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國GDP的排名中,中美兩國可以說處在第一梯度,其他國家就算拍馬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趕上。日本則在第二梯度上居於首位,雖然跟中美兩國的差距越來越大,但在世界第三的位置上還算是比較穩的。日本2018年的GDP總量爲548.5萬億日元,摺合成美元大概4.97萬億美元左右,距離5萬美元僅一步之遙,比第四名的德國高了近萬億美元。

  不過,早在20多年之前(1995年),日本的GDP總量就已經上了5萬美元(5.45萬億美元),雖然當時日元兌美元的匯率要比現在高一些,但即便是以日元來計算,也達到了512.5萬億,不比現在低多少。要知道,我國1995年的GDP才7345億美元,如今已經達到了13.6萬億美元,所以相比我國而言,日本這20多年的經濟幾乎可以說處在停滯狀態。可即便如此,日本仍然還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這是爲什麼?

  日本穩居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還是因爲日本經濟的底蘊比較強。在1995年世界各國GDP排名中,日本以5.45萬億美元居於世界第二,而當時美國的GDP總量也才7.66萬億美元,日本的的GDP總量已經達到了美國的71%,比現在我國與美國的GDP總量更接近,並且是當時排第三位的德國GDP總量的兩倍多。正因爲當時日本的經濟底蘊已經很雄厚,就算它站着不動,排在它後面的國家想要趕超它也要很多年。

  其次,其他國家要麼落後日本太多,要麼就是經濟增長同樣很慢。在20多年前,與日本的GDP總量比較靠近的基本上都是發達國家,其中德國無疑是最靠近的。以德國當時的GDP總量,在日本經濟停滯的這20多年裏,只要每年能保持2.9%(名義GDP,下同)的增長,現在的GDP總量就能超過日本了。只不過,2.9%的增速對於我國來說看起來很容易,但對於德國這樣的老牌發達國家卻很難。而像澳大利亞、韓國這樣的後來出現的發達國家,由於跟日本的差距太大,就算經濟增長更快,也不可能在短短20幾年就能追上。

  至於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增長速度上倒是有更大優勢,而在這20多年裏有能力追上日本的發展中國家也只有中國、巴西、墨西哥、印度這幾個。巴西在1995年時的GDP總量比中國還高一些,但這20多年裏的增長速度(4%左右)遠不及中國,2018年的GDP總量才1.9萬億美元左右;印度和墨西哥的增長速度雖然比巴西更快,但起點也更低,比如印度1995年的GDP總量才3554億美元,不到日本一個零頭,所以即便這20多年來印度GDP每年以9%的平均速度在增長也還不夠,現在還是跟日本有2萬多億美元的差距。

  所以在這幾個發展中國家中,也只有中國抓住了機會。1995年,日本的GDP總量是中國的7倍多,但由於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到2010年時,中國的GDP總量就已經超過日本,到2018年已經是日本的兩倍多,是日本經濟停滯這20多年裏唯一超過它的國家。

  所以,日本經濟雖然停滯了20多年,但仍然還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原因,就是能像中國這樣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的國家只出現了一個。

  作者:龍小林/審覈:趙溪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爲希財網作者版權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否則,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