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马顺德
摄影/「志为护理」提供

    一碗面的力量多大?台中慈济医院护理师郑姵儒亲身体验,一碗面能增进病人正向力量,又可以增进职涯自信,实在是「CP值」超高!从病房转到门诊,他依然愿意做一位「圆梦护理师」。

  郑姵儒担任外科病房护理师时,日常就是协助病人伤口护理、手术前后病人的照护及卫教。病人来来去去,伤口一个处理过一个,但他注意到一位糖尿病足部伤口入院清创的卢先生,「一个月来,常常发现他病床围帘紧闭,没有家属陪伴。」职业敏感度,郑姵儒常趁换药机会,跟他聊上几句。

    原来,卢先生是独居老人,平常协助照顾的人是已婚的妹妹,经济上也有些困难。因为床边常没有照顾人,郑姵儒会多花些时间关照他,看到床边桌常摆著吃剩的餐盒,询问知道,卢先生生病后食欲变得很差,常出现血糖过低及伤口愈合不好的情况。郑姵儒通报协请营养师、社工师、志工共同协助卢先生这段难熬的住院时光。

    郑姵儒回想,有次遇见卢先生自行坐轮椅到配膳室,他开心表示:感谢这么多人协助与关心,伤口渐渐愈合,血糖也控制得很好,医师已经同意很快可以出院。卢先生话匣子打开,说了出院后的计划,想要照顾好自己,脚伤好了也要出门工作不要都靠人帮助,还希望到潭子街上朋友的素食面摊走走。

    郑姵儒心生一念,想圆满卢先生的小心愿。趁著小夜班上班前,绕到潭子街找那个卢先生说的面摊,虽然没找到,他依然带了一碗常吃的面到病房分享给卢先生。他说,看到卢先生客气婉拒到接手以后的满足眼神,真觉得护理师是一份帮助人的工作。

    而后,医院往诊团队去家访卢先生,还提到这一碗面对他的鼓励,护理长还嘉许郑姵儒。郑姵儒认为,自己没有那么好,当初买面给卢先生吃没想那么多,只是想让他吃到怀念的味道。

    但郑姵儒还是高兴地表示,买一碗面的小小举动,跟病人结下好缘份,真诚的对待彼此的感动;被病人肯定,是他继续在护理工作学习如何帮助人的最大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