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今年初正式裝備聯合輕型戰術車(JLTV),這款軍用車輛又被稱爲“新悍馬”、“悍馬二代”或“悍馬終結者”,三種稱號均指向它將取代美軍已使用多年的“悍馬”軍用車。然而,近日美國國防部的新報告則稱,JLTV“不適合作戰”。莫非“悍馬二代”剛出世就將夭折?

  談兵·前代風流

  海灣之戰一戰成名

  我們熟知的悍馬,是美軍之前普遍使用的一款軍用越野車。1980年美國陸軍決定研製一種通用型4×4輕型卡車,提出高機動力、多用途輪式車的設計要求。1981年,通用汽車公司按此要求研發的悍馬車正式立項。1983年,悍馬陸續裝備美軍各部隊。至今,悍馬軍用車生產超過14萬輛,其中10萬輛正被美軍裝備,還出口到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悍馬問世之初並未得到重視,1991年的海灣戰爭卻令其大展雄風。在“沙漠盾牌”軍事行動中,美軍第82空降師動用了大批悍馬。這些輕型作戰車輛方便通過其他平臺運載,如C130H大力神運輸機的貨艙一次可以運載3輛全副武裝的悍馬。同時,在到達目的地後,悍馬的卸載、部隊展開和機動速度也都遠遠超過重裝甲部隊的坦克和其他戰鬥車輛。在中東一望無際的沙漠中,悍馬載着大批美軍高速馳騁,幾乎是颶風一般搶佔要點。

  至於悍馬的防禦力,在海灣戰場上並未成爲致命缺陷。因爲美軍在此戰具備碾壓的軍事優勢,伊拉克雖然擁有數千輛坦克、裝甲車,而且火力遠勝悍馬,但是他們沒有機會朝悍馬開火。美軍的精確制導炸彈將伊拉克的裝甲集羣炸得七零八散。悍馬車隊要做的,僅僅是快速把美軍運送到指定的作戰位置,然後用車上配屬的陶式反坦克導彈和機關槍,將伊拉克軍隊殘部清繳。此戰令悍馬一舉成名,民用版悍馬也隨之問世。

  防護薄弱暴露無遺

  隨後悍馬的防護薄弱暴露出來。在1993年的摩加迪沙戰鬥,乘坐悍馬的美軍在城市裏執行任務,遭到索馬里武裝分子從大街小巷射出的火力覆蓋,而美軍不可能用巡航導彈和空中轟炸把他們全部清除。這下,悍馬薄弱的防護力就暴露無遺。

  武裝分子人手一支AK47突擊步槍,就能輕易擊穿悍馬的車體,打壞輪胎和發動機,火箭彈更可以擊毀整個悍馬。悍馬配屬的機槍,士兵必須站起來才能進行掃射操作,這樣就將士兵的身體完全暴露在敵人火力下。整個戰鬥中有數輛悍馬被擊毀,死亡的19名美軍中有8人是在地面車隊行動時陣亡。

  此後,在2001年和2003年,美軍分別大舉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面對塔利班和伊拉克反美武裝的遊擊戰,悍馬的薄弱防護一再造成傷害。武裝分子的火箭筒、重機槍、突擊步槍和路邊炸彈,屢屢讓悍馬中的美軍士兵受傷或送命。爲了解決防護力差的問題,美軍給悍馬加裝了關鍵部位的裝甲。這樣一來雖然部分提高了防護力,卻大大增加了車身重量,在原本2噸多的基礎上增加半噸多,使得悍馬的速度大幅度下降,耗油大幅上升,原本“機動力高”的優勢蕩然無存。

  談兵·一睹真容

  悍馬二代被給予厚望

  由於悍馬存在的上述問題,因此早在1994年,也就是摩加迪沙之戰後的一年,美軍就開始琢磨新的步兵戰車,其核心是要比悍馬具備更好的防護,同時機動性不受太大影響。“聯合輕型戰術車”(JLTV)正式提上日程。

  根據美軍的要求,JLTV重量約爲6噸多,比悍馬增加了一倍以上。儘管如此,依然可以讓CH-47奇努克直升機和CH-53超級種馬直升機空運,使得其機動性遠勝過裝甲防雷車。除了加裝厚鋼板,車體是傾斜的,甚至乘員座椅的底部都是傾斜的,這樣如果遭到地面炸彈的襲擊,爆炸方向是向外而不是向上的,有助於減少爆炸衝擊力。再加上減震座椅,爲乘員提供進一步的保護。

  JLTV屬於模塊化的機動平臺,能夠根據危險級別,搭配不同的裝甲設置,分爲普通的A級和強化的B級。其中A級裝甲能夠抵禦30米內7.62毫米彈藥的全向射擊,100米處155毫米高爆榴彈爆炸後的衝擊波和破片,對地雷和路邊炸彈防護要到6-8千克級爆炸物。B級裝甲能夠抵禦7.62毫米至14.5毫米穿甲彈的射擊;60米處155毫米高爆榴彈爆炸後的衝擊波和破片,對地雷和路邊炸彈防護要抵禦10千克級爆炸物在附近爆炸。

