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章已提到,系統按特性可分類為:連續系統和離散系統。只要某環節的信號在時間上為離散(如脈衝序列或數碼形式等)的系統可歸類為離散系統。

1、基本概念

  • 信號分類:模擬信號(時間的連續函數)、離散信號(時間上的離散序列)、數字信號(時間上、幅值上的離散序列)。
  • 控制系統的分類:連續系統、採樣系統、計算機控制系統。
連續系統 VS 採樣系統 VS 計算機控制系統

相比於連續系統,採樣控制系統的優點:精度高、可靠、有效抑制幹擾、通用性好。

註:不同的採樣週期對系統的穩定性、穩態誤差、信號恢復精度有影響。

  • 採樣方式:採樣開關經過時間T閉合一次,採樣時間為τ(τ<<T),則採樣週期T,採樣頻率 f_s=1/T,採樣角頻率 w_s=2pi f_s。採樣方式:

等週期採樣(採樣時刻為nT);

多階採樣(採樣時間是週期性重複);多速採樣(用多個不同採樣週期的採樣器對信號同時採樣);④隨機採樣(採樣時間是隨機變數)。

  • 採樣過程
這裡矩形的寬是採樣時間τ而不是週期T。由於τ時間內,e(t)變化甚微,可近似為寬度為 τ ,高度為e(nT)的矩形脈衝序列
  • 採樣定理

為了從採樣信號中不失真地復現原連續信號,必須遵循採樣定理(香農定理):

若採樣器輸入信號e(t)帶寬有限,且有直到ωm (rad/s)的頻率分量,當採樣週期T≤ frac{2π}{2w_{max}}(s)

w_sgeq 2w_{max},那麼e(t)就可以從e*(t)中恢復過來,其中fs和ws稱為採樣頻率和採樣角頻率,

w_{max}為最大角頻率

2、採樣系統的數學模型

  • 差分方程:常係數線性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法一:基於解析法的Z變換法,

法二:基於計算機求解的迭代法。
  • 脈衝傳遞函數

脈衝傳遞函數的定義:零初始條件下,線性系統輸出脈衝序列的Z變換與輸入脈衝序列的Z變換之比為系統的脈衝傳遞函數(或z傳遞函數)。即

G(Z)= frac{C(z)}{R(z)} = frac{輸出脈衝序列的Z變換}{輸入脈衝序列的Z變換}

系統的離散輸出信號c*(t)= Z^{-1} [G(Z)R(Z)]

侷限性:原則上不反映非零初條件下系統響應的全部信息;只適合描述單輸入單輸出系統;只適線性定常離散系統。

開環控制系統的脈衝傳遞函數

應注意:串聯各環節之間有無採樣器,採樣開關的數目和位置不同,求出的開環脈衝傳遞函數也會不同。

有採樣器

D(Z)=G1(Z)R(Z);C(Z)=G2(Z)D(Z)=G1(Z)G2(Z)R(Z);G(Z)=C(Z)/R(Z)=G1(Z)G2(Z);脈衝傳遞函數等於兩個環節的脈衝傳函之積

無採樣器

G1(S)和G2(S)先乘起來再後Z變換,G(Z)=G1G2(Z);脈衝傳遞函數為這兩個環節傳遞函數積的Z變換

零階保持器

法一:我們直接把中間看成一個整體,所以 G(z)=R(z)G_{h}G_{0}(z)

法二:G(Z)= frac{C(z)}{R(z)}=(1-z^{-1})Z[frac{G_{0}(s)}{s}]

採樣拉氏變換的兩個重要性質:採樣函數的拉氏變換具有周期性G*(s)=G*(s+jkωs);

離散信號可從離散符號中提出來 [E^*(s)G_{1}(s)G_{2}(s)]^*=E^*(s)[G_{1}(s)G_{2}(s)]^*

③閉環系統的脈衝傳遞函數

閉環脈衝傳遞函數是閉環離散系統輸出信號的Z變換與輸入信號的Z變換之比,即

Φ(z)= frac{C(z)}{R(z)}

注:採樣開關的位置不同,結構形式就不一樣,沒有唯一的典型結構圖,因而閉環脈衝傳遞函數沒有一般的計算公式,只能根據具體結構而具體求取。

C(S)= G_{2}(s)N(s)+G_{2}(s)G_{1}E^*(s)

