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詩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芒種,麥子成熟的季節。仲夏農曆五月,田野裏開始瀰漫新麥的清香,此時,農人們必須抓住短暫的晴好天氣,搶收麥粒。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需要操心的事情就是稻秧了。俗話說:「芒種芒種,有收有種。」它預示著農人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

送花神丨芒種時節,百花開始凋零,民間會在此刻舉辦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內心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安苗祭丨每到芒種,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家家戶戶會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煮梅酒丨我國南方,每年五、六月正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人們會在芒種日煮梅酒。早在三國時期就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

「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懶散、頭腦不清爽是多數人在芒種時節的狀態。那這一時期我們的身體要怎麼進行保養呢?

防暑:要防夏打盹

就如春困、秋乏、睡不醒的冬三月一樣,「夏打盹」是人在夏季的一種生理表現,而防暑最重要的就是要防夏打盹。

夏季炎熱高溫,人體大量排汗,鉀元素會隨汗液大量排出。人體缺鉀,精力、體力以及耐熱能力都會下降,四肢酸軟無力。此時為了快速補鉀,可以喝些果汁或糖鹽水,防止血鉀過分降低,既可以預防「夏打盹」又可以防止血壓上升和血壓過低。

夏天日長夜短,睡眠時間相對減少,而午睡是適當的補充。「午睡一刻鐘,夜補一小時」,既能預防「夏打盹」,還有利於養護心臟。在中午陽氣偏盛的時候,需休息來養陰,達到陰陽調和。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長者,如果不注重午休,會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甚至會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險。當然,午睡時間也不宜過長,一般半小時為宜。

防濕:要健胃補脾

芒種時節通過飲食防濕邪是個好方法。飲食上以清補為主,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可以多喫一些能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除濕喫紅豆,搭配薏米效果更好。

防治熱傷風

天氣炎熱,人體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擴張,出汗很多,入睡後易受涼感冒。暑天感冒俗稱「熱傷風」,空調病就屬於「熱傷風」。預防「熱傷風」,要鍛煉強身,並隨早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日常食物中,適當食用大蒜、姜、蔥、食醋,也有防治感冒的功效。同時,寒涼蔬菜配點大蒜,可以中和寒氣。對於不幸染上「熱傷風」的朋友,病情較輕時適當服些感冒藥,二三日即可痊癒;病情較重的可用中藥(如香薷飲、三仁湯等)治療。

防冬病潛伏

一些冬季常發疾病,其致病因素往往產生於夏季,只是由於夏天炎熱沒有立即發作而潛伏體內。為了預防冬病複發或加重,夏天就需要特別注意!

各類關節痛及肢體麻木等疾病的患者在夏天最好不要穿短衣褲,不要洗冷水浴或游泳,禁睡地板以及在室外露宿,避免風寒濕氣伏積於經絡之中。

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的患者和虛寒性胃痛患者等,除了注意以上事項外,在飲食上還要忌過度食用冷飲,最好不食冷飲。

芒種節氣期間,養生就重在「防」字,做好準備,才安然度夏!此時風火相煸,人們也易感到煩躁不安,此時要調適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嘉園君願大家都能過個愉快健康的夏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