  如悍馬一樣,JLTV具備四輪驅動。輪胎設計非常特殊,不但胎面和側壁都很結實,而且每隻輪胎都能在駕駛室裏按下按鈕充氣。這樣,相對於一代悍馬,JLTV對乘員的防護能力有了質的提高;而相對於重型防雷裝甲車MRAP,JLTV的機動能力優勢明顯。它既能更快地通過各種複雜地形,又便於被直升機運輸,同時消耗燃油方面的經濟性也更爲出色。

  JLTV項目分爲多種不同的實用類型。在一種分類中,包含信息感知型(BA)、綜合作戰型(FA)和後勤運輸型(FL)。其中信息感知型塊頭較小,載重量爲1.6噸,可搭載4名乘員,配備各種偵察和信息設備。近距離作戰型載重量1.8噸至2.0噸,包括可搭載6名士兵的裝甲輸送車、6座的偵察火力車、4座的指揮控制車以及重型火力車等。後勤運輸型的載重可達2.3噸。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JLTV相對於一代悍馬,在本車重量增加的同時,其載重量也有所增加,能更好地適應現代戰場的需求。

  同時,JLTV還配備電子穩定控制、碰撞預警等智能系統,使得車輛的操作更便捷。美軍近年來一直宣傳這是一款“堅固耐用、防護良好的高機動車輛”。在較早的計劃中,美軍準備生產10萬輛JLTV,完全取代悍馬。但近期計劃則準備生產5.8萬輛,其中4.9萬輛列裝美陸軍,9000輛列裝海軍陸戰隊。首批JLTV於今年1月配屬於第3步兵師第1裝甲旅戰鬥隊,3月開始海軍陸戰隊接收JLTV。

  談兵·深層原因

  全面霸權下的高要求

  然而就在今年初“悍馬二代”交付之際,美國國防部卻發佈了新的作戰測試和評估報告,指出這款新型戰車的諸多問題,包括士兵態勢感知、作戰可靠性和維護保養方面等。

  第一個問題是車輛結構影響作戰效果。國防部認爲,“悍馬二代”的近距離作戰支援型號設計不合理,車輛內部的儲物空間過於狹窄,士兵拿取彈藥很麻煩。這意味着發射陶式反坦克導彈時,原本就緩慢的裝填將被進一步被遲滯,從而影響戰鬥效果。同時“悍馬二代”還存在大量盲區,使得車上的乘員難以較好地搜索與觀察,使敵人有機可趁。

  另一個是維修保養問題。“悍馬二代”的功能更多,也就使得其結構更復雜,維修保養更麻煩。美軍的裝備原本就不如蘇俄製的皮實,後勤保障是重頭戲。而在換裝初期,美軍部隊如果得不到軍火承包商的技術支持,甚至根本無法對車輛進行維修保養。這顯然增大了未來美軍在海外特殊環境下作戰的風險。

  此外“悍馬二代”還存在其他問題。諸如車門打開不順暢、輪胎漏氣易磨損、制動系統故障頻繁等。國防部的報告最後得出結論,這款被寄予厚望的新式輕型戰術車,暫時不適合作戰。國防部還指出,目前該車的可靠性、維護性都差得遠,美軍還要對其進行更多測試改裝,包括實彈射擊、路邊炸彈襲擊以及兩棲登陸等,才能爲下一步改進找準方向。

  談兵·今日差評

  新評估稱暫不適合作戰

  雖然被稱爲“悍馬二代”的聯合輕型戰術車遭到了美國國防部的差評,但實際上,差評並非是對整個項目的否定,而更類似於測試意見反饋。背後的深層原因則是美國追求和維持全球霸權這一大背景下,對特種作戰兵器的運用。

  實際上,悍馬二代也好,悍馬一代也好,或者更早在“二戰”和冷戰中用的軍用吉普也好,這類輕型車輛最基本的用途首先在於機動運輸。指望吉普或者悍馬,去和鋼鐵洪流碰撞是毫無意義的,因此它們的防護和作戰力僅需要應對最低限度的武裝威脅。

  但隨着美國開始利用領先的軍事科技,打完全不對稱的戰爭,這才使得悍馬等輕型車輛有了“赤膊上陣”的機會。而在索馬里、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美軍進行的並非正規戰,而是持續的治安戰。這種戰爭的特點是,戰場並非是一線,而是一面;戰鬥並非是一時,而是持續不斷。面對神出鬼沒的遊擊隊武裝,耗油又耗錢的重型裝甲部隊如坦克很難面面俱到,於是美軍的輕型機動車輛成爲了戰鬥主力。只有當輕型車輛已經持續一段戰鬥後,重型裝甲部隊纔可能到達。於是,機動車輛的作戰化就非常重要了。

  伴隨着反美武裝本身在裝備和技戰術上的提高,美軍必須增強自身裝備的性能。一方面是舊有的平臺逐漸不能適應要求,另一方面是新的平臺初步問世尚不成熟,青黃不接下發生了這種差錯。在可以預期的時間裏,“悍馬二代”應該會逐漸改進現存問題,並與悍馬一代並駕齊驅,打造出更爲全面互補的低烈度戰爭輸送體系。

相關文章