳凱歌父親離世後也有些江郎才盡。四、五代導演已老這點我承認,但第六代導演後也依然有不少新人導演在展示自己的才華。這些影片若沒能看到,只能深表遺憾。

當然,看不到的原因有多方面。有《我的唐朝兄弟》這樣只上映兩天的。

也有《萬箭穿心》、《鋼的琴》、《天註定》、《大明劫》、《看上去很美》、《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孫子從美國來》、《羅曼蒂克消亡史》、《最愛》、《我們天上見》……太多電影都不差,只是被不夠好的影片淹沒了。上個月,國產影片《日常對話》和《大象席地而坐》在柏林電影節拿獎,但有多少人既沒看過也不知道,只看到了國產電影越來越差?

即使商業電影,就看「圈錢」春節檔,《紅海行動》、《西遊記女兒國》等也是不差,攝影、劇本、特效明明都能看到進步。所以,拋開那些真正的差片,請看到中國電影一直在努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