E^*(s)=-C^*(s)

C^*(s)=frac{G_{2}N^*(s)}{1+G_{1}G_{2}^*(s)}

C(z)=frac{G_{2}N(z)}{1+G_{1}G_{2}(z)}

3、線性離散系統的穩定性與穩態誤差

閉環系統穩定的充要條件:閉環脈衝傳遞函數的全部極點都必須在Z平面單位圓內

  • 離散系統的穩定性判據

由於Z的特徵方程求解困難,引入w變換(也稱雙線性變換):設Z= frac{w+1}{w-1} ,w= frac{z+1}{z-1},使Z平面上的單位圓,映射成w平面上的左半平面,將Z的特徵方程轉換成w的特徵方程,再使用勞思判據。

  • 線性離散系統的穩態誤差:

①用Z變換終值定理求穩態誤差

②用誤差脈衝傳遞函數求穩態誤差

Φ_{e}(z)=frac{E(z)}{R(z)}=frac{1}{1+G(z)} ,E(z)= frac{1}{1+G(z)}*R(z)

系統穩定, frac{1}{1+G(z)} 的全部極點都在Z平面的單位圓內。應用Z變換終值定理,得穩態誤差

e(∞)= lim_{z 
ightarrow 1}{E(z)} = lim_{z 
ightarrow 1}{(z-1)*frac{1}{1+G(z)}*R(z)}

註:把G(Z)中含有v個z=1的極點稱為v型系統,如Ⅰ型系統不是有一個 frac{1}{s} ,而是 frac{1}{s-1}

①單位階躍輸入時的穩態誤差

由於r(t)=1(t) R(z)= frac{z}{z-1}

e_{sr}(∞)=lim_{z 
ightarrow 1}{frac{(z-1)R(z)}{[1+G(z)]}}=lim_{z 
ightarrow 1}{frac{z}{1+G(z)}}=frac{1}{K_{p}}

定義靜態位置誤差係數:Kp= lim_{z 
ightarrow 1}{[1+G(z)]}

Ⅰ型系統時: K_{p}=lim_{z 
ightarrow 1}{G(z)}=∞e_{sr}(∞)=0

Ⅱ型系統時: K_{p}=lim_{z 
ightarrow 1}{G(z)}=∞e_{sr}(∞)=0

②單位斜坡輸入時的穩態誤差

由於R(z)= frac{Tz}{(z-1)^2}e_{sr}(∞)=lim_{z 
ightarrow 1}{frac{(z-1)R(z)}{[1+G(z)]}}=lim_{z 
ightarrow 1}{frac{Tz}{(z-1)[1+G(z)]}}=frac{T}{K_{v}}

定義靜態速度誤差係數及穩態誤差

K_{v}=lim_{z 
ightarrow 1}{(z-1)G(z)}e_{sr}=frac{T}{k_{v}}

0型系統時: K_{v}=0e_{sr}(∞)=∞

Ⅱ型系統時: K_{v}=∞e_{sr}(∞)=0

③單位加速度輸入時的穩態誤差

由於r(t)= frac{1}{2}t ,R(z)= frac{T^2z(z+1)}{2(z-1)^3}

e_{sr}=lim_{z 
ightarrow 1}{frac{(z-1)R(z)}{[1+G(z)]}}= lim_{z 
ightarrow 1}frac{T^2}{(z-1)^2G(z)}

靜態加速度誤差係數及穩態誤差

K_{a}=lim_{z 
ightarrow 1}{(z-1)^2G(z)}e_{sr}=frac{T^2}{k_{a}}

總結:

振蕩週期 T_{k}θ_{k} 有關, θ_{k} 越大 T_{k} 越小;

T_{k} = frac{2πT}{θ_{k}}

θ_{k} 是pk所在點的幅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