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有很多的朋友,有的是文化界的知名人士,有的是党的创始人,也有军队系统中的高级将领。他们之间亲密合作,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年轻时期的毛主席结交志同道合的好友,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的时候,就非常注重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恩师杨昌济的影响下,毛主席思想觉悟提高了许多,在学校中,他认识了蔡和森、萧子升、罗章龙、罗学瓒、陈昌、陶毅等一大批学生骨干。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情况,并关心国家大事,后来,毛主席和蔡和森等人共同创建了新民学会,在他们的薰陶下,又有一大批学识渊博的学生加了进来。

  毕业后的毛主席注重结交党内人士。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毛主席积极参加到筹备共产党的工作,他和自己的校友彭璜、何叔衡等曾经为筹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费尽心思。后来,他来到了北京,并见到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认识了许多北大的教授和进步青年,其中包括张国焘、邓中夏等人。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主席和何叔衡作为长沙代表参加了会议,之后,他回到了长沙,开始组织工人运动。在次之际,他认识了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施洋、黄爱、庞人铨等人,并介绍蒋先云等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非常注重挖掘工农人才,并与他们亲切交谈,结为了好朋友。

  井冈山斗争时期和绿林好汉结为朋友。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主席率领工农红军余部转战罗霄山脉纵深。他将最终的落脚点选在了井冈山,并主动派出人员和井冈山的王佐、袁文才联系。因为其的一些主张,时任秋收起义部队师长、团长的余洒度、苏先骏先后离开。此后,毛主席主动率领部队上山,并与袁文才、王佐交了朋友。后来,毛主席转战赣南,当他听到袁文才、王佐二人不幸被党内人士错杀,伤心不已,并感言:袁文才、王佐是好同志,没有他们就没有井冈山根据地。

  毛主席是个文人,不过他却喜欢和军队出身的干部交朋友,彭德怀、朱德、陈毅、张子清、朱云卿等红军著名指战员都与他结为要好的朋友。他们虽然分有上下级关系,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却相处的非常融洽,彭德怀、曾志等人都称毛主席为老毛,可见他们的关系真不一般。

  长征时期,毛主席注意和留洋党员交朋友。由于博古、李德一味遵循左倾路线领导,红军最终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遭到惨败,后来,红军不得不转移。在长征途中,毛主席根据革命的需要主动和留苏的张闻天、王稼祥等人相谈,后来,经过张闻天、王稼祥的努力,遵义会议终于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指挥权,他们对遵义会议得胜利召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诗词交文学挚友。众所周知,毛主席善于写诗,他写出的诗文曾经受到许多文学家的赞誉。国共合作时期,毛主席就与国民党左派柳亚子等人相交,柳亚子是著名的革命家和文学家,毛主席主动与其相交,并相处的非常融洽。抗战时期,许多文艺青年来到了延安,毛主席亲切招待,并与梁漱溟、李鼎铭、何其芳、冼星海等知名人士结为好友。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又与党外民主人士交朋友,宋庆龄、张澜、李济深、齐白石、徐悲鸿等知名人士皆与毛主席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与外国人交朋友。在毛主席的一生中,有许多的外国朋友,早期的埃德加·斯诺、白求恩、史沫特莱就在其中。埃德加·斯诺曾将自己在延安的所见所谓写成了《西行漫记》一书,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史沫特莱曾多次到延安访问毛主席,并与毛主席展开了亲切的交谈。白求恩是加拿大人,曾在抗战时期来到延安,他曾医治八路军战士,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毛主席晚年也和一些外国人交朋友,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和总统尼克松访华的时候,毛主席曾接见了他们,并与其建立了私人关系。另外,毛主席还和北越领导人胡志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当热,这也是为了国家之间的友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